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

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

时间:2021-12-31 14:29:34

相关推荐

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

客家风俗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注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客家话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追根溯源为古中原汉语,南方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客家节日风俗:春节习惯上称“过年”,是一的中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我有一个客家人朋友,在,客家人就是热情好客,特别是世界客都梅州!客家传统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乡,八月十五之前给亲朋好友送月饼,在八月十五当天买好柚子、棱角我们这边是这么叫,不知其他的人是不是这样叫的、栗子、还有一些水果,再就是不能少的月饼,到了晚上在,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称为“入年龄卦”后,人们忙着筹备年食、年货和应时糕果,酿造富有富有客家特色的“老酒”,制作用糯米做的“煎堆”宁塘、宁中、宁新等几个镇称为“油果”,用,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

养生网导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吃月饼、赏月习俗外,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特别的地方,如唱山歌、捧菜篮姊、打糍粑等,这些有趣的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是不是很想知道?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客家民间通称“八月节”或“八月半”。那么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呢?有很多习俗与我们知道的不一样,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赠月饼

客家人热情好客,中秋佳节亲朋间用互赠月饼来传递祝福。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

据客家民间相传,元末朱元漳起义,在月饼内夹纸条传递统一一号令,在中秋之夜举事。史载,客家人先祖参与反元起义者甚众。此传说为客家的中秋节吃月饼赋予了特殊意义。

2、敬月光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3、唱山歌

月下对歌是被誉为“山歌之乡”的客都梅州一项长盛不衰的中秋活动。很多地方过中秋的时候都有唱山歌、斗山歌的活动。像在梅县、松口这些地方都非常盛行唱山歌,到了八月半就显得特别热闹。

“月光华华照山坡,山峦山岭树山多,中秋客家山歌日,山上山下唱山歌。”客家山村的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对月当歌,赏月谈心,这就是客家人特有的山歌中秋夜。

4、捧菜篮姊

客家传统的中秋节除以上的活动外,还有一习俗:叫“捧菜篮姊”又叫“捧月华姊”(捧即抬也),这一习俗在客家农村长盛不衰。每到中秋月圆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幼在皓月当空,一家人喜气洋洋,摆上月饼、果品之类焚香祈祷、化财帛(这一过程叫中秋赏月接月华姊)之后,一家人团坐分吃月饼、饮茶,共享无伦之乐。

接着有一个活动(习俗)“捧菜篮姊”就开场了。他们大多通过其祈求问卜,展望未来的收成好坏,小孩、少年、青年则大多问某人今年几岁?读书如何?前途如何?婚姻如何?接下来就是嬉闹之事。据说“菜篮姊”有求必应,男女老少亦乐此不疲。

广州——树中秋在广州,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中国56个民族中过中秋节各地的风俗有什么区别?,客家人传统岁时习俗:过年“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不知道客家人在中秋节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到近代,这类古俗也仍有所存留,富于情趣,客家风俗-生产风俗来宾良江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走访亲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家宴,合家老少及分灶了的兄弟团聚,由年纪较老、生产经验丰富的家庭成员,根据历年和来年的情况进行分析、估计,作出一年的生产安排,较年轻的家庭成员则在旁补,广东人过中秋节的民风民俗,客家人过中秋?我就是客家人啊,我们这边过中秋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隆重了,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5、吃柚子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

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6、打糍粑

喜欢糍粑的客家人在重大节日都要打糍粑,中秋节也不例外。勤劳善良的客家妇女一直是家庭生产中的主要力量,把糍粑打得松软可口,惹得小孩子都直流口水。

秋收基本结束,新谷进了仓,为了庆贺庄稼丰收,过个团团圆圆的中秋佳节,人们自古以来就有过中秋打糍粑的风俗,一敬神灵、二祭祖宗,同时也增进乡邻之间的感情。

7、烧瓦塔

用砖头和废弃的瓦片搭建的宝塔,放入稻草和干柴。火势越旺家族越兴盛,常常需要发动全村的青年儿童一起完成收集工作。同时,还要舞狮舞龙助兴。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初建时,汉人不满元人对他们的血腥统治,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烽火台点火起事。这些反抗虽被镇压了下去,民间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而在今天,“烧瓦塔”代表了客家人民希望借助佛家力量,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平安的美好愿望。

8、放孔明灯

粤东一带的客家人很多年轻男子外出闯荡,尤其是南洋一带。每年的中秋节,家里人思念远方的亲人,放飞孔明灯,千万的思念汇集在祝福的灯光中。

据相关资料记载,“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天灯又被称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客家人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寓意,也寄托着他们的愿望,所以这些传统的习俗可不能丢,中秋节可不是单单吃月饼而已!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柚子月饼啊,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我是从参考资料那提供的网址里面复制过来的,少年男女们于月下歌舞嬉戏,见到意中人便可成为配偶,中秋节,因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于诗意,月下正是少年男女们踏歌觅偶的最好时光,因而又是追求爱情的节日,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闽粤赣,抛帕招亲福建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