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守屋美都雄:《六朝门阀——太原王氏家系考》序言

守屋美都雄:《六朝门阀——太原王氏家系考》序言

时间:2020-06-18 10:02:02

相关推荐

守屋美都雄:《六朝门阀——太原王氏家系考》序言

本书希望通过对六朝至隋唐门阀盛衰的研究,把握这一时代的家族问题,并在家族层面上厘清六朝门阀制向唐宋官僚制变化的过程。由个人集合构成的家族,同时也是构成村落和国家的基础单位。因此在把握家族的动态时,不能将家族从其他社会关系中割裂开来。必须将家族置于个人、村落、国家等背景之中,才能看到其实际形态。作为实现这一研究目标的具体方法,我将选取从六朝延续至唐代的一个名族,系统追溯这一家族的变化。为此,首先要尝试复原正确的谱系图,①并据此分析家族盛衰的阶段,将家族盛衰的缘由置于时代的变化中予以考察。其次希望分析的是:构成这一系谱的个人,在怎样的范围内,有着怎样程度的联结,这种联结又是为应对各个时代的何种不同需求而产生的?最后希望辨明家族本籍与现住地的关系,尤其是家族迁徙对家族命运所带来的影响。以上这些是本书最主要的目标。

【脚注】

①关于这一时期郡望系谱制作的重要性,宫川尚志氏在《北朝に于ける贵族制度》[《东洋史研究》8(4)]中指出“中国中世,尤其是六朝家族制研究的基础,应该是郡望系谱的制作”。

当然,只要以门阀为考察对象,选取的家族就仅限于特定的贵族阶层。如果将研究的结论推之于普通民众的家族,则是不恰当的。但退一步而言,《红楼梦》《金瓶梅》虽只是描写特殊的商人与贵族之家,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家族整体的共通法则。新小说《大地》和《家》也是如此。如果这样考虑的话,对一个门阀的研究,于发现中国家族整体的共通法则并非没有助益。那应该选取哪个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呢?首先要说明选定这一家族的缘由。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八》中记载:“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同条注:“《吴录士林》曰:吴郡有顾、陆、朱、张为四姓。三国之间,四姓盛焉。”宋代王应麟在《小学绀珠》卷7《氏族类》中引用《世说新语》,列举了会稽四族孔、魏、虞、谢,同条又引《吴录》,列举了陈、桓、吕、窦、公孙、司马、徐、傅等吴地八姓。《魏志》卷13《王朗传》引《魏略》,记载天水郡旧有姜、阎、任、赵四姓。就此可以看出,三国时期中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实行名族评定。并且这样的观念绝不仅限于吴、会稽、天水诸地,中原地区也应当存在。但魏晋至五胡时期,关于中原地区的名族评定并没有明确的记载。《魏书》卷63《宋弁传》记载:“(高祖孝文帝时)未几,以弁兼黄门,寻即正,兼司徒左长史。时大选内外群官,并定四海士族,弁专参铨量之任,事多称旨。”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时期曾经作过评定名族的尝试。同书卷113《官氏志》记载:“太和十九年(549),(孝文帝)诏曰:‘代人诸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混然未分。故官达者位极公卿,其功衰之亲,仍居猥任。比欲制定姓族,事多未就,且宜甄擢,随时渐铨。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着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对比两条史料,可以发现太和十九年以前,汉人四姓已经是确定的了。但是这四姓具体是指哪些家族,《魏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据《资治通鉴》卷140齐明帝建武三年(496)条:“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将崔、卢、郑、王作为四姓。宋王应麟的《小学绀珠》卷7和元胡三省的《通鉴考异》(上文所引《通鉴》注)中也持同样的观点。为给北魏四姓作出一个适当的解释,还需参考《新唐书》卷199《柳冲传》中柳芳对于氏族的论述。其内容稍嫌繁琐,仅将其要点引用如下:

(前略)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着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晋、宋因之,始尚姓已。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贾氏、王氏谱学出焉。由是有谱局,令史职皆具。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虏姓”者,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八氏十姓,出于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并号河南洛阳人。“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又诏代人诸胄,初无族姓,其穆、陆、奚、于,下吏部勿充猥官,得视“四姓”。北齐因仍,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在选。

