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大历史(4):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论。

大历史(4):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论。

时间:2023-05-28 00:55:54

相关推荐

大历史(4):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论。

来自中国科学家贺建奎的培养皿

其中含有基因被编辑过的胚胎

,广州中山大学副教授黄军首次尝试修改了人类血红蛋白基因;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在人脑中植入芯片,采集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信息,试图人工创造记忆;

11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双胞胎女孩露露和娜娜的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

而硅谷大佬Peter Thiel、Larry Ellison、Elon musk等,将亿万美金撒向生命科学领域,似乎在想尽办法办法抵抗衰老,追求永生,比如尝试更换年轻血液、智能药物、植入纳米机器人、机器身体器官等。

生命科学家宣称,人类今天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拐点,曾经我们想一只小船在演化的河流上随波逐流,只能靠无数机缘巧合来成就辉煌,但我们已经想要夺取上帝手中的船舵,自己操控自己的命运。

在40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上,从来没有过一个时刻像今天这样,人类可以借助生命科学的力量,主动参与到进化过程中去,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逆转进化过程,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加有理由去回望生命的起源,去看看生命的诞生和繁荣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许,我们会更加谦卑;也许,我们会更加自信。但无论如何,你都从最深处领略过了生命的光彩。

从化学到生命,这是宇宙史上一个巨大转变。化学物质的组合形成了活的有机体,而要解释这些新出现的生物属性,我们无法通过分析化学成分来实现。因此,要了解接下来的历史,我们需要超越物理学、化学和地质学的规则,进入生物的学领域。

生命:复杂性的新阶段

“生命是什么?”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在讲座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60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至今没人能够准确回答。在很多时候,定义任何一种生命现象的边界都非常困难。

你说有新陈代谢才算生命?病毒在一生当中,很多时候完全不进行新陈代谢,它是生命么?

你说能繁殖后代才算生命?那骡子、狮虎兽等一出生就具备繁殖能力的动物又算什么?

你说拥有叶绿体的就是植物,能运动的就是动物?那有些原生动物同时拥有叶绿体和运动能力,它们是什么?

对于斑斓多彩的地球生命来说,它们都在忙着存活,繁殖,躲过灭绝的灾难,穿过自然选择的剪刀,它们才不在乎什么“定义”呢。

考虑到生命的多样性,如果我们必须下一个定义,那么历史学家司伯尔的版本也许是合适的:

生命是一个体系,包含一套遗传程序,用来定义和指导分子机制主动地从环境中汲取物质和能量,在这个过程的帮助下,物质和能量转化成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单位,如果可能的话,会进行繁殖。

简单来说,你和星星的区别在于:星星发光发热直到死亡,不会主动在宇宙中寻找更多的能量,而你作为一个活着的有机体,却会主动地点外卖吃东西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再比如,鸭子在煮熟前后那一瞬间,身上的物质还没有发生变化,但生命却是有和无的区别,这说明除了物质之外,生命的运转还需要一些别的东西。

如果我们把生命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氨基酸、蛋白质、DNA这些物质就是建造大厦用的砖头瓦块,显然砖头瓦块并不能自动盖起大厦,而需要盖楼的人,那就是:能量。

每个生命体都拥有着令人吃惊的,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秩序的能力,它们细致地调整自己,与熵展开灵活的游击战争,处理周边环境中特有的能量流,而这些复杂事物显然更加脆弱:恒星可以存在数十亿年,最长寿的生物(就我们所知)最多也只能活几千年,大多数只能存活几年甚至几天。

最复杂的结构消亡如此之快,也许正是生物顽强抵抗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付出的代价。讨论生命,就是讨论复杂和秩序的新层次,讨论一种以脆弱为代价,获取控制和组织自由能量的新能力,正如马丁里斯所说:恒星远比昆虫简单。

需要向你说明的是,尽管我们的生命科学已如此发达,但对于地球生命最初起源的了解,几乎可以算一片模糊,甚至远不如对恒星的历史清晰,可以说,它就像暗物质一样,是一个未解之谜。

要想理解这些困难,我们必须把问题分成3个层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命的基本原材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它们是如何生成的?

