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古时黄羊 如今关东糖 从小年祭灶看文化演变

古时黄羊 如今关东糖 从小年祭灶看文化演变

时间:2018-10-25 04:57:05

相关推荐

古时黄羊 如今关东糖 从小年祭灶看文化演变

古时黄羊,如今关东糖,从小年祭灶看文化演变

文:枯木

“二十三,糖瓜粘”,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农历的小年,传统祭灶的日子。祭灶自然要陈列各种祭品,然而古今不同,古代祭灶多用肉食,如今多用糖果,其中包含的文化意味不尽相同,古代讲究敬畏,而后多讲功利,这又是缘何形成的呢?

祭灶习俗非常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蜡祭(后来叫腊祭),主要祭祀的是灶神。灶神源自上古崇拜,位列“七祀”之一,《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祀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可以看出,不管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都会在岁终腊祭时祭灶。

为何要祭灶?古人认为,对于所有神灵都需要敬畏,“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认为每年的十二月,是回报神灵的时候。如《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伊耆氏”就是神农氏,“索”就是索取、搜索、猎取,因而蜡祭就是从神农氏开始起,就在十二月把收获的食物和猎取的猎物奉献给神灵,从而予以回报。

蜡祭用什么祭品?每个时期也不相同。《礼记·郊特性》:“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焫萧合膻芗。凡祭,慎诸此。”

大意是:尧舜时期注重用气味和神灵沟通,因而把肉用水煮半熟,血腥气味较浓;殷商时期注重用声音和神灵沟通,因而用奏乐三阕,再献上祭品;周代崇尚美味,因而先用美酒浇灌和地下幽阴的神灵交流,再用香茅、兰草等香料把肉烹制成美味的佳肴和天上的神灵交流,因而祭祀从周代起开始采用美酒和熟肉以及香料等。

至于蜡祭又称腊祭,这和“腊”含义有关。“腊者同猎”,腊的本意是猎取,在冬季人们把多余的肉挂起来成为干肉,祭祀时用,因而又称为“腊祭”,另外“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再加上蜡祭在十二月,因而该月又被称为“腊月”,于是后来蜡腊通用,也合称,《后汉书·礼仪志中》“劳农大享腊”,刘昭注引秦静曰:“古礼,出行有祖祭,岁终有蜡腊”。因而“蜡祭”又叫“腊祭”,这就是后来东汉郑玄撰著的《礼记注》所说“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的来历。

腊祭的目的是什么?这在《礼记·郊特性》中也做了经典阐述,“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腥肆爓腍祭,岂知神之所飨也?主人自尽其敬而已矣”。意思是,祭灶的目的是为了回报神灵,追求心理安慰,阴阳和谐的用意,至于怎么能知道神灵享受祭祀?没办法知道,不过,作为祭祀的主人,只需要敬畏神灵,仁至义尽,就可以了。

可见,最早的祭祀是出于敬畏的目的,从祭祀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古人认为神灵无所不在,每个人的言行都受到神的监督,因而只有谨慎作为,真诚回报神灵,神自然知道。然而,到后来,随着经济力的发展,人们颠倒因果,成了只需要祭灶给予好的献祭,就会获得好的回报,这从祭品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最早的腊祭,是用肉和音乐以及美食等,其中肉的主要来源是狩猎的野兽和蓄养的家畜,然而耕牛是不允许的。正如《礼记·郊特性》:“帝牛不吉,以为稷牛”,因为耕牛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因而是不允许的,蜡祭只能选用猪、羊、鸡、鱼等家畜、狩猎的野兽或打捞的渔产等。然而到了汉代以后,祭灶的肉食多用黄羊,这又是为何?

