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真正的神仙世界—魏晋篇:(十二)仙人紫清百谷:要成仙得不吃饭

真正的神仙世界—魏晋篇:(十二)仙人紫清百谷:要成仙得不吃饭

时间:2022-02-27 16:16:41

相关推荐

真正的神仙世界—魏晋篇:(十二)仙人紫清百谷:要成仙得不吃饭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可用隐地回八术,伏牛幽阙罗品列。

三明出华生死际,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二光焕照入子室。

能存玄真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

这一章很明显,又是丹法。前面已经反互多次演说其原理了。这一节基本就是实操。当然,方法在那里,你能否成功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据说有人成功过。

五行五脏

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开篇就是五行合一的概念。中国古代有诸多的数字崇拜,但形成了宇宙模型的不过两个半,一为八卦、一为五行,半个是六合。而五行最终融合了八卦,成为了我国古代最基础的宇宙模型。在古中国其重要性堪比牛顿的三大定理对于近代工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现代科学。

当然,你可以说它是一种迷信。但记住,人类是不断前进的,对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拓展、深入。现在不满百岁的相对论已经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等到千年后,它会不会象五行世界观一样被新的宇宙模型所替代?很难说。

古中国人用五行理论解释了天地间一切现象。包括人种、社会、星相,可以说无所不包。比如说他们认为朝鲜人个子瘦高,爱戴头笠,这就是禀承了东方木气。西方人皮肤白净长金发,这就是西方金气的作用。天上金星凌日这就是女性要当皇帝。地上草木寒冬不淍就是个属于木德的时代要来临。

三生万物

诸如此类。现代人可以说它迷信。但一些奇特的巧合又让人不得不对此类观点多加审视。例如四大名著与五行的对应就不是普通的“巧合”能够解释的。还有中医,对五行的运用更是入神入化。

更重要的是,五行其实并不是一种死板的世界观。所谓“相生相克”,某种情况下也会反过来成相害逆克。如金生水,而水满则金沉。水生木,木茂则水竭。木生火,火旺则木焦。火生土,土肥则火灭。土生金,金多则土瘠。五行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是一个动态的,灵活的体系。生搬硬套也会导致错误。属金的孙悟空也不擅长水战,龙王的私雨灭不掉红孩儿的三昧真火。

而五行之首是为一,所谓“天一生水”,古代思想体系中,万物皆来自于水,这是在郭店出土的楚简上已经记载了的故事。而道教也以水为崇拜对象。《老子》中就提到:“上善若水。”水成就了五行中的其他四行,进而成就了天下万物。而五行相推,反归于水,这很明显是返老还童,后天复归先天的原理。

水就是一,《老子》里最经典的一句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也是一,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最终又回归于太极。一就是万物的开始,也是万物的结束。

所谓“三”,就是阴、阳、和两者的平衡点。而对于“三”,《妙真经》有更细致的描述。它说:“三”的化身,在天上就是日月星,又叫“三光”。在地上就是珠、玉、金,又叫三宝(珍珠自古被认为属阴,而黄金在很多文化中都是太阳的象征,而白玉被认为是通天地的神物。)。在人身上是耳鼻口,名叫“三生”(耳通肾,为阴,口通心,为阳,鼻通肺,为少阴。也可以视为阴阳平衡。)。天地人三者又各“怀五”。(应该是指天有五星,地有五方,人有五藏。),所以叫“三五”。这就是正常的精气所在。天地人的“三”再分化就“三三得九”。这就是九宫。三五所怀,正是顺应生命。调和万物,转化阴阳,造物充满于天地间。照亮了四海。形成了风雨雷电、春秋冬夏、寒暑温凉,又分成清浊二气。天下所有的生命,没有得到三五之精是无法发展壮大的。所以说:天道不远,三五复返。三五就是天地的中枢和纽带。六合空间的要冲交汇点。九宫的真气节历。九宫遵遁三五之道,将会化为九九八十一节。九九八十一是为《老子》的一章。

天地人是为三才

第二句有些难以理解,不过有部港漫倒正好可以说明:世人都以《九阴神功》、《九阳神功》为至高武学。但明末清初之时,江湖上又出现了一种更神奇的功法,一般人修炼可能威力还属一般,但对于炼有九阳神功或九阴神功的人就不一样了。因为它就是改造身上九大要穴,每一穴都可储九阴九阳,最终是为九九八十一阳或九九八十一阴,超过当年张无忌不知泛泛。

当然,港漫拼的是想象力。作者未必真看过《黄庭经》。但我们之前已经反复看过“九窍”这个概念,三丹田之内的三窍是为三三得九。而透过九窍吸收天地星的三五之气,正是九九八十一。

