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王阳明 | 身心畅快不是天赋 而是一种修养

王阳明 | 身心畅快不是天赋 而是一种修养

时间:2022-10-07 12:11:30

相关推荐

王阳明 | 身心畅快不是天赋 而是一种修养

1 、活在当下

王阳明讲过:“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意思是,只要常存养此心,就能经常觉察到心的存在,这就是做学问。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那些还没到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吗?这样胡思乱想,只能白白丢失清明的本心。

一个人想活得快乐,就要有这样一种智慧:活在当下。

简单来说,就是活在此刻,专注眼前的事情,不必胡思乱想。

专注于当下,不去计较过去的得失,也不忧虑对于未来的变故,这样的人,内心宁静而清明,因而是快乐的。

心理学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他的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和谐之中,进而引发出舒缓的喜悦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幸福感普遍降低,那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条件。一个人每天接触那么多信息,沉浸于层出不穷的娱乐,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有人说:我们不再幸福,因为我们不再专注。

因此,我们要努力摆脱各种纷纷扰扰,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把握现在、专注当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

2、放下自我

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如果不能放下自我、破除我执,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

易飞老师说:我们觉得痛苦,是因为我们感觉到了失败。而所谓失败,其实就是事情没有像“我”所期望的那样发展,最后事情并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结果。我们痛苦,因为我们紧紧抱着一个“我”,不愿意放松。

所以王阳明说:寻找快乐,其实就是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

苏轼《前赤壁赋》有这样一句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般人面临生命中的重大变故,都会愁绪难解。而苏轼选择放下自我,忘怀得失,返归自然,他把艰辛的生活融入和谐的自然,由此换来精神的从容、洒脱、喜悦。

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3、少点欲求

王阳明曾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这里所谓“人欲”,不是指正常的生活欲求,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冷了穿衣等等,而是指过度的贪欲。因此,修养功夫就在一个“减”字上,适当减少那些过度的欲求,从而破除贪欲对心灵的裹挟。这样我们的心灵就能回复到原本的良知了。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曾经告诉我们,过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来源。试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欲望的满足上,那么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快乐也就荡然无存。而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如果不懂得节制,就永远在满足欲望,而又永远都满足不了欲望。从此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要懂得知足、知止,才能良好地保全自己的身心和谐。

王阳明曾经给他的学生举例说,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那些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古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取得过人的成就。

只有节制欲望,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才能破除杂念,让心灵沉静下来,去做些有价值的事情。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王阳明身后500年来,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许多第一等的人物把王阳明奉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其中包括张居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雪岩、蒋介石。

阳明心学,为何受到这么多杰出人物追捧?很多学者认为,心学最高的价值就在于,它不是高深的概念,而是简便易行的哲学。

阳明心学从王阳明坎坷的人生经历中激发出来,是实践的哲学。

上篇:

太阳树

全国卫生企业管理协会自然疗法专委会

常务理事单位

和自然冲击疗法全国指定体验点

看见自己 唯有觉知

生活简单化 | 教育简单化| 健康简单化

联系我们,申请加入共修群

玉娟儿:13303226699

雪姣:15613212068

微信同号

关注识别古素如心线上商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