其次,我们需要进一步解释,这些简单的材料是如何聚合成更为复杂的结构的?要知道,简单的化学物质最多只包含几十个分子,而就连病毒这么简单的生命体都大约包含100亿个以特别形式组成的原子,植物和动物细胞更是包含1万亿到100万亿个原子。这种规模和复杂性上的巨大飞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最后,我们还需要解释在所有生物中都存在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这种精确繁殖机制编码的起源。

目前,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有了较为满意的答案;而第二个问题我们的答案还似是而非;而最后的第三个问题,依然是百思不得其解。

生命的三大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假如要重新创造一个你出来,什么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你的第一反应会是物质。那么紧接的就是,生命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构成生命的物质是特殊的吗?

这个问题对于今天的你来说很简单,因为你从小就学了生物,肯定知道DNA、蛋白质、细胞等这些概念,就算你不知道细节,但说到底,生命无非就是这些化学物质堆积在一起。

但对于19世纪之前的人类来说,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他们目睹了生命的神奇,但却只能用一些今天听来很荒谬的理论来解释。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三种灵魂”理论,认为生命里有灵魂这种特殊的物质,至于灵魂是什么,就没有回答了;

17世纪,受到当时牛顿力学的影响,笛卡尔提出了“机械主义论”,否定了虚无缥缈的灵魂论,认为生命不过就是一台运转更精密的机器。

笛卡尔的追随者沃康松

制作了一只机械鸭子,火遍了全欧洲

第三种理论,是由“现代化学之父”贝采里乌斯,和“微生物学开创者”巴斯德提出的“活力论”,即认为生命内部存在一种独特的“活力”化学物质或者化学反应,并且只存在于活着的生物体内部,不会在自然界里凭空出现。

相信你也看出来了,灵魂论、机械论、活力论,本质上都是生命特殊论,认为生命体内存在着某种特有的物质,使我们和非生命区别开来。

毕竟,生命看起来实在是太特别了。

直到19世纪,这三种理论仍然大行其道,人类依然不理解是什么构成了自己。此时,距离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已过去了一个半世纪了,而工业革命也已轰轰烈烈开展了一个世纪了。在生命的复杂面前,人类的无知远超想象。

但1824年的一个实验改变了一切。

这年,维勒——“活力论”贝采里乌斯的学生——在实验室中,使用无机化学物质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白色晶体看起来有点陌生。经过3年的时间,维勒才最终确认,那是尿素,一种典型的有机化学物质,长期被认为只有在生命体里才会存在。

1982年,维勒去世100周年的时候

德国专门发行了一枚邮票纪念维勒的实验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生命和非生命物质遵循着同样的化学规律,生命的物质没有什么特殊的,生命可以从非生命中诞生,从而击穿了自己老师的活力论。

科学家们也在这一刻抛去神秘主义,开始认为生命是可以被理解的,就像他们在实验室里做的其他事一样,由此真正开启了生命现象的探索。

当然了,不管我们怎么赞颂维勒实验,尿素毕竟还只是一种不那么复杂的生命物质。我们必须追问一句:构成生命躯体的核心复杂物质,比如DNA、蛋白质,是不是仍然只有生命才能生产呢?

彻底葬送生命特殊论的实验在1952年出现了,此时距离维勒实验已经过去了128年。

斯坦利·米勒,这个当时芝加哥大学的博士新生,野心勃勃,成功说服了自己的导师,开展了一个特别有科幻色彩的实验:

他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烧瓶,里面盛上水,模拟海洋,然后在烧瓶底下加热,模拟原始海洋的高温。他在烧瓶里充上气体,包括甲烷,氨气,氢气,模拟原始的地球大气。除此之外,他还在烧瓶里通上电,激发出电火花,模拟远古地球大气上的雷鸣电闪。

米勒在实验中的照片

结果,实验才做了一天,某些奇怪的事就发生了,海洋的颜色已经不再是澄清无色的了,而是变成了粉红色;过了一个星期,米勒停止加热,打开烧瓶,检测海洋里面的化学物质成分:原始海洋中居然出现了几种氨基酸!

