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怎样准确地选择形象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怎样准确地选择形象

时间:2022-06-06 23:12:31

相关推荐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怎样准确地选择形象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怎样准确地选择形象

作者:丁芒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

怎样准确地选择形象,当然是写诗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一个事物,往往可以找到许多比喻,一个思想,往往可以找到许多“衣裳”;哪一个更合适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我想,从外观来说,起码要有这样一些条件。

选择的形象必须符合客观可能性。这是不言而喻的如说,雾象溪水一样流淌着,这不确切,雾只能象烟象云那样氤氲,当然,有风来,雾也可以流淌,却不能象水那样流淌。这比喻超过了雾的客观可能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比喻物本身的不合理。我曾用毛塞在喉咙里的感觉,来形容夏天的酷热。虽然读去可以约摸体味到是什么感觉,而毕竟谁都没有经验这样的事,它超过了客观可能性,因此使人感到不真实,当然从而也就减弱了形象化的效果。

还有个起码的条件,就是状物与被状物之间的贴切感。说叶子象铁片似的落在地上,显然不贴切,这两者即使在外形上有可能相似,也是很勉强的,而主要特征,如重量,就相去甚远了。假如这一形象化手法,主要还是为了表达整个的沉重感的,我认为就更不贴切,因为既然是要引导读者专门去注意叶片的沉重,而偏偏不贴切,使人觉得滑稽可笑,那么整首诗的效果,就要因此而受到破坏。

总之,运用形象化手法,在状物与被状者(包括实体和虚的思想、感情等)之间,必须具备客观的可能性、主观的贴切性,这样才能产生逻辑上的稳定感,用日常的语言说,就是站得住脚,屁股坐得稳。这恐怕是对形象化手法的最起码的要求了。

有一种形象化手法却是例外,它可以违反客观可能性和贴切性,不但不影响稳定感,相反能使人有别开生面、加深印象和感觉达到异乎寻常程度的效果。这就是运用“通感”的形象化手法。通感,就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觉上的沟通,也就是用一种感觉上的形象,来描写、解释、丰富另一种感觉情况下的事物形象。例如:

晴空中,鸽铃的声音

像阳光在闪烁

鸽铃的声音,是听觉中的事物,却用“阳光”这个视觉形象来形容它,看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不贴切,也无客观可能性。然而,我们却一点也不感到不合理,站不住脚,相反觉得这样形容,比正面形容,更形象,更贴切,更传神,更实在。似乎可以触得到。这就是运用通感的形象化手法所达到的异乎寻常的效果。不惯于欣赏诗的人,往往以可能性贴切性来责备“通感”手法,殊不知这恰恰是写诗的一个“秘密武器”,运用了它,无疑给诗人的想象翅膀,开辟了一座几倍于原来规模的广阔的翱翔空间,使形象化手法,向更多的角度打开了大门,从而大大丰富了形象化的表达能力。现在,“通感”的手法,已经被大量运用在新诗的创作中,给诗增添了无穷绚丽斑烂的色彩。但通感也还是要讲究一个“通”字,也就是要真正的“通”得过去,否则就容易产生生硬、晦涩和似是而非的迷幻感。

波浪上流淌着

一声声渔歌,

晚霞发光的翎毛

就是迸溅的音符。

渔歌的声音,现在用视觉形象的波浪来形容它的流淌,用发光的翎毛来比喻晚霞,是视觉形象,又用听觉的形象一音符来比喻它,并且把感觉又回复到听觉上去。这样连环性地运用了“通感”,使人从视觉角度去丰富了听觉感受,又从听觉角度丰富了视觉感受。就感到这段诗色彩鲜亮,声音动听,一幅渔歌唱晚的动人情景,如在目前,如在耳边。反之,假如写成:

波浪流淌着,

渔歌声声唱着,

晚霞发亮地照着,

音符在迸溅着。

一件件事物平列地排在一起,互不关联,读去就索然无味。又如写成:

波浪咀嚼着黄昏,

渔歌吞咽了晚霞,

音符迸落在光的缝隙里…

虽然也使用了“通感”,但就不知所云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