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诸多形象的逻辑结构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诸多形象的逻辑结构

时间:2024-03-22 03:50:50

相关推荐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诸多形象的逻辑结构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诸多形象的逻辑结构

作者:丁芒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

单一的形象化句法,当然也有个结构问题,但不外乎语法结构中,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等的位量配当、变化、和省略、加强、置换、重复等种种手法的运用,许多是纯粹属于语法修辞学范畴的,就不多谈了。这儿只是谈新诗中诸多形象之间的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的是自己实践中运用过、觉得尚有一定的逻辑价值的。新诗因为尚属摸前进阶段,没有象旧体诗词那样,在形式上相对固定下乘,而是百花纷呈,体例繁杂,人各一体,诗各一格,要把各种各样的形象结构形式,都罗列出来,加以研究,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从比较多地被人运用的几种结构形式中,探求一点规律,倒是可以的。

(一)一干多枝的逻辑结构形式

一首诗当要分多侧面、多层次、多阶段地描写一件事物就要找出一个和这许多形象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总的形象,来进行统率,以求形式一干多枝的逻辑结构形式。例如,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谈过我等《雁荡山,雷的家乡》诗的体会。雁荡山的奇峰、铁嶂,给了我感情上的极大震动,总想写点什么,但如果一景一景地写去,也不知可以写上多少,太琐碎。我想写一首总的概括全山的诗,这首诗当然要作多侧面的描写,但又要避免一般化。后来我就想到了用雷的形象来概括雁荡山,而把石笋峰、铁城嶂、大龙湫等等景物的抒写,都附丽在各种类型的雷的形象上。于是,在我心上就形成了围绕雷的形象化手法构成的一干多枝的逻辑结构图像,写起来也就几乎是一气呵成,气势直贯到底。

(二)向心凝聚的逻辑结构形式

当要多侧面、多层次、多阶段抒写的,不是一个具体事物,而是一个抽象的思想、愿望、情愫……难于觅取一个总的形象,或者无法以一个总的形象加以贯连时,就可以用这个主题作核心,吸附众多的生活形象,使这些形象向心凝聚,象一粒灰尘吸附空中的水汽形成雨滴一样,形成向心凝的形象的逻辑结构形式。我写《家书》时,就是运用的这种结构形式。因为写信给当炮兵的儿子,无非说要他安心守卫祖国,这个思想固然老一套,且没有什么骨干形象可资依托,确实不大好写。后来,我就用这个主题思想作为核心,调动我的生活经验,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来写,每一个形象都是为了说明、阐发、丰富主题思想。也许一两个形象的运用,难以使这类老掉牙的主题思想有什么新意,而经过多方面的描写,主题思想的立体感就强了,也有了较为深刻新鲜的开掘。我在一篇专文中曾谈过详细情况。所以,作诗根本是要看你的立意、生活经验、功力等等,但在具备各种条件的时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一形象结构的问题,却能给全诗的成败好坏,以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离心辐射的逻辑结构形式

当和上述情况相反,需要多侧面、多层次、多阶段地调动形象加以抒写的,恰恰是一个具体事物,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思想、愿望、情愫……,同时又不需要如第一项所说的要找出一个和许多形象都有密切内在联系的总的形象,这一事物本身就是可资依托的形象,就可以采取离心辐射的逻辑结构形式,辐射出去的许多形象,都是这主体事物的光芒。许多写英雄人物的诗篇,往往采取这种结构形式,英雄人物的许多具体事迹,都用形象化手法加以描述,象一道道发射出去的光芒。也有的诗为了避免呆板、雷同、笨拙,把主体事物用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具状物代替,然后从这个具状物把这种“光芒”折射出去,可以取得新鲜、巧妙的艺术效果。例如有一首写张海迪的诗,就是用她的轮椅作为主休(张海迪)的象征性代表形象,来辐射“光芒”,这些“光芒”也辑结构形式,并没有改变。

(四)进行型的逻辑结构形式

当诗中抒写的主体,是一个进行型的事物,需要通过形象来展示其进行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状貌、能量、作用、意义,就可以采用进行的形象逻辑结构形式,就象山溪流水一样,即使曲折回旋、东碰西撞,然而方向不变,川流不断。如有一首诗,主体是说勤育学生的教授,诗人上把白发教授比作雪山,把他的语音比作春水,听课的学生作土地,知识比作种子……,通篇就象一溪春水,从头流到泥,虽然运用了种种形象的比喻,却都是从一个源头上流来的。

我觉得运用这种结构形式,有两点似应注意,一个就是形象之间的顺序性。如果说,前面讲的几种结构形式中,分支形象之间的排列顺序问题,还不需要严格要承的话,这种进行型的形象结构形式在这方面的要求,却是最重要的。形象的顺序正是表现了主体事物的发展面貌,如果顺序紊乱跳跃,就会使入印象错乱、闪烁、跳荡,而提摸不到主体事物发展的红线,诗的艺术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晦涩诗之所以酶涩,形象的不连贯,跳跃太大,也是原因之一;而维护这种技法的人,却还美其名曰现代化,认为原子时代、高速公路时代诗的形象化,也应该是跳跃、闪灼,不能按步就班。其实艺术手法怎么能和物质生产上的现代化混为一莰呢?物质生产尽可以现代化,但艺术还有它自身的规律,要不然,太空时代的诗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运用进行型形象逻辑结构形式,还要注意形象之间的承接崔,也就是这些分支形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启承关系。这也是在顺序性的耍求下派生的一个要求。好比链环相套相接,如果链环之间关系紧密,那么这个顺序就显得完美结实,自然顺畅,也会加强诗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审美效果。如前例,春水是山雪融化产生的,水必然流入土地,种子是种在土地里的,经水的灌溉,就会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种内在联系(因果、启承关系),一环套一环地运用在这首诗的进行型形象系列之中,就产生了逻辑的紧密感、稳实感。