可用隐地回八术,伏牛幽阙罗品列:所谓“隐地回八术”,就是有名的“奇门遁甲”,在徐克和袁和平的电影中,在《一人之下》中,现在已经越来越广为人知。而奇门遁甲就是在九宫中的变化。它被称为“八术”。因为自中宫以外就是个八卦盘。但奇门遁甲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有说它是可以趋吉避凶的方位之学,也有说是能够改变时空的法术。这个也就信者有之了。按道经中言,太微垣中有三位神皇,其一是太皇君,其二是天皇君,应该就是天皇。其三就是黄庭中的黄老君。他们就是三元之气混合而化成的,同入于上清太素宫。正是他们,给了练奇门的人以法力。他们也有能力赐予人长生。

所谓“伏牛”,古人解释成肾象。但很可能是指伏牛山,其是河南的一座大山,自古就是兵家要地。用上这个词应该是指肾的重要性。但《内景图》中也有“铁牛耕地”一象,意指对下丹田的修炼。因为肾为阴,而八卦中的坤爻为纯阴,以母牛为象征。所以才有此比方。

铁牛种金钱

所谓“幽阙”就是肾。《中黄经》指出,肾神有两位(应该是玄冥手下),左肾是玄妙君、右肾是玄元君。但考虑到身下的两窍,其所主应该就是这两窍比较正常。

为什么在这里要用奇门之术呢。因为这就是以九宫为基础,吸收三五之气。所谓有“九宫飞星法”控制三五之气的吸收位置。人体九窍,七窍于首,二窍于身上暗处,非遁甲之法难以让其吸收天地真精。因此得行此法,九窍依品罗列,精气依序而入。

三明出华生死际,洞房灵象斗日月:所谓“三明”,也就是之前说的三光、三宝、三生。天地相应,天人感应。“华”就是花。灵气出于人身,是为所谓“三花聚顶”。出于地中,是为“地涌金莲”。出于天中,是为“天花乱坠”。天人合一,生死即分。常人的生命历程都是由生而死,但是得了天地之气的生命返本归元,就是由死而生。顺则死入轮回,气佑子孙。逆则成仙而生,气护已身,是为生死之际,也是道家与儒家的区别。天地灵气即日精月华都被修行人存于人体三黄庭之中,即所谓“洞房”、“明堂”、“丹田”。人体的小宇宙也现出日月之光。这就是灵象。

父曰泥丸母雌一,二光焕照入子室:人体小宇宙之中,以心明堂,也为五脏之主,号称“明堂中有君臣”。上黄庭中有洞房,应该是指《老子中经》中的昊天上帝陵阳子明与玄光玉女成亲。是为“洞房中有夫妇”。还有丹田,为被称为道父道母的元神元气的结胎之所,所谓“丹田中有父母”。《老子中经》中言,人体中的真人子丹就是昊天上帝与玄光玉女之子。于此可能稍有不同,应该是指源于泥丸宫的元神和源于幽阙的元气结合而生出子丹。这就是在体内结出了金丹,也就是修行者自身孕育的元婴。这也有如日月光华相合而生朗星。

心肾相交

能存玄真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结出了内丹就是修道成功。一身精神得以完坚,不可缺失。修仙之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失去了什么东西,往往就意味着永远。就象八仙中的铁拐李。瘸了一条腿。即使后来成仙,能够变化万千,依然不得不以残疾之身为主体。这已经是比较好的结局,传说中不少修仙者因为情欲失了元精元神,从而跌落凡尘,甚至堕入轮回,猪八戒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张纪中版《西游记》很贴心地将他恢复成了天蓬元帅的样子。这其实是宗教观的变化。

现代社会对于神仙很多人都是基于一种少男少女式的浪漫想象,就象《花千骨》里的那样俊男美女,鸾凤和鸣。但事实上,传统的观念修仙如同行于刀锋,一步错失,沦落无地。这就是现实的反映,很多错失就是永远,再无追回之时。江南民间传说五百罗汉归真之时,济公因打抱不平,来晚一步,只好栖于梁上,也就永远地呆在那儿了,没法挪地方。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乃见玉清虚无老,可以回颜填血脑。

口衔灵芒携五皇,腰带虎箓佩金珰,驾欻接生宴东蒙。

这一章其实就是承接上一章,主题还是吸收天地的两仪五行之气。

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所谓郁仪结璘,其实就是日月,郁仪为日神,结璘为月精。修行者有如嫦娥奔月。于日月照临下飞升云霄,但既已飞奔日月,仙道已成,除非你是修的全真派的出阳神功力,否则又何用炼凡躯之法?所以这其实只是修道者的意象。实指就是吸收日精月华。那么,如何做呢?在第二十一章已经介绍了吸收太阳之精的方法,现在我们来看看吸收月精的方法。那就是在月初出的时候,西向叩齿十遍。也是小声念叨月魂的名字,那就是月中五位夫人的字,是为:“月魄暖萧,芳艳翳寥。婉虚灵兰,郁华结翘。淳金清莹,炅容台标。”念完这二十四个字后,闭着眼握起手,存想月亮中有五色精光射入口中。而在光中有黄气,有眼瞳那么大,这就是“飞黄”。它是月华玉胞之精,也许就是玄幻小说中多次提到的“帝流浆”。

