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他科举屡试不中 写下一首诗后愤然离开 十几年后率军杀进长安

他科举屡试不中 写下一首诗后愤然离开 十几年后率军杀进长安

时间:2019-09-19 00:07:26

相关推荐

他科举屡试不中 写下一首诗后愤然离开 十几年后率军杀进长安

提起科举制,它对于封建时期的选人用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给了寒门一条升迁之路,但是科举由于录取人数有限制,而且颇受统治阶级的干扰,它也不是绝对公平的存在,在此过程中,经常就会埋没人才。这些被埋没的人才,脾气小的,或许就咏诗一首,抱怨一下自己的抑郁不得志,而脾气大的,或许就直接起兵,将你这朝廷都给掀翻了,比如今天要聊的这位科举屡试不中的书生——黄巢

黄巢,曹州冤句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菏泽人,他出身盐商家庭,家庭还算富裕,读书自然不成问题。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少有诗才,五岁时便可对诗,真的可以说是一个神童了,但是他所处的年代不对,那时已经是唐朝末年了,各种乱象层出不穷,朝廷较为黑暗,处在这样的时代,人才是没有出头之日的。

黄巢文采不错,所以和其他书生一样,这个自然要去参加科举考试的,结果自然显而易见,没有中过。他成年后参加了几次应试进士科,结果都名落孙山了,于是他站在科举榜前,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诗——《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词写完,他愤然离开长安,从此不再读书。

回到家后,黄巢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乾符一年,关东地区发生大旱,百姓流离失所,但是官吏依旧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面对如此情况,黄巢收留了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并且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乾符二年,王仙芝起义,黄巢随即与兄侄八人响应,共同反抗朝廷。

在起义之后,黄巢迅速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起义军越来越大,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而黄巢也成为了王仙芝之下第一人,在起义军越来越大之后,朝廷试图招安,给与王仙芝众多好处,让王仙芝颇为心动,但朝廷再次忽视了黄巢。这让黄巢颇为愤怒,科举不录用也就算了,连现在造反了你都还忽视我,那我就反到底。

黄巢坚决反对了朝廷的招安,然后率领自己的部队离开了。乾符五年王仙芝死了,众人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

广明元年,也就是公元880年,黄巢攻占洛阳后,兵进长安。当时百官刚刚退朝,听到黄巢军队杀入城后,即各自逃匿。唐僖宗在田令孜神策军的护卫下,狼狈逃往咸阳。在成功攻下长安后,他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发泄着自己的怨恨。

结合黄巢个人的起义过程,在来看他落榜时的那首诗,真的是豪气勃发。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黄巢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暗含着自己对当前唐朝社会的不满。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句“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

黄巢最后的结局和很多农民起义的结局一样,最终身死团灭,但是他力图以自己的力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

好了今天的历史故事就分享到这吧,喜欢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点点赞哦,如果文中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评论留言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