要知道,氨基酸可以说是地球生命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了,因此,我们至少可以从物质构成的角度上,认为地球生命没什么特别之处,使用的都是垂手可得的原材料。

不过,这仅仅只是生命的原材料。

从有机化合物到早期生命,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在生命进化史诗的28亿年中长达21亿年的时间里,历史都是由一种叫“原核生物“的单细胞生物书写的,这差不多是55%的篇幅。

即使是在最早期,单细胞生物与无生命的宇宙相比,都是无比复杂的。与之前一切出现过的事物相比,它们是庞大化学网络和生命的基石。

正如前面所说,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的复杂程度,都比有机化学物质复杂几百亿倍,这样超级复杂的生命,最初是怎么诞生的呢?

很遗憾,目前的答案都十分模糊。

达尔文的答案是,生命在一些“温暖的小池塘”中进化而来;其他科学家假设,在水下温暖的火山热泉口附近,一些有机化学物质偶然地形成了生命;而仍有不少科学家支持“胚胎论”,即认为生命可能是在地球之外的地方产生,然后通过小行星撞击的方式带到地球上来。

海底的火山热泉口:白烟囱

详细的细节仍然十分模糊,目前的研究都只能猜测期间发生了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具体是什么,都亟待进一步的探索和证据。

最后一个问题,是要解释遗传密码的起源,这比前两个问题更难处理。

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是所有问题中最基本的,现代生命形式的关键似乎就是核苷的分工问题:核苷储存并阅读制造有机物(基因组)的指令,而蛋白质则运用这些指令构成一个生物体。

大体而言,核苷操纵复制的过程,而蛋白质掌控新陈代谢,好比电脑上的硬件和软件。但是,到底哪一个的进化更早一些呢?是新陈代谢还是复制——这似乎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DNA又是如此的复杂、精密而雅致:它将三维的蛋白质信息,记录在一维的DNA分子上;

它具有双螺旋结构,两条DNA链,根据A和T配对,C和G配对的原则,首尾相连对在一起,双链所携带和编码的信息是完全一致的;

假如它只是近似地复制生命体,那么很快就会丧失必要的精确,而如果精确到完美的程度,那就排除了任何变化的可能性。

解释这种双链结构和复杂机制的产生,是现代生物理论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很遗憾我们无法在大历史的课程中为你介绍更多细节,未来我们会更新“生物学”的科普栏目,在那里我们会有更加深入的探讨。

达尔文与进化论

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才华和某种幸运的家庭关系,一位年轻人获得了“比格尔”号帆船上的博物学家一职,这艘船正在进行环球探险。

比格尔号帆船侧面结构图

一路上,他观察动物的化石,目睹丰富的物种,敏锐地觉察到物种之间细微的变化和相似,当船只行驶到太平洋海岸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他在雀鸟的喙部上找到了最终形成进化论的线索。

美丽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达尔文论证到:物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体,它们处在不断的变迁之中,而且变迁的方式受到一些简单规则的控制。

在大多数种群之中后,只有少数的个体能活到成年、繁衍后代,然而正是这些个体决定了该物种的未来,代代相传的生命仅仅是那些幸存者的后代。

但是,哪一个能繁殖,哪一个不能繁殖,这又是由什么所决定的呢?