仙人奔月画像石

按道士的思路,能够吃下日精月华,就能够飞升奔向日月。

乃见玉清虚无老,可以回颜填血脑:这一段的主要意义其实是就是拜见上神,得以返童长生。在这里出现了“玉清”之字。所谓“三清”就是“玉清、上清、太清”。但请记住,在《黄庭经》出现的时代,三清还没最后正式形成。所以这个飞升后参见的“玉清虚无”未必就是元始天尊。更可能是上清派的主神“虚皇大道君”。但既然他已经住在玉清之中,可能其与元始的融合已经开始。这是很重要的证明。

不过还不能妄下结论,因为《黄庭经》也已经流传千多年。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就是当时的版本,可能中间已经有人动了手脚。有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更多的证据。

口衔灵芒携五皇,腰带虎箓佩金珰,驾欻接生宴东蒙:返童之后的修行者又是另一番面目。口吐五色云气,光芒四照,与五皇老君携手同游。他腰佩神虎符,带流金铃,执紫毛节。驾着前面提到的那条倏欻神龙乘风飞天,向住东蒙之地。所谓东蒙,是东海仙境的山名。那是与天地旭日初升的生气连接的地方,仙人在那儿设冥游玩,意味着获得永久的生命。

仙人乘龙游六合,这是多么的豪情自在,超越了生死,超越了时空,人间的帝王也望尘莫及。

乘龙仙人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叵卒见。须得至真始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

六神合集虚中宴,结珠固精养神根。

玉{⺮氏}金籥常完坚,闭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遂炼获飞仙。

修炼,修炼,日以继夜的修炼,挑战那高悬众生头上的生死大限。可以说,修道之人是真正的勇者。因为在他们开始修炼的那一刻就与天地对赌上了自已的整个灵魂与身体。

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叵卒见:所谓修炼,就是为了抓住那虚无中遁去的“一”。那就是道。《周易.系辞》就指出: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缺失的就是“一”。

大衍之数

在《大唐双龙传》中,寇仲对此就有天才的解读:五十个人坐五十个位子,坐了动不了,这天地就是死物。但如果少了“一”个,就可以衍生出无穷的组合。剩下的四十九个,想怎么坐就怎么坐,想坐哪就坐哪,天地因而生发,但也有了缺憾。没有缺憾就没有完美,这世间就是如此奇妙。

一就是道,一就是规律。日升月落,四季轮回,沧海桑田都是规律。大规律中有小规律,表面规律下藏着核心规律。越原始、越基本的规律越永恒。在世界的底层不断运转。

要得到这“一”,必须锤炼自己的魂魄,但也不能操之过劳,必须有一颗不为外物所动的心,以恬淡的态度才能靠近并掌握规律。

道士为了长生,就是要将魂魄与“一”合并。可没有人真正想到这意味着什么。但在国外的奇幻文化《龙与地下城》体系中,却无意中从另一种文化接近了其真相。这个世界最永恒的莫过于规律。而长生之道其实就是与规律合一。但随着与规律合一得益发紧密,最终人性将会彻底丢失,完全成为没有感情的规律的一部份。这就是修仙最终之劫。却也是仙人不得不走的路。所以不以恬淡的心很难接近规律,那正是因为修行者的感情超过了规律所能允许的范围,才会导致失败。

龙与地下城

须得至真始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要修道成功,有很多禁忌,比如说不要见到死尸和污秽的事,那样会带来死气,使修炼失败。

这里面的道理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宗教的方面来看,佛祖释迦牟尼的修行之路就是个证据。据佛经记载,当他刚出世时,就有神人为其未来做出了预言。他将会有两个选择,其一,成为统御世界的转轮圣王。其二,成为救渡众生的大圣人。其父浄饭王自然想让儿子向圣王的路上走。于是将其养于宫中,不知人间疾苦。没想到有一日,王子兴至出游,居然从四门正遇“生老病死”四件苦事,一下子明白众生皆苦,遂剃发出家,开创佛教一门。

这个呢,虽然从和尚的角度是大智慧,大圣人。从道教的角度八成应该认为其是被死秽之气冲了。而从我俗人的角度来看,只能说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异于常人。

出游四门

事实上,禁止与秽死之人接触是有科学道理的。世人是到近代才明白微生物致病的道理,在东晋的那个时代,几乎是对传染病一无所知。偏偏那个时代因为连年战乱,疫病流行,在稍前的三国时代,因病而死的人甚至比战死的人更多。就连皇帝也无法逃脱病魔。曹家二代皇帝早早病夭,夺去一代枭雄刘备性命的其实是感染。

在这场整个华夏民族的灾难中。人们要面对的不仅有显而易见的战乱、饥荒,更有隐藏在暗中的病魔。一边既有祖逖、谢玄、刘裕这些英雄拿起刀剑,奔上前线与敌人战斗。而另一边也有葛玄、许逊、陶弘景这些道士与病魔在后方作战。既然是作战,就会有牺牲。不知多少道士在与病魔的战斗中染疾而亡。但是很可惜,他们的付出可能在当时除了只会得到病人的一些眼泪外,并不会被历史记下来。就算偶有记得,也会早早消亡。因此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有那有数的几个。

