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中国科技有多强?《自然》杂志给出一个答案 令国人振奋

中国科技有多强?《自然》杂志给出一个答案 令国人振奋

时间:2023-06-28 07:47:49

相关推荐

中国科技有多强?《自然》杂志给出一个答案 令国人振奋

中国科技到底有多强?

还记得去年,全球很有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中国,科技如何创造强大》。

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历史,其实是重新寻找科学力量的历史。

在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和火药。

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强大的证明,但是追溯到清朝时期,曾经科技领先世界的中国,怎么就落后了呢?

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很有名的称号:李约瑟难题。

尽管中国古代给人类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为什么近代却没有任何革命性的发明?

答案或许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李鸿章,曾造访过欧美列国,亲眼见证了当时中国和他们的差距,看着摩天大楼以及呼啸的火车,李鸿章就像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不知所措。

当时的中国科技实在是落后太多,因此“中国之得兴,必赖于科技之复兴”,这是当时中国人最直观的认知。

正所谓师夷之技以制夷,正是带着这样的愿景,清朝开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所有中国人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科教救国、科教兴国。

后来大部分的留学生都回到国内,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带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丁文江在北京创办中国地质调查局。

竺可桢在南京建立气象台,结束了中国领土和海域之天气预报由外国人发布之历史。茅以升在钱塘江上建起了中国第一座钢铁大桥。李汝琦和谈家桢从美国回国,开始领导中国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生物学家胡先开始创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对中国生物的研究。……

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开启的时候,科教救国的新年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转眼间,大半个世纪就过去了,在这个半个世纪中,中国从来都没有抛弃科学构建现代社会的理念。

二弹一星使中国成为核大国。1970年的第一颗卫星,让中国加入到外太空探索的行业。屠呦呦有关青蒿素的研究,让她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袁隆平的杂交稻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难题。

直到今天中国不再是那个纯粹的科技接收国,更是自主创新的科技大国,就连曾经眼高于顶的美国,都不敢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但我们从不为争第一,只为用科技造福人类。

在苏州,著名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正向脑部科学发起冲刺,希望能够找到自闭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等脑部疾病的病因。

沈阳的一条自动化示范生产线上,已经布满了高端芯片和传感器制成的机器人,中国的工厂正在逐渐机器化,拥有更高的效率,以及最小的出错几率,给生产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在研究仿生机器人“佳佳”,现在它已经能够和人类进行一些复杂的交流,甚至能够看懂人类的一些表情。

在贵州,我国拥有着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最关键的是,我国1998年的科研经费仅仅只有526亿美元,也就只够美国研究一个f35的,但是自从1999年后,我国科研经费开始大幅上涨,甚至高达两千亿美元,我国科研人员也表示,现在申请经费也更容易一些了。

可以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科研大国,而在未来我国坚持GDP增长与R&D经费增长,GDP和R&D经费就能双双超过美国。

当今世界180个热点研究前沿的核心论文产出量美国第一,152个;英国第二,90个;中国第三68个,目前已经超过了德国法国以及日本,位列第三名。不过最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速度还在提升。

中国目前也在加大科学教育的力度,以前要中学才有的科学课程,现在小学就有了,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就像任正非所说的那样“以后中国的农村都会出现博士生”。

这点不仅国家要努力,个人和家长都需要共同努力,除了语数外这些基础课程之外,家长也应该注重科学教育。

前两天还有家长问我,她家孩子和果儿同岁,问我应该给孩子看什么类型的科学杂志比较好,对此我为她推荐了中国首套5~7岁幼儿的系统性科学启蒙教程《第一次遇见科学》。

这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中心”在中央文化产业基金支持的青少年科学素养评估系统项目中,对国内外教育与认知领域的成熟理论的系统研究而发端,高度符合科学素养生成规律与青少年自然成长规律的科学教育书籍。

而这套科学启蒙书籍的设计初衷乃是“希望给予孩子科学的启蒙不是停留在宽而浅的知识,更要尝试引领其认识少而深的概念。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习建立自己知识谱系的方法,进而真正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且内附高清插图,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以及科学思维。

《第一次遇见科学》书中高清插图

《第一次遇见科学》不仅仅是一套书籍,更是一套课程,包含地球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4大主题,附带96节科学课程,并且也包含STEM四门学科。

家长可以利用这套书,与孩子展开亲子阅读,根据每节课程前的学习目标和科学探究提示,与孩子展开基于观察的互动问答,激发想象力,鼓励孩子进行思考。每章后的评估表可以作为亲子阅读的测试内容,最后通过绘画的方式,利用绘图建构输出自己学习到的科学内容,并利用科学的语言对图画进行描述。

我们相信一个拥有好奇心,充满热情,勇于尝试、独立思考的孩子,将会懂得如何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并坚持下去,在面对复杂的真实世界,作为一个知情的决策者,成为一个能够用科学方法整体处理事务的人。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

第一次遇见科学12册创造力、好奇心、沟通能力、数学素养探索精神¥360度小店月销13购买

#中国科技有多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