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清代史: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统一中国 台湾回归

清代史: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统一中国 台湾回归

时间:2022-03-31 22:37:32

相关推荐

清代史: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统一中国 台湾回归

康熙幼年即位,他所继承的是一个饱经战火摧残、经济凋零、国弱民贫、各股势力对抗、政权不稳的国家基业。为了稳固江山,让清朝走向更加辉煌的盛世,康熙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和改革。在擒鳌拜、平三藩之后,他又趁着告捷余威,把注意力转向台湾。

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但仍然用南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的身份继续同清廷对抗。清朝政府经过数十年的统治,已经完全巩固了其地位,国内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也逐渐趋于缓和,郑成功的做法实际上成为阻碍国家走向统一的一股割据势力。早在康熙初年,统一台湾的问题已经提到清朝统治者的议事日程上来。

不久,郑成功去世,其子郑经继位。之后,郑经与其叔父郑世袭为争夺权力发生内讧,政治上越来越走下坡路。清朝由于当时国内棘手问题很多,对台湾还不能以武力压服,只能乘机派使者,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清朝。

郑经为了得到喘息的机会,减轻压力,同意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和印玺。但当清朝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时,郑经坚决不同意,提出“请如琉球、朝鲜例,不登岸,不剔发易衣冠”的请求。清廷当然不会答应,致使首次谈判未能成功,双方形成对峙的局面。

郑成功

清廷见招抚不成,就在第二年十月攻占了厦门、金门、铜山(东山岛)等地。郑氏在大陆沿海的主要岛屿都被清军占领,郑经的部队退出厦门,逃奔到台湾。清朝乘胜派舟师出征台湾,却在海上突遇台风,船只沉没,无功而返。次年五月,清军再度出征,又在澎湖附近遇到狂风暴雨,许多船只被摧毁,无奈又只得返回。

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清廷见两次渡海东征都无功而返,只好又改用和平招抚手段。

康熙六年,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再次谈判,并承诺如果郑经愿意归顺,则册封他为“八闽王”,并让他管辖沿海诸岛。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为由,拒绝清朝的招抚。

两年之后,康熙亲政了。他派刑部尚书明珠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这次,清朝廷作出了很大的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而郑经却仍然坚持提出只要能像朝鲜一样不削发,便可以称臣纳贡。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清廷坚持一定要削发,认为不削发就不能表现归顺的诚意。由于在削发问题上互不妥协,这次招抚谈判又失败了。

此后便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发兵攻福建、广东,与清军作战,先后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后吴三桂兵败去世,郑经孤军难支,再次退回台湾。

清廷再一次派福建总督姚启圣和副将黄朝用赴台谈判。郑经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则认为:“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坚决不同意台湾比照琉球、高丽之例。于是,谈判再一次无果而终。

此后,清廷又派人进行了几次谈判,但谈来谈去,终未达成协议。康熙看到和谈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武力克台,但清廷中反对武力攻取台湾的人很多。

康熙二十二年,郑经病逝。其次子郑克爽监国。郑经的亲信侍卫冯锡范等人为了争夺权力,诱杀了郑经的长子郑克填,扶持郑克爽继位。就这样,台湾地方大权落入冯锡范与刘国轩二人手中。岛上争权夺利,人心十分不稳。

康熙抓住这个机会,决定发动进攻,用武力夺取台湾。但是,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依赖水师,满族将士多生于内陆,不熟悉水战,要想夺取胜利,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士卒。李光地、姚启圣向康熙帝推荐,觉得施琅可当此重任。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人。早年为明将领郑芝龙(郑成功之父)部下,后随郑芝龙降清。他一贯主张攻取台湾,但因曾是郑氏部属,起初清廷并不信任他,将他安置在北京投闲。后被任命为同安总兵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福建与郑氏作战多年,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既了解台湾情况,又熟悉水师机宜及海上风涛之变幻,是位有勇有谋的将士,但由于“施琅背郑降清”的做法,使得他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康熙思虑再三,决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师提督一职。命令施琅于六月十四日率领官兵2万多人,战船200多艘,从铜山出发,向台湾发动进攻。郑克爽则派勇敢善战的刘国轩守澎湖,所率兵将战船与施琅相当。“缘岸筑短墙,置腰铳,环二十余里为壁垒”(《清史稿卷二百六十·施琅传》),两军展开激战,历时七昼夜,两军各有伤亡。

施琅首战不胜,只得暂时退兵,集全军船队于八罩屿。八罩屿一带潮大流急,一遇风暴则舟船难以保全。刘国轩听说施琅军集于八罩屿,不甚欢喜,觉得可以“饮酒以观其败”。谁知八罩屿接连几天都是风平浪静,刘国轩顿感惶恐不已。

二十二日,施琅再次发动进攻。双方自辰时开战,炮火交攻,及其激烈。至巳时,南风忽起,施琅命乘风放火,郑军于是大溃,战船大量被击沉焚毁,死伤12000人,浮尸遍海,一些将士阵前投降,刘国轩仅率残余的31艘船仓皇逃回台湾。

澎湖的失陷引起台湾郑氏当局的极大恐慌。刘国轩逃回台湾后,与部下密议以后的对策,冯锡范主张撤离台湾,迁往吕宋,而刘国轩则认为人心已经背离,倡议归降清朝。与此同时,施琅也积极进行政治争取工作,对被俘的台湾兵将,优礼相待,赏给银米。800多名伤残者医治之后释放回台,令他们宣示招抚之意。

两个月后,郑克爽自觉已无抵抗之力,遂派人至澎湖施琅军前,表示愿削发称臣,但请求仍居台湾。施琅不予同意,郑氏集团无路可退,最后只得修表乞降。七月十九日,施琅派代表抵台湾,郑克爽率刘国轩、冯锡范等迎接。之后,郑克爽下令全岛兵民遵制剃发。二十七日郑克爽郑氏向清军递降表,并缴明延平王册印。自此,台湾得到统一。

郑氏投降之后,康熙并没有为难他们,反而给予了一系列的优待。封郑克爽为公爵,刘国轩为侯爵,其他投降的士兵和民众,或入伍,或归农。郑氏人众俱得到了妥善安置。

在妥善安排归降人员的同时,施琅因平台湾功,封靖海侯,并在台湾采取了安民措施。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来到台湾,颁布《谕台湾安民示》,提出:“土地既人版图,则人民皆属赤子,保义抚绥,倍加意。”为安定民心,施琅还亲自亲往郑成功之庙焚香祭祀,称其为“开台烈祖”。台湾全局于是归于安定。

在平定台湾郑氏之后,清廷内部对于如何处置台湾这个岛屿发生过分歧。有人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易薮贼,欲弃之”;也有人说:“海外泥丸,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施琅则力主坚守台湾。他认为台湾“虽为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具有巨大的军事意义;如果弃之,必定会被荷兰人重新占据。而且,台湾岛上已“人居稠密,户口繁息”,再进行大规模移民必定造成动荡不安。

康熙皇帝极重视施琅的建议,也十分赞同施琅的意见,曰:“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在与议政王大臣、大学士和九卿多次商议之后,决定采纳施琅的意见。

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始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湾设总兵官一员、副将两员,兵8000人,分为水陆八营。澎湖设副将一员,兵2000人,分为二营。康熙二十三年春,清朝驻台湾的第一批文武官员全部就职到位,台湾宝岛完全统一于清朝政府管辖之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