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茶语漫谈|茶的起源(一)

茶语漫谈|茶的起源(一)

时间:2022-08-14 19:12:02

相关推荐

茶语漫谈|茶的起源(一)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诗中赞美之物即为茶。茶是世间最圣洁、最清灵之物,它立于中国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笑看世事变迁,同时将自己的美好分与世人。人们在茶中品饮人间情、世间味,从而感悟出别样的茶味人生。

仅仅一杯清茶,便已饱含世间百态。茶从不以高傲之态面对世人,无论贫穷富有、卑贱尊贵,每个人都可以享用它。达官富人以“红泥小炉、娈婉卯童”烹煮出的茶极致香醇;妙玉道姑用“梅花上收的雪”泡出来的茶清纯脱俗;布衣百姓用粗瓷大碗冲的茶也同样甘洌芬芳。从“白菜青盐米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样的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郑板桥是多么的醉心于这种与茶为伴的闲逸生活。由此可见,在品茶之时,品的不只是茶味,更是自己的心境。人生如茶,茶在经过沸水冲沏、浸泡之后方可凝香吐味。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经历人间冷暖、飘摇浮沉之后,方能感悟出人生真谛。

如今,茶文化大为盛行,爱茶、好茶之人越来越多。一些人醉心于泡茶的艺术,并将其称之为“茶道”。然而,“茶道”仅指泡茶过程吗?其实不然。

茶道发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有“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的记载。唐人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有“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的着名论断。但是,千百年来关于“茶道”的定义却始终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古人将茶的采、制、烹、饮技艺及饮茶所带来的主观感受统称为“茶道”,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体味到的“茶道”又似乎不仅仅是这些。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都希望给“茶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最后都徒劳无功。因为“茶道”词所承载的内涵和外延实在是太阔了,任何语言都无法将其完整地也表述出来。

也许,这种“不可言说”的个中滋味,正是茶道的魅力所在吧!语言解析只会使茶道的真正本质遭到曲解,它所蕴藏的无穷魅力只能依靠实践茶道者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和理解。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大多乐意将茶道看成是一种以茶媒的生活礼仪,种富有智慧的修身之道。可以说,在今人眼里,实践茶与其说是为了泡沏好茶,倒不如说是为了摒除杂念、陶冶情操。从这一一点上看,茶道体现了中国人追求“清静平和”的哲学理想和推崇“恬静淡远”的审美情趣,与“内省修行”的宗教思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茶-传说

在民间,关于茶的起源,有神话亦有传说。上古时期,人们只有靠口述来传记事宜。文字出现后,事物才被记录成册有发明文证,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着是战国时代(前221-前5)的《神农本草)。书中有关于茶的起源的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即茶)而解之。”关于这段记载,有两个不同版本的传说。一是传说神农为给百姓治病,尝遍百草以配制草药。在煮水时,茶叶偶然落人锅中,神农在品饮后发现其口感清来并具有一定的药效,便把茶叶作为可治病的饮料向百姓推广。另外一个版本是说神农在尝百草配药时,食人金绿色滚山珠而中毒,倒在茶树下,有露水自茶树叶流人神农的口中,解了神农所中之毒,从此,茶叶便被人们所应用。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茶-记事

根据《神农本草》记载,茶能解毒,这个说法已经被历代医学家证实,现在茶也被用做解毒剂。茶可以解毒,必然被视为珍品。到了周代,人们非常重视岁时祭祀,就将茶作为祭品。《礼记.地官》记载“掌茶”和“聚茶”以供丧事之用。由此可知,公元300年前茶叶的用途就被扩大了,成了祭品。

到了春秋时代(前770-前476),茶的用途有所发展,除了被视为祭祀珍品外,还被作为食品。晏婴《晏子春秋》说:“晏相(公元前5左右)齐景公(前547~前489)时,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茗菜耳。”这段记事可说明在公元前6世纪,茶叶已经从祭品发展到菜食了。《魏王花木志》中记载:“嫩叶谓之茗。”茗即茶。到了西汉宜帝神爵三年(前59),王褒所着《童约》前段说“脍鱼无鳖,烹茶尽具”,后段说“武阳买茶”可知西汉时茶叶生产已遍布多处,而且产量也很高,所以才能投入市场。到王褒的时候,茶叶已经成为士大夫们的生活必需品,所以王褒在《童约》中写家僮每天都要在家烹茶,还要外出到武阳买茶。

本次茶课就到这里吧!下次小车会分享更多茶的故事!


图文来源:汽车学院新媒体

编辑:童奕龙

责编:黄晶/王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