当然,也许一切只是偶然而已。但是达尔文认为,从长远来看,最可能得以存活和繁殖的是这样一些个体:它们幸运地继承了其父辈能够稍稍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特征,接着,它们会把这些相同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岁月流逝,这些特征就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不具备这些特征的个体只能繁殖较少的健康后代,直至这一脉全部消亡。

历经数千代,这些微小的变化保护着物种,适应了周围的环境。

适应,是现代生物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切生物看上去都与其生存的环境精确适应的事实。

这些适应如此普遍而又完美,以至于许多人无法接受达尔文的观点,认为诸如人类的眼睛、大象的鼻子等必定是由一位慈祥的造物主所设计。

或者,如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所论证道:动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些变化,然后遗传给它们的后代,就像长颈鹿的祖先努力伸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一样。

然而很不幸,任何一位动物育种家都能指出这一理论的谬误:后天习得的特征——即通过独特的生活方式或特殊个体的努力而获得的品质——一般是不会传到下一代的。只有遗传特征才会以这种方式传递。

达尔文证明了,无目的的自然同样也能做到这一点。

要完全理解达尔文的观点,关键在于理解其中的【完全随机性特点】:大自然以随机统计学展开挑选,重复的时间和频度都足够,最终有效地改变物种 。

个体与父母的差异是细微的,但这种差异本质上都是随机的,有大量的遗传物质(或许占人类基因组的97%)对成年个体没有影响——并不是“努力去适应”,而是“适应的刚好留下来”。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目的,对一切一视同仁。

在这个意义上,自然选择展开的,不是“进化”,而是“演化”。达尔文自己很少使用进化这一术语,因为它暗示了某种特定方向,与自己的观点相矛盾。

极力推广这一术语的是赫伯特斯宾塞,他认为生物变迁是由低级生命向高级生命演变的过程,是一种不断进步的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近代学者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也是主要根据斯宾塞的观点翻译而来,在受侵略的历史环境下,进化论被塑造成“优胜劣汰”、“落后就要挨打”的形象。

进化论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在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环境的细微差异,配合上沧海桑田的漫长时间,足以使微小的变化最终形成了现有物种的极大多样性。

这是令人震惊的结论,因为它意味着一场彻底的革命:地球上所有美丽和复杂的生物,从毛毛虫到大象,从蜂鸟到老虎,从黑猩猩到人类,都是由盲目的、重复的过程所创造的。无意识的过程不但创造了星系和恒星,而且还创造了生命本身。

到了20世纪,达尔文所面临的大多数挑战渐渐得到解决。宗教对进化论的抵制变少了;对果蝇这类繁殖很快的小物种的观察,以及现代细菌回应抗生素的变化,都让人类直接看到了直接的证据。达尔文的观点成了解释地球生命历史的基本原理。

生物学思维和价值观

为什么要研究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论?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古老生物的好奇心,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深刻的哲学,告诉我们作为脆弱生命在进化长河中的一份子,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和世界。

人类并不特殊,人类不是世界的主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我们都拥有共同的单细胞祖先;人类甚至也不是自己的主人,在看似自由和智慧的选择背后,其实都被某种更高的生命法则支配。

作家木心曾说: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在某种意义上,生命是一场持续了38亿年的无可奈何。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例子:镰刀型贫血症。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遗传病。

简单来说,就是人体负责生产血红蛋白的基因上出现了一个微小的遗传变异,导致人体血管里的红细胞非常脆弱,很容易破碎,阻塞血管并且影响很多器官的工作。

直到现在,全世界每年都会有超过1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同时有超过4000万人携带这种疾病的变异基因。

你可能自然会问一个问题:既然这种遗传变异看起来很危险、很不健康,为什么没有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被淘汰掉?难道是上天故意保留的吗?

原来,虽然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基因突变居然也是有好处的,它可以帮助抵抗疟疾。

你可能不知道,在现代抗疟疾药物——特别是奎宁和青蒿素——被发明之前,疟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很可能是死于疟疾,中国的康熙皇帝也差一点因此而死。

因此在漫长的演化史上,血红蛋白的基因突变是人类对抗疟疾的唯一办法。所以,这件武器虽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还是长期保留在了现代人的身体中。