但是道门中人依然被这些牺牲影响,所以将不得接近死秽之物的要求写入了经文,做为卫生之法,着重强调,要求道士们记得。

六神合集虚中宴,结珠固精养神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的成数是六,也许正是因为这样,道教中有很多与“六”相反的神灵。例如至尊神“六御”、守护神“六丁六甲”,也有将四神曾加上腾蛇、勾陈称为“六神”的。不过就事而论,这里的“六神”更可能是之前提到的“心肝脾肺肾胆”六位。有个例子就是贞观名臣马周,《太平广记》有载,他本是华山素灵宫的仙官,奉命下凡治世。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把体内五脏神都放跑了,差点早死,幸好遇到了袁天罡,指导他收回了五脏神,才创下千古美名。

贞观名臣马周

因此,六神俱在体内就会确保人身体健康,成仙有望,的确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简直可以开场宴会庆祝。

可宴会上为什么中间空开呢?这就是为了六神合力养内丹,也就是“结珠”,但也指次第下咽的唾液。这就是巩固元精滋养躯体的灵药。不要小看了它,随着修为的精进,它就是难得的神药。身体就是六神的根本。神是身体的君主,身体是神的本源。所以两者要相互调养,才能够心神合一。

佛教谈的是轮回转世,视自己的身体为臭皮囊。道教讲的是白日飞升。身体就是自己的最强神器。这就是道教与佛教的分歧所在。

玉{⺮氏}金籥常完坚,闭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遂炼获飞仙:“籥”这种乐器之前已经有过介绍,其实就是笛子的老祖宗。《老子》里有言:善闭者,无关楗不可开。籥就是“关楗”,其实也就是钥匙。联系之前的解说自然也知道,这是保养精神的意思。让三黄庭的城池坚不可摧,非金钥匙打不开。可要如何做呢?第二句就有方法;闭口屈舌,咽下唾液。

六神合体这个概念被日本人取走,人们早忘记了它的本源

可为什么叫它“胎津”?其实因为这样是滋养体内的灵胎,也就是真人子丹,所以这么叫。

这样当真人子丹飞升时,修行者就会成为飞仙。所谓“飞仙”,是成仙的一个品位。

总结下来,这一章的主旨依然是道士要保有自我,要“全神全命”,是为“全真”。

评论(0)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黄童妙音难可闻,玉书绛简赤丹文。

字曰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火兵符图备灵关,前昂后卑高下陈。

执剑百丈舞锦幡,十绝盘空扇纷纭。火铃冠霄队落烟,安在黄阙两眉间,此非枝叶实是根。

中国的仙人,在世界各国的神话中也是个很特殊的群体。

尽管佛经把印度的婆罗门修士翻译成仙人。现在翻译家也把欧洲的一些水精、小精灵翻译成仙人。但其实他们与中国的仙人是完全不同的。这些生灵也许本来是人,也许拥有极大的法力,但他们终究还是在神之下,受神灵控制。就算个别有超越神的法力,但还是受制于生死轮回。终究无法象中国的仙人一样得到真正的自由。

婆罗门仙人:众友

这一章就是以仙人的神威为切入点,彰显道法之玄。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未修炼成功,是为道士。修炼成功,是为仙人。但无论仙人还是道士,本都是凡人, 而不是神。

中国宗教信仰浩瀚如海。特别是神,可以分为先天尊神和后天神。先天尊神就是生来就是神,如伏羲、女娲。他们的神能与生俱来。后天神则是本来是人,后来因为功德而被提拔为神。如关公、妈祖。他们的神能是其他神赐予的。

但是事实上两者很难彻底分开。因为一些信徒认为后天神也本是先天神,只是因故暂时变成了人,成神不过复归本来面目罢了。然而仙人却与神有根本的区别。所谓“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其实主要说的就是仙。

道士们通过修炼,以保精服气的方式炼成内丹以成仙。所谓“真人”,指的就是成了仙的道士,类似佛教达到了罗汉果位。

在能超越神这一点上,中国的道教和西方宗教截然不同。西方宗教认为,人是永远低于神的,人只能信仰神,遵崇神,但永远到达不了神的高度。并且视崇拜自然神,并且能够直接掌握自然力量为巫术。如此,他们将道教视为低端信仰。但日本学者认为,道教属于和西方的教主宗教完全不同的自然宗教。因此,西方的观念其实是属于西方中心论偏见。道教是不亚于世界三大宗教的高级宗教。因此,也有西方学者将道教列入世界七大宗教之一。

黄童妙音难可闻,玉书绛简赤丹文:所谓“黄童”就是指黄庭真人。在这之前就说过“仙公公子已在前”。《老子中经》黄庭真人是内景中的真人子丹的师父。当然这个师父不是那么容易拜的。所以“妙音难闻”。但却有玉简朱书做为修道指南。