至于为何用黄羊?本来和古代祭祀的季节有关。《礼记·郊特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意思是蜡祭是对神灵仁至义尽的敬畏,而蜡祭是冬季,万物肃杀,草木枯黄,黄色为主调,因而身穿黄色衣裳进行祭祀。于是人们在选择祭祀用的动物时,尽量选择和季节相适应的颜色,因而在用野兽的时候,多选用黄羊。

后来人们把黄羊进行演绎,说祭灶用黄羊可以带来好运,因而成了风俗。这在东晋小说家干宝创作的志怪小说《搜神记·阴子方祀灶》中有记录,原文浅显易懂:“汉宣帝时,南阳阴子方者,性至孝,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尝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家凡四侯,牧守数十。故后子孙尝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传说故事中阴子方致富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其非常孝顺,因而得到灶神的福报,没想到人们颠倒因果,认为祭祀黄羊可以飞黄腾达,因而后来祭灶用黄羊成为习俗,一直到了清代,如在清人富察敦宗的《燕京岁时记》有:“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

那么,如今用关东糖祭祀源自何时呢?关东糖又称灶糖、大块糖、麻糖,是古老的传统名点,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在远古时期,古人就已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后来到了发展为从谷物中制取饴糖,继而发展为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等。

如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取得的汁;《楚辞·招》:“粔籹蜜饵,有粻餭些”,粔籹(jù nǚ)就是一种环状的甜饼,很像今天的甜甜圈。说明战国时代,楚国已能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

东汉人在《四民月令》里讲制糖要在入冬以后,先熬制糖稀,然后用大火敖干使得糖稀变硬,之后反复搅拌、熬煮、碾压,就形成了饴糖。真正全面发展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述了五种制糖方法,从工序上来看与现代制糖已经基本一致,这也反映了当时制糖技术的极大发展。

由于糖是非常甜美的食品,因而古人最早在祭祀上作为供品,以表示美味,并非现在的祭灶为了迷惑灶神的目的。如南北朝时期梁代宗懔撰写的风俗志《荆楚岁时记·第一部》中记录春节习俗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其中“胶牙饧”,引用晋代周处《风土记》曰:“胶牙者,盖以使其牢固不动”,这大概是关东糖的较早雏形,也是被用于祭祀的最早记载吧。

胶牙饧被用于祭祀一直被后代延续,诸如白居易的《岁月家宴戏示弟侄等》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三杯蓝尾酒,一楪胶牙饧”等。因而笔者认为在祭灶是也会用胶牙饧,不过真正成了祭灶时最具有标志性的祭品,则应该在宋朝,诸如宋末诗人方回的诗词《十二月大暖,雨二十四昼夜,二十五日始雪》中,有“夜来闻祭灶,犹卖胶牙饧”句,可见应该是过了祭灶就很少有人卖胶牙饧了,可以证明宋代胶牙饧成为祭灶专用祭品了。

胶牙饧为何成为祭灶特有祭品?这和道教有关。在道教传说中,在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如晋代《抱朴子·微旨》中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

唐宋时期,道教流行,故而人们大多在岁末开始祭祀诸神与灶君,因而祭灶成了春节前最隆重的祭祀节日。而胶牙饧食之黏齿,人们认为可以把灶神的嘴给黏住,不让灶神说自己的坏话,这样可以避免灾难,于是胶牙饧成为祭灶最具有代表性的祭品了,一直延续到现在,依然久盛不衰,名字也由胶牙饧变成关东糖、灶糖、糖瓜等等。

综上所述,祭灶最早是人们敬畏自然神灵,作为年终岁末的回报,把一年中最美好的美味奉献给灶神,因而最早是作为仁至义尽的奉献,同时涤荡心灵,追求心安。然而到了后来,人们逐渐改变因果,祭灶成了祈求美好的许愿,同时为了不把自己的恶劣行径让神灵知道,于是“掩耳盗铃”般地想到用胶牙饧把灶神的嘴封住,这样可以避免灾祸,于是关东糖便从宋代开始成为祭灶的主要祭品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神灵,你用什么祭祀也没用,一切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如果有神灵,你用关东糖也封不住神的嘴,毕竟神灵是感知而灵验的,否则还叫什么神灵?!

因而,做人,要的是心安理得,要的是堂堂正正做人,要的是问心无愧;而不是瞒山过海,口是心非,自以为是,亵渎神灵,最后自然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正如孔子《论语.八佾》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灵,小年祭灶的习俗历经变迁,然而不变的是传统祭祀文化,人们敬畏鬼神,祭祀祖先,表达了人们祈求祥和的朴素心理和美好愿望,值得继承和发扬。

最后,祝大家小年快乐!所有向善之人必有善果,都能得到福报!向恶之人,也该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2/4榆木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