此处对四姓的定义是:“凡得入者,谓之‘四姓’”,虽然不易解释,但可能是指一个家族,在膏粱、华腴以下,同时兼具甲、乙、丙、丁诸条件,如此繁盛的家族,在现实中可能只有四家。其中所见的“侨姓”、“吴姓”、“郡姓”、“虏姓”之间的区分,以及“过江”、“东南”、“山东”、“关中”、“代北”各地评定名族的事实,从上下文判断,应当反映了北魏时期公认的评价。那么北魏时期的四姓,也应该在这些名族之中。柳芳在后文中称“太和(孝文帝的年号,477—500)以郡四姓为右姓”,不难推断“四姓”应在《柳冲传》所列郡姓之中。但郡姓是山东的郡姓还是关中的郡姓,依然存在疑问。《新唐书》卷95《高俭传》载:“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为昏。”被列为北魏名族的,有李、王、郑、卢、崔诸家,而其中陇西李氏为唐朝皇族,有研究认为是在唐代才受到尊崇。①因此真正的名族,应该是山东郡姓中的王、郑、卢、崔四姓。论述至此,可以看出司马光、王应麟以及胡三省对四姓的解释是正确的。

【脚注】

①《朝野佥载》(《太平广记》卷184所引)云“后魏孝文帝定四姓,陇西李氏大姓,恐不入,星夜乘鸣驼,倍程至洛。时四姓已定讫,故至今谓之‘驼李’焉”。虽然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尚无法确定,但李氏未入选北魏四姓应为事实。

《柳冲传》中又有如下记载:“故江左定氏族,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太和以郡四姓为右姓;齐浮屠昙刚《类例》凡甲门为右姓;周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右姓;隋开皇氏族以上品、茂姓则为右姓;唐《贞观氏族志》凡第一等则为右姓;路氏着《姓略》,以盛门为右姓;柳冲《姓族系录》凡四海望族则为右姓。不通历代之说,不可与言谱也。今流俗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太原王氏号五姓,盖不经也。”可见北魏以来,对名族的评定仍在继续。评定的标准可能已经与北魏时不同,但是社会的评判体系自有一定的标准,天下名族的代表大都为山东郡姓。据《唐国史补》(《太平广记》卷18“氏族”条),上文中昙刚的《类例》,全名为《山东士大夫类例》。①《隋唐嘉话》②记载中书薛元超平生有三恨:“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这里提及“五姓”的主体,应为山东郡姓。《唐国史补》(同上所引)中又记张说事:“张说好求山东婚姻,当时皆恶之。及后与张氏亲者,乃为甲门四姓。郑氏不离荥阳,又岗头卢,泽底李,土门崔,皆为鼎甲。”唐乾元元年(758),贾至撰《百家类例》序中载:“至贞元中,左司郎中柳芳论氏族,序四姓,则分甲乙丙丁,颁之四海,世族则先山东。”可见六朝至隋唐时期的名族中,最受关注的是山东名族。且这些家族发展于中国的中原地带,非常适合作为中国家族的代表。因此我也首先从这些山东郡姓中选取研究对象。

【脚注】

①《唐国史补》(《太平广记》卷184所引)记载:“世有《山东士大夫类例》三卷。其有非士族及假冒者,多不见录。署云相州僧昙刚撰。后柳冲亦明族姓,中宗朝为相州刺史。询问旧老,云:‘自隋已来,不闻有僧昙刚。’盖惧嫉于时,故隐其名氏。”隋以来,已经不知昙刚之名,但据《柳冲传》,昙刚为齐之浮屠。

②《隋唐嘉话》为刘所撰,其中记载:“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我在这些山东名族中首先选取的是太原王氏。这仅是基于研究的安排,并没有特别的深意。在完成崔、卢、李、郑诸家族史料的整理后,也会再作进一步研究。但王氏一族随历史变迁,在地域移动和势力消长方面的变化很大,对于历史研究而言是非常有趣的个案。在柳芳的论着中,将北魏时期的太原王氏记于山东郡姓中的第一位。但《唐国史补》的四姓中已经不见王氏之名,《柳冲传》中流俗认定的四姓中也不含王氏,只有在列举五姓时才会提及王氏。这确实表示,王氏已经不在社会上共识的四姓范围之内。即使如此,王氏一族在唐代的社会地位并未完全衰落。《太平广记》引《唐国史补》:“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鈒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从中可以看出,太原王氏无疑是相当于四姓的繁盛之家。因此,虽说是要探讨王氏一族的盛衰,但本文未必能真切说明其衰落的情况,唯愿能尽力显示其间的动态。

相关图书

《六朝门阀——太原王氏家系考》

[日]守屋美都雄 着

梁辰雪 译

定价:42.00元

-End-供稿编辑:吴志宏

推荐阅读

【新书快报】《六朝门阀——太原王氏家系考》

融汇中西,学术立社

给我【在看】

你也越好看!

温馨提示:

点击阅读原文去中西微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