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重器赏析丨西泠秋拍-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

重器赏析丨西泠秋拍-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

时间:2021-11-18 07:41:33

相关推荐

重器赏析丨西泠秋拍-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

西泠印社 " 秋拍

紫砂精赏

声明本文由西泠印社授权发布

明末清初·龚心钊旧藏许龙文制青娱轩款紫泥调砂汉缾壶

款识:龙文(把下款);青娱轩(底款)

尺寸:10×11.1cm

估价:RMB 6,000,000-8,000,000

盒上签条:许龙文汉缾砂壶。

盒上刻:金沙同调。龚。

盒盖背面题跋:吴兔床阳羡名陶续录载文,后山藏有龙文所制沙壶未知何时人云。此汉缾壶予于丁卯购自日本,原题许龙文或谓为雍正间人也,今考鄮山周容《春酒文存》有许龙文传:许生于崇祯年,少即以壶名,康熙八年辛卯,周遇于荆园为作传,十一年甲午,许为荆园主人作壶十器,周得观之,因作宜兴瓷壶记,兔床录周记于陶录记中,未载许名,遂尔不彰,记称许耻以壶名,故周隐之。余今观传记特著出焉。民国戊辰秋,龚钊。

盒内钤印:龚钊秘翫、瞻麓斋、龚钊、中勉心赏、竹霞庵、香雪。

盒内题签:

1.日本收藏家原题签,怀希。

2.许龙文造,梨皮方式胴张小形水注。

3.许龙文梨皮砂壶,丁卯春购自日本国。怀希。

盒内题跋:许龙文,明末清初人,工作壶而不以艺鸣,鄮山周容《春酒堂文存》宜兴瓷壶记,即为龙文作也。清初日本人即重许壶,其收藏家多蓄之,故吾国转稀如星凤,此壶固回自东海,尤足重也。丙子仲春,龚心钊再记,是年六十七。

说明:龚心钊旧藏并题跋,配原装瘿木盒。

出版:

《紫韵雅翫》P70,台北天地方圆杂志社,。

《陶都风宝岛情》P41,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展览:“陶都风 · 宝岛情——宜兴紫砂艺术展”,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

此壶全器调砂,望似梨皮,宝光焕然。师法四方汉缾形制,造工甚精,壶钮方圆玉润,大方得体,钮座、盖沿、壶颈等细处线条转折一丝不苟。壶身以四片富曲度的泥片相接而成。壶盖为紫砂壶式中少见的四方罩盖,这种截盖式结构可使壶盖与壶身连为一体,上下贯气,从壶身线面观察,壶盖上缘外撇斜出,缓坡而下至壶口后向外撇出,下腹鼓出后急收至底,反折为四方圈足。三弯流嘴灵动有神,耳把上缘由壶肩横出,最是点睛,妙不可阶。综观全器,造型明快,线条潇洒流畅,优雅大方,方中寓曲,曲直相济,当非斲轮老手莫辨。

阴刻竖行楷书「青娱轩」,把下阴刻「龙文」。龙文,即明末清初宜兴制壶高手许龙文。史学家徐鳌润依清周容《春酒堂文存》考得其生卒或为1618-1666年间。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别传》﹕「龙文,清初荆溪人。所制多花卉象生壶,殚精竭智,巧不可阶。仲美、君用之嗣响也。壶底恒有二方印,曰荆溪曰龙文。」龙文传器不多,夙受东瀛藏家珍视,日本明治七年(1874)奥兰田着《茗壶图录》亦收录许龙文制器数件,现归日本静嘉堂珍藏。壶底「青娱轩」应系订造者或许氏自用斋号,待考。

「许龙文制青娱轩款紫泥调砂汉缾壶」,原为清末收藏大家龚心钊(1870-1949)旧藏,依旧盒上题签可知,为龚氏丁卯年(1927)购自日本,是龚心钊极为重视的珍藏之一。

龚心钊(1870-1949),字仲勉,又字怀西,一作怀希,号瞻麓、勉斋,室名「瞻麓斋」,安徽合肥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34年出任清国驻坎拿大(今加拿大)总领事。辛亥革命后长居北京。龚心钊于三、四十年代曾活跃于上海,收藏极丰,尤爱紫砂,藏品常用硬木制成,内以丝绢或织锦包面,每于匣上钤印、题识品评。