这个“赤丹玉书”自然写的就是《黄庭经》。当然是美化之语。但这个材质也需要注意。因为现在经研究发现,在甲骨文出现之前,中国的上古文字极有可能是“朱书陶文”,也就是用红色颜料在陶器上所写的字,而那时玉器已经出现。而这观点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提出来的。古代的道士当然无由得知。那么,“丹书”难道是一种巧合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朱书陶文

不过可以肯定,自上古始,红色的朱砂就是宗教常用的原料,因为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代表生命的鲜血。

字曰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这段话字面的意思是指脾上面是肺,肺属金,是白色。比做黄庭真人戴着白色的头巾。修行者还可以御使六甲神打通七窍。但如此似乎过于简单。另有解读认为其真意实为修炼两玄中间的金气。负甲的就是守炉神,打开八卦中的七门,这其实是炼丹的火候功夫。但这里面问题很多关键没有说到位。更应该指的是内气在要穴中的行进过程,由肝入脾。再散入七窍。但这必须对经脉十分熟悉,更关键的还得配有相应的符咒,普通人很难做到。

火兵符图备灵关,前昂后卑高下陈:这几章讲的是炼丹的火候功夫,因为用了隐语,所以古人也有很多解释。就象这句中的“火兵”,有人解释成为南天神界有一只名为“三五火兵”的部队,也有人认为其是指体内修炼而得的三昧真火。更有种说法是指被三昧真火冶炼的肺金。不过最可能的还是这就是指另一部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中的“进阳火,退阴符”。

《周易参同契》的作者魏伯阳

《周易参同契》是产生于汉代的一本用《易经》原理阐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之王”。无论内丹还是外丹,都是以其为指导原则。其中最基础的一句话就是“进阳火,退阴符”。用以讲述炼丹的用火时机。主要指真气在任督二脉间的运动。

无论作者事实是哪种观点,这火兵符图都是针对“三关”而准备的。前三关就是三黄庭,在人体的前面。后三关是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黄庭经》中指手足口三关。攻破三关,则神仙可成。体内天尊地卑,高下自判,山河自生。

执剑百丈舞锦幡,十绝盘空扇纷纭:去年所谓“40米大刀”在网络上很是火了一阵,但它比起这个百丈长剑来也是小巫见大巫。百丈,也就是三百米,正好就是巴菲尔铁塔的高度。这么长的宝剑,除了神仙,谁能够运用自如?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夸张的手法。其实这指的当然不是实剑,而是经过精炼的金水之精,其实也就是肺肾之精。而所谓“锦幡”则是龙虎之炁。其实这也是炼丹的术语,也就是在丹火发生变化后需要如何处理。不过到底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

埃菲尔铁塔

所谓“十绝”让人一下子联想起《封神演义》中的“十绝阵”,不过这两个地方的“十绝”应该不是同一个,但有没有联系真不好说清楚。其实“十”非实指,而是言其多。因为按照汉语,十是最终的数。后来的数字就算有百千万,也已经和它不是一个层级的了。所谓“十绝”其实和河图洛书有关。因为它是土的成数,而土就是万物的调和状态,也就是阴阳最终平衡的结果。而这样的结果不是凭空能达到的,需要炼丹者控制好天时地利人和,而其中的扇火之法无疑十分关键。太上老君都要为他的丹炉专门配一个扇火童子。“纷纭”一词正是扇火的手法。

火铃冠霄队落烟,安在黄阙两眉间,此非枝叶实是根:“火铃”前面已经说了,其实是胆。但古人有的说法是指心脏。存疑。按解说其为丹成之象。灵丹化为火龙飞逸而逃。但却冲不破头上金水炼成的百丈长剑和锦幡。重新落入凡尘,融入人身。被安放在双眉之间的“黄阙”,也就是天庭之处。其实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玄丹。这时,飞升仙丹才算大功告成了。但这也只是修仙的开始,而不是修仙的结束。因为世界远比你知道的大。就象你费尽气力上了大学,读了本科,后来还有硕士呢。成为了硕士,后面还有博士呢!博士后面有博士后,就算你当上了博士后,又要进入各种评级,一级二级三级。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许终有一天,你能站在众人之巅,却往往发现,自己的生命已经到头了。

所以要修仙,不是为了收成享福,而是为了迎接更多的,无尽的挑战。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十天驾玉轮。

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

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

这一章的内容是存思至尊之神,愿其保佑自己修炼成功。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所谓“紫清上皇”,指的就是上清派的至高神:虚皇道君,后来被认为与元始天尊是同一个神。他的两胁侍从就是太玄和太和。太和在《老子中经》中也出现过,他是皇天上帝的右侍角里先生。而对应的左侍就是老子皮子明。从此而看,值得怀疑紫清上皇也就是皇天上帝,而太玄,正是老子。

