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古代人说文言文?错!和我们一样说大白话

古代人说文言文?错!和我们一样说大白话

时间:2020-11-01 21:32:01

相关推荐

古代人说文言文?错!和我们一样说大白话

很多人在疑惑,一些古书古籍中都是以文言文书写记录,一些影视戏剧节目中表演也是子乎者也的交流,加之上学时必不可少的要学习文言文课程,那古代人是不是平时生活中都用文言文交流呢?

可以明确,古人和我们现在说话没什么两样

很多人都以为古人用文言文交流,其实这是个误解,文言文是需要通过学习加以理解的,不是人人都能懂。不管是官场还是百姓间的交流,你“子乎者曰”的咬文嚼字,累不累啊!

不要被电一些古装影视节目误导,那是剧情需要,用子乎者曰的唱谈,就是让观众能通过剧中文言文有历史代入感。

很显然,古代人、现代人都是以白话文为基础的日常交流,跟我们现代人交流是一样的。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也有各种地方语言和民俗差异,与我们现在所处全球化时代文化语境不同,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

书写材料落后限制了用白话文记录

在古代科技发明水平极低的环境下,要创新发明一件书写工具真是不容易。我们现在使用的相关书写工具,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不断改进,才是今天我们看到样子。

在殷商之前,古人一直是用甲骨作为书写记录材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甲骨文”。但甲骨需要特殊动物骨材制成,而且稀少无法大量得到,另外就是甲骨笨重极难收藏管理,刻写也很很麻烦。所以考古发现的甲骨文,上面基本都是极简、极少的篆刻文,一般人极难理解其意思。

直到春秋时期开始采用竹或木材,削成薄片串联起来,也叫“竹木简”,在上面书写文字就方便多了。同时这个时期的丝帛品工艺成熟,也有把“绢帛”作为书写材料。

因此书写材料的落后,使古人无法把平常说的白话文一字一句的全部记录下来。

白话文复杂,古人如何解决记录方式?

虽然从甲骨材料过渡到使用竹木简书或丝帛,竹木简同样面临笨重而不易收藏管理,绢帛又珍贵不能常态化使用,但古人每天会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记录下来怎么办?总不能把平常的口水话用白话文全部记录下来,那皇帝大臣们上个朝、开个会,不知得用多少甲骨、绢帛和笨重的竹木简,开一天会就算拉一大马车,一年下来皇宫都得堆满,这极不现实。

好,聪明的古代人想到一个办法,就把平常说的话大量浓缩精简,一句话只需一两个字表达出意思就行,这样既节省了记录时间,又大量减少甲骨、绢帛和竹木简的使用,同时也便于收藏整理。由此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口语的书面官方记录方式,这就是文言文的形成。

文言文的使用也仅限于文书传递、记载、教学等方面,一般没读过书的老百姓是看不懂、无法理解的。相对于平时交流使用的白话文,文言文只用于官方文书,后来逐渐演化成上层贵族、官宦、知识分子等赋文比雅的一种身份象征。

纸发明后为什么还用文言文记载?

稍有点历史基础的人应该知道,我们现在常用的“纸”张,最早在2200年前的西汉初期就已形成雏形,但由于手工技术太过简陋,那时的“纸”完全是很粗糙,也不能大量使用。直到公元105年,经过东汉的蔡伦改进后,“纸”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纸,才具备了应用基础。

直到西晋时期随着造纸术的成熟,书写材料才开始大量应用纸张,但文言文这种简练的书面记录方式被历朝历代继承下来。直到晚清、辛亥革命时期,文言文书写方式才逐步被白话文所取代。这就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文献及相关书籍、文字记录都是文言文。

文言文虽不在生活中交流使用,但文言文绝对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语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联系即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