以上四项,是从整首诗的形象结构角度趱行探索的。而在一首诗中,还常常出现各种具体情况;一组一组的形象如何配当?大形象与小形象,动和静的形象、虚与实的形象,如何措置才更买帖?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很难一一论及。这里只好概括起来,撮其要点,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不管是并列的单个形象也好,还是并列的形象组也好,都应该力求使用互有内在联系的形象,并注意暗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形成内在结构上的紧警感。七零八落,一盘散沙,东一榔头西一拐杖,总是不好的。内在联的情况很多,有因果关系、启承关系、呼应关系、比较关系、烘托关系等,都能使人产生统一的审美感受。

(二)但“统一”“集中”不是一的审美标准,“分”一“散”在一定的情况下,也是一种美。当散而能“收”,即貌似散,或故意纵放出去的散,其实有足够的“收”的优势条件的情况下,“散”会给诗的结构上,带来旋律般的美感。一味地紧密、统一,短诗则可,稍长的打情诗就会缺乏节奏,就易使人“疲劳”,这也是文艺心理学的一个现象。因此,我们运用形象时,应该注意放和收、集和散、统和分的辩证关系。这也是考虑诗形象的逻辑结构形式时,要掌握前一个指导思想。

(三)要特别注意运用好对立形象。对立形象是指:静止型的形象和行动型的形象,正面的形象和反面的形象,虚写的形象和实写的形象,宏观的形象和微观的形象,客观的形象和主观的形象等等同时出现的两种相反的形象。运用不好,就会形成不协调,不和谐,反激,突兀,互相矛盾的情况,显然对诗的艺术感受是不利的。但,对立的矛盾双方,却又常常是互相依存、互相生发的。这是矛盾辩证运动的一条普遍法则。我们在处到对立形象的时候,当然完全可以运用这一条法则,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甚至可以争取到比之一般情况相反要好得多的艺术效果。例如,我们在接连使用了几个实写形象之后,它一来一个虚写形象,就会造成天地一宽,豁然开的感觉;接连使用了几个行动型的形象之后,忽然来一个静止形象,就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沉凝的理性的力感,对立的形象还往往能起到反捩的艺术作用,正如波浪在行进中,能产生浪花,但遇到礁石的阻挡,就会激起百倍的浪花来。我在一篇文中,用一首诗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这首诗一连用了四个行动型的形象:小苗、小岛、鱼和园丁,来形容一个教育机构,最后突然用了一个静止型的形象(一副期待的眼睛),这种对立的形式结构,就产生了定的意外,意外就有了力感,就足以概括上文,开廓意境,开韵味,而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感,全诗结束得稳稳实实的推衍开来说,实写的系列形象,用虚写形象作结,微观系列形象,用宏观形象作结……都是可以起到这种奇特、有力的概括和开廓的艺术效果的。这也应该是一种合乎矛盾辩证法则的形象的逻辑结构形式吧。

(四)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也可以作为我们处理诗的形象结构时的借鉴。林格仑说过,蒙太奇的基本心理学基础是:蒙太奇重视了我们在环境中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电影是用画面纪录物像和重现运动的。它运用了蒙太奇后,就能准确地重现我们通常察看事物时的方式。我觉得这种说法,和我们写诗时运用形象化的内心过,是一致的。我们进行形象的逻辑结构时,完全可以运用蒙太奇手法:即按照我们通常察看事物时的方式来结构一系列形象。循着这条心到的线索,我们可以突破时,空的一切限制,运用电影“闪回”“跳接”之类的手法,将眼前的事物,与万里之外,千古以前,和耿耿星河、莽莽荒原,衔接起来,从而无限开拍我们的想象能力,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里猎取形象,乃至把实际上互不相干的事物,也艺术地联按起来,构成动人的形象,丰富我们的诗歌。当然,在进行形象的结构时,仍然需要依据人们察看事物的正常方式,而不是搞什么炫奇标异。

总之,写诗千变万化,不能定出几种模式来。但多一些探求,总比没有这种探求好。规律性的东西,总是存在于众多的无规律的现象之中,不去寻觅探索,永远也无法认识和掌握。而认识和掌握一些规律性,对我们破除某些盲目性,增加些自觉性,总是有益的。

有人说,在文学领域中最具有结构美的是小说。也有人说,在艺术作品中,最具有结构美的只能是电影。但是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各种艺术,都有其再现现实的特殊方式,因而都具有特殊的结构美,彼此既不能互相代替,也难于断言孰优孰劣。这是比较公允的说法。

诗自然也有它特殊的结构美。主张新诗散文化的,标榜错综美,主张格律诗的,提倡整齐美、对称美、音韵美,等等。本文所说的诗的形象结构间题,当然也属于诗的结构美的范畴。电影在考虑其构造美的内容时,摆在首位的问题就画面的构图与画面的连接方法。画面是电影的构成细胞而诗的构成细胞是什么?文字是工具,等于电影的摄影机,且不是诗歌这一种文学样式所独有,诗的构成细胞应该说是形象。因此,研究诗的形象化和形象与形象的连接方法,自然也就应该是考虑诗的构造美的首要问题了。这是我对研究这个问题的基本动机。

由于学识、经验水平所限,加之也还没有能作深刻的探求,本文的浅,错误是可以想见的,尚希从事诗美学研究的同志加以斧正和发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