龚氏后人将部分旧藏捐赠上海博物馆,其余散入各地藏家,因藏盒题记的特色,龚氏旧藏每易辨识。重庆三峡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均庋藏有若干龚氏遗珍。

此壶曾于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主厅”国家画廊”展出。

黄怡嘉、李富美主编《紫韵雅翫》(台北,天地方圆)

史俊棠、黄健亮主编《陶都风宝岛情》(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清早期·杨季初制五彩堆泥绘花盆

款识:杨季初(底款)

尺寸:21.5×31×20.7cm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说明:高木礼二、山田登美男、森前诚二、小林国雄、申洪良递藏。

出版:

1.《盆栽艺术- 地- 小林国雄的世界》P43,株式会社美术年鉴社, 年。

2.《WABI 和· 美》第18 号P40,株式会社エスキューブ, 年。

3.《盆器大图鉴》下册P117,株式会社近代出版社, 年。

4.《美术盆器名品大成》P129,株式会社近代出版社,1990 年。

5.《WABI 和· 美》第16 号P17,株式会社エスキューブ, 年。

展览:“宜兴紫砂花盆藏品展”,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

此件花盆由清雍正、乾隆时期紫砂名家杨季初所制。为极为少见的彩色泥堆绘通景山水图长方盆。

此盆器型设计简洁、盆壁平坦开阔,这样能最大限度展现彩绘装饰艺术。盆脚设计奇巧,有别于其它盆器。流水孔为清早期通常所采用的偏中间位置的两个笔杆孔。盆的胎骨泥料为桃花泥,表面用本山绿泥作为化妆土,呈古雅的米黄色,并现细小冰裂纹,有古旧宣纸的韵味。盆的一面刻有唐杜甫《秋兴八首》中第八首的一句“紫阁峰阴入渼陂”;另一面刻唐王维《汉江临眺》诗中一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紫阁峰”是终南山的峰名,“汉江”在武汉,两处都是唐代诗人屡加吟咏的风景名胜之地,也是历代文人们所向往之地。

盆装饰工艺极其复杂,难度极高,综合采用了泥绘、线描、线刻、浮雕、镌刻等表现方式,各种技法综合而成,立体感十足。利用紫砂的各种天然色彩化为丹青,绘制出艺术水平极高的画卷。

画面以坡岸、山石、老树为近景,中景是树丛中若隐若现的房舍和小船,远景是用长披麻皴法绘起伏群山,水面宽广,水天一色。作品布局由近及远,近浓远淡,近堆远绘,近厚远薄,虚实结合,繁密中见空灵。微风吹过岸边芦苇、蒲草随风荡漾,湖中小船、风帆增加了画面的生气和动感。刻画精细写实,散发出真实的生活气息。

清三代的花盆制作多少受到宫廷华丽气息的影响,但此盆形制古拙,色彩调和,妍丽却清雅,用唐诗入画,诗情画意配合紧密,诗、书、画、印四绝,相辅相成,具有不寻常的艺术魅力,引人入胜,极富书卷气,将文人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清代唐仲冕《重刊荆溪县志》卷四(清光绪刻本)记载:“杨季初,菱花壶甚工,与陈汉文同时。”“陈汉文乃陈鸣远之弟,清雍正、乾隆时名工。”杨季初善制泥绘笔筒文房用品,精于彩色泥绘,有彩泥绘第一人之美称。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有他的作品。此盆是目前所见杨季初唯一的且保存完整的花盆,也是已知杨季初作品中最大的一件,而将五彩堆泥绘、刻绘融为一体的装饰手法则更为罕见。

清晚期·玉成窑阿曼陀室款、曼生刻款彭年把款汉铎壶

款识:阿曼陀室(底款);彭年(把款);曼生(刻款)