影视剧中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还差一个灵宝天尊,三清就齐了。那么灵宝是不是就是太和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有些东西是没有绝对的。三清是出于宗教上的考虑,而对“道”的实体化。他们可以说是宇宙规律的象征。无论叫他们元始也好,虚皇也好,甚至上帝也好,真主也好。他们都是道,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所区别的只是人类看他们的角度不同。殊不知他们本来就是超越任何生命、文明的存在。不是能够用人类的观点去理解的。无论我们把他们想象成什么。是一束光也好,还是一个人也罢,其实都是从我们作为人的角度去解读他们。这不过是基于我们有限的知识和认知的“权宜之计”。国外的宗教家干脆就不要接近,以免产生亵渎之心。中国人胆子大,对虚像的东西感情少。所以能够想象。但如果你要刨根问底,非要象科学一样搞得一是一,二是二,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了。

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十天驾玉轮:这里是把创世的功劳归于这三位,其实不仅道教。其他任何宗教都爱把创世与自己的主神挂钩。因为按照宗教家的观点,神是慈爱的,而大爱无过于创世。将创世归于主神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只是由于在中国,思想流派众多。三清创世之外还有女娲创世说、无生老母创世说、十二生肖创世说等等。结果人们对三清创世说了解相对反而要少些。总的来说,按道教经典的观点,元始是万物的创造者。老君是万物的引导者。而灵宝是世间规则的制定者。以三位大能,使一个小小凡人飞升成仙应该是举手之劳。但一般来说,天界只有九天,飞升十天又作何解?

在魏晋之际,人们观念中的天界不是后来的楼房式,一层层叠上去的。而是四合院式,由中间分九宫,其实这也就是古代皇宫、民居乃至一切建筑的基本布局。这就是所谓“九天”。《吕氏春秋·有始》谓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这其实也与传统的大地分割法:“九州”相对应。

但这个时候佛教的“天界”观念已经进入中国,这也就是后来“重天”观念的开始。与平辅的“九天”不同,佛教的“天界”是一层层的,共有二十八到三十二层之多。

佛教的宇宙观

为什么会有这种数字差异呢?这是因为佛教的天界源自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他们天界的最高层也就二十八层,这在佛经中被记载下来,但佛教认为其还没有得到超脱。可没想到这一观点后来在中国居然发展出了佛教的四天,即在二十八天之上的罗汉界、菩萨界、辟支佛界和佛界。这样天界发展到了三十二重。不过这观点不被佛教自己承认,因此而被淡化。

但“三十二”这个数字却刺激了道士们的神经。因此他们创出了道士们的三十二天,由三十二位天帝进行管理。而玉帝正是第三十三重天界之主,并且管理着之前的三十二天。

但佛教和道教到底是谁影响谁还真不好说。在佛教之前的神话中,在天界的第二重也就是忉利天,就有三十三重小天,帝释天管理着这里的一切。因此很多宗教人士认为玉帝就是帝释。这甚至包括一些道士。

而在《西游记》里也提到,玉帝管理三十三重天,但在孙悟空五庄观求药时,却提到有三十六层天。这多出来的三层天,很可能就是三清所居的三清天。

总之,魏晋时代正处在一个道教与佛教相互渗透吸收的节点上。中国传统的九天观念,受到佛教的影响而从平面转入立体。应该就在这时候,加入了紫清上皇的第十天的观念。

但是这与中国传统数理学是不一致的。因为按照其说法,天属阳,而阳的最大数是九。因为到达十的话就是两位数了,是另一个层面了。而且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因此,中国有九层宝塔,没有十层宝塔。外国倒是有十层宝塔,但那是在不理解中国传统文件的条件下的神作。

外国人理解的十层宝塔

因此,十重天的说法并没有什么影响,因此被忽略了。

最后的问题是,这“玉轮”是什么?

玉轮有说是月亮的别名。也许在这种十重天的宇宙观中,日月就在第十重天中居住吧。

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要坚持七个晚上不睡觉是件很折磨人的事,但并非不可能。目前经测试的人类最早熬夜极限是11天。但在11天后受测试者进入了无意识的状态。科学家们不得不终止了试验,因为已经无法判断他是否睡着了。

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真能够使人长生不老吗?其实在道教中本来就有一种修炼方式,即“守庚申”。也就是道士故意在庚申之日不睡觉,以阻止体内的三尸神出窍危害自己的性命。但这种方式没有持续七天的道理。

然则这还是在道教文化中有迹可寻的,按照通常的说法,七日就是金木水火土日月。也就是人体的一个小周期。在这个周期内持续行事,可以改变人身体的很多习惯。坚持以住,就是胜利。

但切不可认为这种“思勿眠”就是不睡觉!哪那么简单。这样不是失眠的人早就全成仙了?其实,其真正的意思是要“存思勿眠”。也就是说,不是让你睡觉,而是让你保持一种似睡未睡的状态。其实也就是常见的所谓“闭关”。这是为了升华自己的生命。

也许你是通过入定,又或者是通过存思、又或者是通过内观达到这种状态。虽然你一动不动,但你的精神是活跃的。这时你的感觉,思维都反而比平常活跃数倍,你的潜力将不再受局限。

