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粟裕在围歼黄百韬时 为何冒兵家之大忌 关键时刻撤换陈士榘?

粟裕在围歼黄百韬时 为何冒兵家之大忌 关键时刻撤换陈士榘?

时间:2018-07-18 18:17:36

相关推荐

粟裕在围歼黄百韬时 为何冒兵家之大忌 关键时刻撤换陈士榘?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粟裕在围歼黄百韬时,为何冒兵家之大忌,关键时刻撤换陈士榘?

1948年11月11日到14日,华东野战军突击集团6个纵队连续猛攻已有3天,进展却异常缓慢,伤亡逐日增多。粟裕当然很恼火,13纵司令员周志坚便挨了粟裕的批评,攻击刚开始,你们部队伤亡就这么大,进展也很慢,下去整顿一下再打。

粟裕严厉地批评但并没有一味责备部下,自己也在思考攻击受阻的原因。粟裕发现,由于部队在前一时期追击黄百韬进展太快,加上战斗激烈弹药消耗很大,后勤补给发生了困难。有的部队已用完了所带的3个基数的弹药,粮食也供应不上,有的部队甚至把当地老百姓的麦种和杂粮都吃完了,因此,粟裕急令后方火速运送弹药、粮食。

对于战事进展缓慢的原因,他也在开展调查,并思考对策。粟裕亲自到指挥部附近的野战医院,了解伤亡数字,发现实际情况比部队上报的严重。回到指挥部后,他直接和4纵司令员陶勇通话询问伤亡情况。陶勇是粟裕最喜欢的爱将之一,起初不想让老首长担心,但被粟裕“识破”,只好如实汇报说伤亡已达4300多人。

粟裕放下电话,静静地沉思,最后得出结论:一是围歼黄百韬是一个大仗、硬仗。黄百韬拥有5个军,战斗力中等偏上,一次战役歼灭5个军的大仗,华野过去还没打过。这必然带来兵力使用和战术技术等许多新问题,增加指挥与作战过程中的难度。二是黄百韬已由运动之敌变为驻守之敌,并且有完整的防御阵地。

华野指挥部战前虽曾提醒部队,要严格区分运动之敌与驻止之敌的打法,并指令9纵采取近迫作业,但是部队动作太快,许多准备一时难以完成。三是部队随到随打,炮兵没有跟上,各个部队之间,步兵炮兵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

粟裕便于11月14日晚上迅速召集主攻的纵队司令员陶勇、王必成、张仁初、聂凤智、周志坚、陈锐霆,以及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副司令员王建安等人开会,以调整部署,明确指挥关系,区分任务,改进战法。会议一直开到午夜24时。会上,粟裕指出了进展不快的原因,最后决定:

一、首先攻打较弱的44军、100军,后打较强的25军、64军。二、战术上,明确由野战攻击转为近迫作业。要求利用暗夜把交通壕挖到敌占村庄附近,距敌前沿阵地50米至30米处。三、指挥上,鉴于陈士榘个人统一指挥攻击集团有操作上的难度,改由指挥机构比较健全的山东兵团即由谭震林、王建安统一指挥。粟裕还决定,将特种兵纵队和各纵直属重炮共80门,集中编为3个炮兵群,以便步炮统一协调。

11月15日,粟裕决定诱歼增援的邱清泉、李弥,围歼黄百韬的行动暂停。粟裕抓住这一时间,加紧土工近迫作业。5个主攻的步兵纵队按照他的统一部署,迅速挥锹抡镐,一条条坑道悄无声息地向前推进,直到黄百韬阵地前沿约100公尺处。

11月16日,攻坚集团开始继续进攻,黄百韬残部的覆没已不成问题,粟裕决定前进到西线指挥。他将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搬到双沟东北的小楼,指挥重心也随即转向对徐州援军的阻击作战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