镌刻:剑媵。汤君雨生得一剑,字曰“琴宾”,致函于我,属制一荈壶以辅之。爰倩杨子彭年摹仲芳式以应,詺斯二字,未悉当否?左方并刻雨翁所作旧诗。曼生。

尺寸:9.3×13.4cm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说明:蒋国榜旧藏,配原装木盒。

参阅:杭州蒋庄照片及马一浮居蒋庄时与周恩来总理及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合影。

汤贻汾在晚清文坛,占有重要位置。其一生辗转,历经求学、袭爵、从政、游历、致仕,到太平军攻破金陵时,投池以殉,不拘一格。弹琴、围弈、击剑、吹箫诸艺靡不精好,海内名宿多与之游。

陈鸿寿,嘉庆六年拔贡以后步入政坛。工诗文,书法、篆刻独步有清一代,为“西泠八家”之一。曼生与杨彭年合作制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

二人分别生于1768年和1778年,相差整十岁。可谓绝顶聪明,一双通才,或精骑射,娴韬略,精音律,通天文、地理及百家之学,或拟定文稿能“走檄飞草,百函立就。”

壶上铭文提及“雨翁所作旧诗”,以及汤、陈二人交往的渊源,在汤贻汾《琴隐园诗集》中可得查卉:又铸一剑 铭曰琴宾

我被琴称主,琴将剑作宾。

百年三密友,四海一游人。

本共书城住,还应酒垒亲。

天涯休苦逐,恩怨总因贫。

—— 汤贻汾《琴隐园诗集》卷八

《琴隐园诗集》卷八·南塞集 卷首记:壬申(年三十五,起兴甯,至筠门岭、会昌,还广州,重至兴甯止)。

这首诗即为壶刻铭文的故事前传,也就是壶上铭文提及“雨翁所作旧诗”。根据南塞集卷首记,诗作于嘉庆十七年(1812),此时汤贻汾35岁,陈曼生45岁。

自嘉庆十五年(1810)汤贻汾抵粤,随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羊城戍边。18,海寇连伤镇将,频繁扰民,边防首脑无心恋战。令汤贻汾气愤不已。汤贻汾将自己名字的三字,各取一半,化名易贝水,往来缉盗。

同年,杨太夫人离世。汤贻汾出生在忠孝世家。他的祖父汤大奎,在担任台湾凤山知县时,因林爽文起义殉难。汤贻汾的父亲汤荀业随汤大奎赴台,也同时遇难,年仅33岁。杨太夫人尽力育孤,严慈相济,其离世更添孤独心境。

汤贻汾嗜剑,不仅诗文中有剑,正是在这个时期,他还创作了杂剧《剑人缘传奇》(文稿惜佚)。纸上传奇之外,生活中便也有了文首其致函陈曼生,得“琴宾”剑,请制“剑媵”壶的故事。

剑媵,媵(yìng),古者嫁女,必娣侄从之,谓之媵。陪送的贵重器物也可被称为媵。既是陪伴,也有相送的意思。以壶伴剑,琴、剑、壶,可称三密友。

追朔到更早,汤、陈二人又是如何相识的呢?

榖人先生邀同赵味辛丈、胡梁园(枚)学使、陈曼生(鸿寿)明府、金手山(学莲)茂才集安定书院

祭酒今诗伯,扬州古丽区。

当春亲埽径,有客共撚鬚。

明日俱千里,何人竟五湖。

玉箫吹月上,庭树正啼鸟。

—— 汤贻汾《琴隐园诗集》卷四

《琴隐园诗集》卷四·江亭集 卷首记:

丙寅(年二十九,起三江,至真州、泰州、扬州,还三江止)。

根据江亭集卷首记,诗作于嘉庆十一年(1806),此时汤贻汾29岁,陈曼生39岁。这里详细记载了两位主人公的一次雅集会面。

在泰州城西,江苏最古老的书院——安定书院(创建于南宋宝庆二年),几位文人纪念诗坛领袖,打扫山径,推敲诗句,抚须吟诵。诗题中,陈曼生(鸿寿)以明府称,是对太守官职的尊称。雅集的发起人榖人先生暂无可查,赵味辛,是汤贻汾同乡江苏武进人,乾隆四十五年赐举人,授内阁中书;胡梁园是浙江石门人,清朝官员;金手山是江苏本地苏州吴县人,监生。