其实要达到这种状态并不是很难的。很多人在即将入睡时都会“脑中灵光一闪”,但能够记载并运用这灵光的人却是少数。而能够捕捉到的人大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如奥古斯特梦到了衔尾蛇,使他创作出了苯原子模型,门捷列夫梦到了原子周期表。到底这些奇妙的灵感是因何而出现的?很多人都将其归于神灵的恩赐。现代科学归根于潜意识。但《黄庭经》可以更完美的解答这个问题,那就是人类的内神作用。

衔尾蛇

因此这一段的意义并不是让你不睡觉,而是通过这七天时间解放你被重重关锁的内神。当然,你也可以叫它“潜意识”。事实上对于“潜意识”到底是什么,现在科学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课本上也不会教你的。但却并不妨碍大量的人将其运用在工作生活中。

用更浅显的方式来解释,也就是所谓“熟能生巧”。现代社会也越来越需要这种能力。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都是一些新问题、新任务,这个时候往往就不能仅仅依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很可能你需的是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并不能完全诞生于经验,但它确实存在。就象长征一般,有哪个有经验,但到底杀出了一条血路。

修长生之法也是需要杀出血路的。只是现今别说抽出七天修炼,就连能看懂古书的人都少之又少。人的内神早就被各种欲望给束缚,少有解脱之日。

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要想成功,靠什么?精和专。只可惜现在社会太多让人放纵的理由和产品了。每个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减去睡觉,至少要六个小时吧,这算是少了的。还有十八个小时。一天吃饭,早中晚,多少要两个小时吧?当然有些人是狼吞虎咽的,但要冒疾病的风险,更别说作饭做菜的时间,洗碗的时间。吃完午饭,有些人想打个盹,就算半个小时吧。上下班路上,算一个小时不长吧?上厕所、喝水,也要半个小时吧。这已经就只剩十四个小时了,当然有些朋友要花更长的时间。但这十四个小时几乎是不可压缩的了。

有个“两万小时法则”,说的是人们要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至少要付出两万个小时。就以这一天十四个小时来除吧。就算你把每一秒都投入钻研上,也要一千四百三十八天。也就是近四年。你才能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就。

达摩面壁就是坐关

当然你不可能把所有时间投上去,因为你还要休息,还要走亲访友,还要恋爱,还要处理家庭关系,还要逛商场,还要旅游,还要锻炼身体,还可能生病.......哪怕你只在这些上面每天只多花一个小时的话,你的总时长就要延长一百天,即一千五百三十八天。

惊醒吧,朋友们,我现在才发现浪费时间的可怕。哪怕你每天就看一集肥皂剧,你离成功就远了一百天!

修仙有句话:“顺则凡,逆则仙。”你要想成仙,就不能随大流,怎么舒服怎么来,就只能逆天而行,与天争命。其实这不仅适合于仙道,也适合于人道。自古以来,成功者很多都是某种方面异于常人的家伙。这些你看下名人传记应该会知道很多。有的人一天当别人两天用,有的人不闻硝烟味睡不着觉。这些其实都是不正常的。但如果你要按常人的路数来,那你就只能取得常人的成功。

可要求长生,绝不是常人的成功,它甚至比当富豪、当皇帝更难,难上一百倍,一千倍。张三丰在《无根树》中就提到,哪怕是年轻人,立刻学仙都很可能来得急,不要说其他情况。自古以来,道士们为求长生,很多就是恨不得把二十四小时都用上。为了避免与别人接触耽误时间。在悬崖上挖个洞住进去。道行浅些的,还让人送水送粮。道行深的干脆就不再出来了,宁愿自己把自己饿死在里面。没有比这更专注和精诚的了。就这样,成仙的人还万中无一。

当然,很多“聪明”的人是相信没有成仙不死这回事的。这里无法讨论。但就算你想取得人间的成功也缺不了“精”和“专”两字。台湾著名艺术家赖声川就说起一个事,他曾经在上海见到一个著名建筑师,两人在餐馆等候用餐时间,建筑师就打开个本子,在上面绘画一座高楼。他不是普通的画出来,而是一边画,一边拆,把其每块玻璃,每根钢筋都拆开。赖好奇地问:“你经常这样吗?”建筑师回答:“是啊,我每个周末没有其他的爱好,都这样,这就是我的休闲活动。”赖大受感动。

同样的,日本著名建筑师浦一也,在他下榻的每处酒店,都会在入住后,先把房间测量一遍,画出建筑图后才做其他事。这些凡人的生活,也庶几近道了。哪怕他们不能成为神仙,成为所在业界的翘楚也是当之无愧的。

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这句体现的还是《黄庭经》的原则:守中得一。守精是为了防止精神外泄,就象老子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你关注外界的东西多,关注内在的东西就少。让你外泄的精气多,你内守的精气就少,这是一个总数恒定的原因。但是现代人和古人不一样,就象《未来简史》所揭示的那样,现代人贵在体验。你整天内守、固精,也许固然很好,但这个体验很难分享给大家。就算看一场球赛,可以感受到的、分享的愉悦可能也远大于此。

