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不要欺负那个穷人。

不要欺负那个穷人。

时间:2024-02-20 02:32:22

相关推荐

不要欺负那个穷人。

这 里 是林 木 木 的 个 人 剧 场

上 演 着 一 个少 女的内 心 戏

25AprBY富兰克林“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NO.469

我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到陈春秀和苟晶的故事,我看得忍不住流眼泪。

两个来自山东的,家境相似的农家女孩,分别在和后,发现自己因为高考成绩被冒名顶替,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陈春秀在被顶替后远走打工,苟晶选择了复读。

但复读没能让她找回本应属于她的命运,第二次高考她再次落榜,入读了一所至今没有备案的野鸡院校

这个故事里最残忍的地方就在这里:顶替苟晶高考成绩的就是班主任的女儿,那个女孩前一年已经用苟晶的档案去北京读大学了。

所以这位老师心里清楚,苟晶这一年的复读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档案。

就是这样一个老师,就是这样看着一个家境贫寒的女孩没有任何希望地又挣扎了一年,看着一个贫困的家庭再挣扎了一年。

而,在得知自己被冒名顶替后,陈春秀向本应录取自己的山东理工大学提出重返校园的诉求,而学校予以拒绝并回应“无此先例”。

我他妈的请问这所垃圾大学,你想要有多少先例?200个够吗?2000个够吗?2000个贫困家庭把自己的血汗榨干供养一个孩子上学,然后被别人顶替,够吗?

而凭着自己的奋斗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苟晶说:“我想知道的还有一系列问题的谜底。”

这两个故事残酷在哪里?看起来,残酷的是两个女孩被窃取的人生,但这背后,我觉得最残酷的是“穷”和“志气”这两种力量交织形成的巨大能量场,被某种力量一举击溃的那种“轻而易举”。

剥夺一个穷人的命运,对有的人来说,易如反掌。

这才是最残酷的那个部分。

陈春秀家的墙上贴着困难户的表格,全家人去年的收入是8000元;上学的时候,家里只能供养一个学生。陈春秀的哥哥面对镜头,抱着胳膊肘说:

“俺妹妹学习比我好,当时谁学习好,就供养谁。”

而苟晶上学的时候也是一样。家里姐妹三人,二妹辍学打工补贴家用,才有苟晶上学的机会。后来又是苟晶省吃俭用,接济三妹上大学的费用。陈春秀和苟晶,到底是怎么被冒名顶替的,山东教育系统的官员至今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甚至开始有人泼脏水说:陈春秀的学籍是她的老父亲用2000元卖出去的

这种充满恶意的揣测一点都不奇怪,也许就是有让很多人以为,穷人的尊严、前程以及和命运斗争的志气,就值2000块。就是有很多人觉得,穷人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出售吧。不然顶替者的亲戚私下求和解的时候怎么会说出这样傲慢的话:

什么叫“保准让你满意?”,你把前一个女孩的录取通知书定价为2000元,这一次呢,你想把一个家庭被剥夺的的命运和不甘于既定命运的志气,定价为多少钱?80年代的贫困家庭,只能供养一个孩子上学,这位父亲没有直接放弃女儿的受教育权,而是让两个孩子进行这种残酷的公平竞争,让儿子辍学去供养女儿。这位老父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女儿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后,面对镜头仍然说:“妮,只要你考上,我砸锅卖铁也叫你上。你这一生我不能给你耽误喽。”

就是这样一个在今天也需要砸锅卖铁才能供养女儿上学的家庭,在当年面对女儿落榜的“事实”,老父亲仍然希望女儿能去复读,再去试一试能不能通过上学改变命运。不仅是陈春秀,苟晶在两次落榜后心灰意冷,要放弃学业的时候,也是老父亲劝她:“你总要去读一个学校的,你总不能就这样子半途而废了。”苟晶的父亲已经去世,看看陈春秀的父亲,都能想象到他们的家庭状况。看看陈春秀父亲缺失的牙齿,但凡还有一点心,都不会为虎作伥去散布那样恶毒的谣言。

而谈起女儿被冒名顶替这件事的时候,这位老父亲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追究责任,面对镜头,他表现出的是自责:“就打听我是个老农民,是个怂人,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要是有能力,他们也不敢”

穷人好欺负,穷人好骗。养了个学生的穷人更好欺负,更好骗。因为穷,他们淳朴,他们自卑,他们不敢怀疑,不敢追问,不敢抗争;因为穷,他们只能认命,权利和金钱才敢肆无忌惮地去践踏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尊严,才敢去剥夺一个人唯一一次与命运抗争的机会;在我们这样一个阶层已经固化,上升通道几乎全部封闭的社会,求学几乎是唯一寒门学习改变命运的途径,也几乎是所有普通人对这个社会最后的信心。如果这样一条道路,还存着各种各样的舞弊,各种熟练操作的顶替,那普通人到底还没有去奋斗去拼搏的必要呢?而无论是陈春秀还是苟晶,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方面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一个明确的调查结果。曾经被欺负过的穷人,至今仍然被欺负着。看这两个女孩的故事,我心中动容的是几个画面,一个是陈春秀的父亲至今仍然表示:“只要你考试,砸锅卖铁也供你念”,一个是面对顶替者“保准你满意”的傲慢,陈春秀的丈夫,一个看着就敦厚老实的男人这样回应:真相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欺负穷人,穷人也有志气的。而苟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讲起过自己曾经的一段记忆:“有一次周末,父亲拉着一班车一个季度收获的棉花,到30多里外的地方去卖,棉花堆得很高,道路不平,遇到上坡吃力,就推父亲一把,这车棉花卖了120元,快到学校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6块钱的苹果。”“是很大的苹果。”苟晶在采访里对记者强调了一下。我就是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掉下了眼泪。这些农村的姑娘,都争气了,都了不起。

—END—

林 木 木

@林 木 木 不 是 木 木

“嘻 嘻 哈 哈,不 说 鬼 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