“明日俱千里,何人竟五湖。玉箫吹月上,庭树正啼鸟。”几番追溯,再回看这把“清晚期·阿曼陀室款、曼生刻款彭年把款玉成窑汉铎壶”,直追“曼生壶”遗韵。

壶身如钟,谓之汉铎,古风古味平嵌盖,拱桥钮,流直口平,耳把外圆内平,形简古朴,深受商周秦汉之金石气韵感染,博古而通今。泥色黄而微红,具玉成窑之特点,又掺以粗熟砂粒,极为特殊。

铭文勾连出前番故事,布局严谨,书法精妙,纵刀如使笔,字字传神。文气溢于字行,闲雅扑面而来,流露出一种意趣天成的自信与气度。

此壶后为民国巨贾蒋国榜先生旧藏,传承有绪,堪称玉成传器向前代文人致敬之稀见精品。

杭州蒋庄老照片

宣统年间蒋国榜即在西湖边重金购得“小万柳堂”,改建屋宇,异名为“兰陔别墅”(后人称蒋庄)。蒋国榜为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弟子。建国初马一浮先生居住于蒋庄,时间长达。1957年,周总理曾陪同苏联议会主席伏罗希洛夫亲临蒋庄拜访马一浮先生。1990年12月底,蒋庄主楼被辟为马一浮先生纪念馆遗址并沿用至今。这是此壶与杭州的一段渊源。

马一浮居蒋庄时与周恩来总理及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合影

清乾隆·李成发旧藏杨季元制彩绘堆泥山水人物紫砂笔筒

款识:杨季元

高:14cm 口径:16cm

笔筒器身以白砂泥为体,以朱泥、紫泥、绿泥等色调,堆绘出山峦树木,茅屋房舍,观之赏心悦目。构图采用通景平远法,远山近树,层峦叠嶂,苍翠重重,近景用浅浮雕兼以苔点,描绘出树木枝干,茅舍人物,山溪潺潺,以及青山嶙峋之质,意境高妙,一派宁静清寂意趣。

笔筒作玉璧底,落“杨季元”三字篆书阳文款。杨季元为清雍正至乾隆年间紫砂名匠,擅泥绘技艺,常制笔筒文具等。据《江苏陶瓷工业志》载:杨季元、邵基祖、王南林等制壶高手,层为朝廷制作一批精美壶器,于乾隆七年(1742)被召入河北承德山庄行宫。本笔筒用料考究,画面层次清晰,意趣隽永,画工精湛,可谓彩泥堆绘作品中之传世佳作。

彩泥堆绘是用各色泥浆绘于坯体,并有一定厚度,类似印章薄意雕刻效果的一种装饰手法,乾隆以后极为盛行。在泥绘装饰的基础上,结合粉彩工艺和漆器堆雕工艺发展而来,在已成型完工的,保持一定湿度的坯体上用本色泥堆画,局部、细部用专制工具精雕细琢,使之质感强,有浅浮雕、薄意雕的效果,烧成后的泥绘作品色泽稳定,历久弥新。常见的泥绘材料有白泥和本山绿泥绘,黑地泥绘则色泽对比鲜明。彩泥堆绘工艺难度高,若坯体干湿度不一致,粘附力差,则泥绘图案易脱落,故传世精品极少,乃紫砂装饰工艺中的上乘技法,为进呈宫廷御用之器。

中华博物馆顾问聘书

李成发先生

此笔筒为李成发先生旧藏。1973年,李成发任中华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前身)顾问。其收藏藏品多达数千件,种类丰富,级别颇高,其中部分藏品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均有展出。

清中期·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飞鸿延年壶

款识:阿曼陀室(壶内底款);彭年(把款);曼生(刻款)