今天,我们每个人对于疾病或健康,尽管有些因素能够自主控制,但是在最底层的生物学逻辑里,很多时候,控制疾病或健康的是生物演化的历史。

让我们痛苦的,也让我们活下去。

看起来是弱点或者问题的,实际是武器,是解决方案。

进化论的继承发扬者、英国大教授道金斯写过一本著名的生物科普著作:《自私的基因》,该书的主要观点认为: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各种复制基因会竭尽所能,为自己制造容器,即赖以生存的运载工具,并“操纵”这台生命体作出种种行为。最原始的生存机器也许仅仅是一层保护衣,随着生存竞争的逐渐激化,这些机器的体积越来越大,结构也渐臻复杂。

我们以及其他一切生物都是各自基因所创造的机器,它们创造了我们,创造了我们的肉体和心灵,而保存它们正是我们存在的终极理由。

好像就是在说人类都是自私的?并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生物界里有许多“利他”行为,比如许多地面筑巢的鸟类,当捕食动物,比如狐狸接近时,母鸟会假装受伤吸引狐狸抓他,从而保护孩子,这样在个体的角度看来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献出生命,它是无私的。

但从基因的角度来看,幼鸟体内有它的基因拷贝,牺牲自己一个而保护更多的后代对于基因的生存来说是更有利的。这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明显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

听起来非常的无奈,原来此刻拿着手机阅读的你,只不过是一团基因所操纵的生存机器,连许多被我们歌颂的牺牲行为,也仅仅是更深处的基因的“自私”。正如叔本华所说,我们被生命意志所统治。

为什么男性喜欢女性丰满的胸部和臀部,很容易“精虫上脑”?

为什么女性在选择配偶时,更倾向于考核男性的经济实力?

为什么明明知道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却还是无法克制食欲?

为什么即使获得10000个赞,只要有1个批评我们就格外注意?

为什么妈妈生孩子时会如此痛苦?刚生下来的新生婴儿又如此脆弱?

如果把这些人类的烦恼放到演化论的大背景看,就一点也不难理解了:正是具备这样特征的基因更容易适应环境和繁殖后代,因此我们成为了今天的模样。

幸运的是,人类具备自我意识,它动用理性思考,在乎情感和伦理,追求某种文化上的价值意义。这种文化上的、同样具备复制倾向的事物,道金斯把它称之为:meme迷因(与基因gene对应)。

它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并且也能通过模仿实现自我复制。它可以是一首歌曲、一张图片、一句口号,一本书的内容或者某些人的观点。这些迷因通过人类的语言和大脑进行复制传播,就好比基因通过身体复制传播一样。

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

也许,未来人类会修改自己的基因,改造自己的身体,植入人工智能芯片,连接云端大脑,定期更换新鲜的血液和器官;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可能也会越拉越大,直至成为两个不同的物种,摧毁掉延续了数十万年的传统智人社会模式。

无论如何,科技不可能停下发展的脚步,或许科技本身也是个物种,我们饲养了它,而它正在按自己的意志迅速壮大自身,并终将彻底改变人类这一物种的历史。

下一周,我们将具体介绍进化的史诗,看看一个如此渺小的原核生物,如何最终演变成复杂繁荣的生物圈,中途又经历了多少骇人的灭顶之灾?

而我们人类这支物种,又在历史的哪一刻舞台登场,上演一出波澜壮阔的征程?

本期参考与延伸书目:

《物种起源》(1859年),达尔文

《新物种起源》(2000年),斯蒂夫·琼斯

《达尔文的危险思想》(1995年),丹尼尔·丹尼特

《第五奇迹》(1999年),保罗·戴维斯

《生命是什么》(1944年),艾尔文·薛定谔

《自私的基因》(1976年),里查德·道金斯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你好,我们是言仓,致力于倡导精神生活,以“人文、艺术、生活”三个方面,与各位分享丰富的灵魂。

每周五六,我们将更新“人文科普”栏目,第一个系列乃“大历史”,讲述宇宙138亿的时光,未来将推出哲学、社会学、统计学、电影学等学科系列;

其余时间,我们将推送“艺术推介”栏目,为大家介绍中外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并围绕大家当下的生活,不定期更新文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