追星而丧失自我的粉丝

不过一样米养百种人。不排除你是那种生性恬淡,一心好道的朋友,那你就可以和我们分享内守后的感悟和快乐。至于成仙,那是几乎没有希望的事,就不要多想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自己有限的生命,更优质地度过一生。我们也许不善于交友,不善于言辞,但我们比那些善于交际的人更善于控制我们自己的身心。在我们熟悉的这块天地中,我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而不是为外物所左右。

那些球迷,可能会为一场球赛的胜负而愤怒。那些歌迷,可能会为一个偶象的一句话而痛哭。他们的喜怒哀乐其实是建立在外物之上,被他人所操纵着。很多公司都会利用这一点而赚钱。

但我们比他们更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家人,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心境。我们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不会在更多的外物上虚耗时间。我们关心自己学识能力的增长,期待在专精之下,能有一个突破降临。这些就是我们这些好道者的人生态度。而我相信,古代的那些真正的修道之人的心境也与我们相去未远。

百谷章第三十

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

三魂忽忽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据说有德国学者经研究发现,所有植物都具备毒性。只是在长期的与人类相处的过程中,人类逐渐适应了这种毒性。而在《人类简史》中,作者指出,驯化是相互的。一方面,人类让植物为自己所用,提供粮食,而相对应的另一方面。人类也不得不为这些植物的传宗接代而操心。而且被迫放弃了丰富多彩的采集业时代的各种食物,被单一的食物所控制。

广受现代人欢迎的五谷

而中国自古也有“食五谷而生百病”的说法。麦伤中气、菽耗元精、精米让人得脚气。其实这关键是古人对于粗粮的重要性认为不够。贵族吃的食物加工过细,缺乏一些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于是在今天这一说法已经被改成了“不吃五谷生百病”。

但食物对人体的副作用的认识依然存在。按道教的说法,百谷生于地,地属于阴,其作物也是属于阴类。人吃稻谷就是吸收阴气,这不是长生所需的清虚正气,于是吃得越多,越难以修仙。`

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所谓“胎气”,是指人身上的修道之气,它是自然的正气。南怀谨就提出过佛教的“中气观”,也就是你自然地躺着,每天体内如同日升月恒所感应到的气机。它不用刻意运气,却能照见人体的健康与否。就象你每天早上相应时间的自然苏醒,身体感觉活力,就是那种气。但五谷的摄入会对其产生破坏,让人不能够感觉到那种气,因此不能得到长生。

三魂忽忽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如上所述五谷会对人有不好的影响。其实不只是五谷,但凡吃食的东西都有问题。这点对于现代人特别关键。因为现代人就是吃得过饱,所以什么病都来了,什么痛风病啊、脑溢血、高血压啊、糖尿病啊。其实这些都是富贵病,都是在古代有钱人或者王公贵族得的。

当今很多疾病源自食物

为什么人类会得这些病呢?其实科学已经揭示了,原因就是营养过剩。就拿糖尿病来说吧。它本来是因于一种节糖基因。是为了让人们在严寒的,难以寻找到食物时代节约体内的能量,让人能够存活下去。可是现在吃得好了,穿得暖了,体力活减少了,这组基因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出问题。十个得糖尿病的有九个胖。这就是因体内多余的糖份所致。于是生了糖尿病的人一不留神就要烂脚丫子,而且不能不准点吃饭,否则就要害病。

魏晋那个时代,道士们对这一点还了解不是那么深,他们只能看到一个个达官贵人因为吃饭而生出毛病。其实能想到这一点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过如何解决呢?当然是少吃,尽量不吃。可是这怎么行?于是道教也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服食“太和之精”。这是“太和”之名的再次出现。其实说白了就是食气。这是一种导引术,也就是辟谷。

食气是成仙的前提,《老子中经》就说了:食于天者,以身报天,上为真人神仙戏游;食于地者,以身报地,下为尸鬼。食于天的,就是食气。可为什么是“太和精”呢?

前面已经说了,灵宝天尊就是规律。你服气要遵循的就是天地的规律。而三清就是三清之气的化身。你服食规律之气当然可以理解为服食灵宝天尊的本体。

南怀谨在《我说参同契》中提过,意守上黄庭、下黄庭都不如意守中黄庭有好处。意守中黄庭也就是黄宁,也就是食气。感觉里面被食物充满,的确可以代替吃食。不过他自己也没练过,难以相信。

辟谷到底可不可能呢?人类还在探索阶段。如果我举再多的辟谷成功的例子,没有亲眼看到的人也是不会相信的。事实上,就目前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修辟谷之法的人最终还是要吃东西的。他们只是一段时间的禁食,以求调整身体。也不只在道教。世界其他宗教中也有类似的方法。

细胞自噬

不过今年诺贝尔奖的一项就是发现了细胞的自噬机制,这让很多中国人欣喜若狂,认为这就是发现了辟谷的科学性,并理解成人体在饥饿状态下,会优先“吃掉”体内的有病、有害的细胞。但西方科学的坚定拥护者很轻易地找出了两者的不同之种。

争论还在继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