尺寸:8.5×15.6cm

估价:RMB 580,000-800,000

说明:吴待秋旧藏,富华递藏。

提起文人壶佳器,必少不了“曼生壶”,此件“清中期·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飞鸿延年壶”传承有序,为吴待秋旧藏,富华递藏。壶腹一面镌刻“注以丹泉,饮之延年。曼生铭。”壶内底中央落“阿曼陀室”款,把下落“彭年”阳文款,印文清晰端正。壶底凸印展翅飞翔的鸿雁,并有篆书“延”、“年”二字分刻于鸿雁颈项的两侧。曼生撰写壶铭格调高雅,为提升紫砂的文学意蕴开创了一代风气。此壶印证了曼生壶的多样化及彭年制壶的精致与气度,堪称曼壶之典范,故宫博物院所藏飞鸿延年壶与此壶可作比照。

清雍正·炉钧釉葵方壶

尺寸:16.3×21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本场一件少见之雍正炉钧釉佳作,作葵方式,壶身成型采用了镶身桶之工艺,四面开光,充盈外鼓,不论釉色、造型,均各臻其妙,展现出瑰丽的庙堂气格,深宫壶影,保持着前世的矜持和尊严,实为难得之妙品。

当代·顾景洲制紫泥竹鼓壶套组及赏盘一组共四件

款识:顾景洲(壶盖款)、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壶底款);顾景洲(杯底款);足吾所好玩而老焉、顾景洲(盘身款)

尺寸:8.8×17.1cm(壶);3.3×9cm×2(含杯把);2.1×26.4cm(赏盘)

估价:RMB 1,100,000-1,300,000

本场现当代紫砂名家壶以顾景舟早期的一组紫泥竹鼓壶套组及赏盘引领风骚,此组拍品为其1942 年左右在上海标准陶瓷公司任技师时所制,落“顾景洲”及“足吾所好玩而老焉”自用闲章,为顾景舟早期重要作品之一,髙山仰止,堪称稀世珍品。另一件汪寅仙与海派著名画家申石伽先生珠联璧合的紫泥大石瓢壶集名家之大成,气势力度摄人心魄,堪称瑰宝。

清早期·子怡款冷金黄泥扁掇壶

参阅:

1.《中国紫砂茗壶珍赏》P11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

2.《古壶之美》P244,财团法人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2000 年。

尺寸:4×8.1cm

估价:RMB 120,000-150,000

若大器能容,则小器精巧,子怡款传器本就稀见,而此类清早期冷金黄泥小壶则更为罕见,砂壶虽小,工精而味拙,沉稳而古朴,摩挲于手,倾心赏玩,自有怡情。

清早期·紫泥折肩笠帽壶

参阅:《文荟菁英 - 和正斋宜兴紫砂藏珍》P198,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年。

尺寸:13.5×17cm

估价:RMB 180,000-220,000

清早期紫泥折肩笠帽壶,雄浑壮硕,气度不凡,制工精湛,具雍乾时风,整体观之似有宫灯壶与直流圆壶结合之样貌,高雅脱俗,具皇室宫廷气息,实为清初之佳器也。

清晚期·玉成窑阿曼陀室款、曼生刻款彭年把款三足周盘壶

款识:阿曼陀室(底款);彭年(把款);曼生、叔陶(刻款)

尺寸:6.3×14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清晚期·玉成窑王东石制、山农刻寿石山房款泉范文壶

款识:寿石山房(底款);东石(把款);山农(刻款)

尺寸:6.8×8.2cm

估价:RMB 220,000-250,000

清晚期·玉成窑王东石制艾农摹何心舟刻紫砂盖碗

款识:苦窳生作、东石(底款);心舟、艾农(刻款)

尺寸:5.9×9.9cm(碗身);2.3×8.4cm(盖);2.2×11.4cm(托)

估价:RMB 180,000-220,000

清中期·胡小山制杨彭年刻段泥扁圆壶

款识:胡小山造(底款);彭年(刻款);愙斋自用(绘款)

尺寸:6.6×16.4cm

估价:RMB 220,000-250,000

说明:唐云甄选,汪大文旧藏,拍品直接得自收藏者本人。

清·沈存周款对合诗文锡罐

款识:存、周(底款);沈存周、存周(刻款)

尺寸:8.4×7.4cm

估价:RMB 300,000-350,00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无纸红印(生茶)

规格:一饼,331g(净重)

估价:RMB 220,000-280,000

紫砂中华

专注紫砂实力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