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荆州花鼓戏的前世今身

荆州花鼓戏的前世今身

时间:2019-08-09 04:43:04

相关推荐

荆州花鼓戏的前世今身

每当我听到荆州花鼓戏那一抹乡音时,心中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激动。

作为江汉平原土生土长的湖北地方戏曲,荆州花鼓戏因生根于天门、沔阳(今仙桃市)一带,故又称“天沔花鼓戏”。1954年命名,1981年改今名。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天沔花鼓戏。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原荆州所辖各地区,波及邻近的鄂南、湘北等地。

荆州花鼓戏起源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在清道光年间的沔阳州(即今江汉平原一带)。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以及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

“花鼓子”又叫“沿门花鼓”。“沿门”乃乞讨别称,就是穷苦人乞讨谋生说唱“要饭歌”。因沔阳州一带经常发洪水,成为水乡泽国的代名词。据《沔阳县志》记载:自唐德宗贞元十一年至今,有记载的水灾共228次。有民谣曰“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逃荒要饭的人就不在少数。阴差阳错的是,天门人要饭走出了国门,竟成为内陆“侨乡”。说的有点远了。话说回来,荆州花鼓戏在某种程度上讲乃“要饭歌”的“升级版”。其唱腔曲牌约有76种,多是当地的民歌小调,有“高腔”、“打锣”、“四平”、“圻水”四大主腔,有“思儿”、“绣荷包”、“双撇笋”等二百余种小调。主要乐器有边鼓、竹梆、钹、大锣、马锣、小锣、唢呐等。

史载晚清时期,沔阳州一带荆州花鼓戏演出“火爆”。清人傅卓然的《茅江夜话》载:“道光年间,戴家场(今属洪湖市)有贺四郎组班唱戏,渔鼓简板伴奏,观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着,乡人谓之平台花鼓。”最具代表性的是汪春保、史旺、贺霞龄、黄二生的“四大门头”和陈文科的“北陈门头”。历史上,荆州花鼓戏曾数次试图进城演出。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有周高花鼓戏班在汉口租界戏棚演出;民国六年(1917)又有“戏夫子”陈新苟率若干演员再度到租界演出,但最终未能站住脚。而在农村荆州花鼓戏则继续盛行。不过,清同治年间和1945年前后曾两度遭禁,原因是唱淫戏涉嫌风化。1949年后,荆州花鼓戏得以新生。先后建立了天门、潜江、沔阳等第一批县级花鼓剧团。1955年,天沔花鼓戏将“一唱众和,锣鼓帮腔”的传统演出模式改成了弦乐伴奏。并相继推出《斩经堂》《三官堂》《拦花轿》等剧目,奠定了荆州花鼓戏与湖北汉剧、楚剧齐名的地位。

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97出,包括《抽门闩》、《掐菜苔》、《告老爷》、《站花墙》、《双撇笋》、《打莲湘》、《江汉图》、《贺端阳》、《打补钉》、《戏蟾》、《三官堂》、《辞店》、《阴审》、《告经承》等。荆州花鼓戏早期的脚色行当主要为小生、小丑、小旦。后来随着剧目的变化,形成小生、生脚、正旦、花旦、丑5个行当。其表演自由灵动,轻松活泼,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和民间生活气息,有“摘花”、“带彩”、“咬碗”等特技。

荆州花鼓戏音乐属打锣腔系,其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腔属于板腔体,包括高腔、打锣腔、四平腔、圻水腔等;小调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三类,乐曲短小,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色彩丰富。荆州花鼓戏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旋律进行中大跳较多,男女唱腔都以本音结合假嗓演唱,“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主要伴奏乐器包括边鼓、竹梆、钹、大锣、马锣、小锣、唢呐等,打击乐器的曲牌约有二十多种。

尤其是1980年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精典剧目《站花墙》被拍成电影《花墙会》,曾经风靡一时。此后有又《家庭公案》《水乡情》等八台大戏唱响北京舞台,奠定了潜江花鼓剧团在江汉平原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剧团演员胡新中成为继沈山之后成为荆州花鼓戏剧种的优秀代表。他主演的多个剧目频频获奖。1995年根据曹禺名着《原野》改编的荆州花鼓戏《原野情仇》获湖北省戏剧新作展演金奖,1997年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和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获中国文华新剧目奖。此外,剧团演员胡新中、李春华、孙世安因在《原野》中的成功表演,分别摘取第14届、第1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第8届中国文华表演奖。潜江的“荆州花鼓戏”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潜江市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荆州花鼓戏之乡”。而发源地的天门和仙桃却后继乏力,远远落后于潜江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