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二战苏德战争 为何苏军越打越多伤亡率却不见下降?形势任务紧迫

二战苏德战争 为何苏军越打越多伤亡率却不见下降?形势任务紧迫

时间:2022-04-25 13:14:13

相关推荐

二战苏德战争 为何苏军越打越多伤亡率却不见下降?形势任务紧迫

二战苏德战争,随着战场环境的不断转变,德军统帅部发现苏军的兵力不仅越打越多,而且反攻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而对苏军来说,随着1944年大反攻的到来,虽然收复失地越来越多,伤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这都是为什么呢?

01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苏军经历了以步兵抗击德军装甲打击的阵痛

翻开苏德战争的历史,德军的闪击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1年6月22日闪击苏联开始到1941年底莫斯科战役收尾,这个阶段可算为闪击战的攻势阶段;第二阶段为1942年初到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结束,这个阶段为闪击战的相持阶段,也可叫拉锯阶段;第三阶段为1943年底苏军展开战略大反攻到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这个阶段为闪击战的守势阶段。

但人们发现,无论苏军处在哪个阶段,其伤亡率都明显高于德军,即使到了总攻柏林的最后一战,苏军仍然付出了几十万人的重大伤亡。

一方面,苏军在闪击战攻势阶段的伤亡,属于苏军主观发动进攻带来的结果。1941年下半年,整个东线战场基本是德军说了算的战场,先是中央集团军群接连发起西部边境围歼战等多个战役,迅速占领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等战略重地,使苏军西方方面军遭受重创;后是南方集团军群取得基辅包围战的胜利,这两个方向的作战,直接导致苏军一百多万兵力丧失,大片国土沦为德军控制之中。

另一方面,苏军在闪击战相持阶段的伤亡,属于苏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带来的结果。无论是莫斯科战役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包括1943年7月份的库尔斯克战役,苏军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在伤亡率上并不比德军少,其主要原因就是苏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有一个对闪击战从了解到破解的过程,基本上也是苏军以步兵用血肉之躯抵挡德军装甲打击的过程。

再一方面,苏军在闪击战守势阶段的伤亡,属于苏军与盟军展开战场竞赛带来的结果。从1944年苏军展开斯大林十次打击行动,到1945年苏军攻占柏林,这期间的每场战斗苏军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其伤亡率也是跟进攻的激烈程度成正比的。

从这个层面讲,虽然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应该持防御作战态势,但苏军统帅部却意外地使用了反攻战术,这也导致苏军在战争初期出现重大伤亡的重要原因。但到了战争中后期,苏军出现高比例伤亡,又与德军的顽强抵抗和苏军急于将德军歼灭有关。

02从阵地作战到纵深作战,苏军经历了装甲重组和综合打击的浴火重生

不容置疑,苏德战争中德军是装甲打击力量起到了关键的主战作用,而苏军却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经历了装甲重组和综合打击的反复实践,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德军的闪击战帮助苏军重新认识了装甲打击力量的重要作用。

首先,苏军伤亡率高是对装甲打击不够重视的结果。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的装甲打击力量建设并不比德军差得很多,但在1940年的军事改革中,苏军加强了空军和炮兵部队的建设,而将装甲打击力量下发到了各个师团,忽视了装甲打击单独成军作战的重要性。这也是造成苏军在战争初期面对德军装甲束手无策的原因之一。

其次,苏军伤亡率高是步兵对装甲硬拼带来的结果。苏德战争,苏军习惯于使用进攻命令和不惜伤亡来为打赢战役买单,客观上苏军的人海战术和巨大的伤亡比是相辅相成的,杀敌八百自伤三千是常有的事。

再次,重组后的苏军装甲打击力量仍然是一支高伤亡率的队伍。莫斯科战役以后,苏军统帅部重视对装甲打击力量的建设,从提高机械化军快速机动入手,一大批机械化军、坦克集团军开始得到重建,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战术技能培训,苏军的装甲打击力量在技战术上明显不敌德军,其伤亡率自然也居高不下。

从这个层面讲,苏德战争中,苏军重新认识到了装甲打击的重要性,也迅速组建了若干坦克部队,但由于时间短任务重,技不如人和战略战术上的经常失误,造成了人员伤亡率和装备损毁率也比德军要高。

03从拼死抵抗到趁胜追击,苏军经历了不怕牺牲和顽强作战的战斗历程

实际上,无论是防御作战还是反攻作战,苏军统帅部都不同程度下达了不准撤退和坚决完成战斗任务的命令。但苏军在执行这一战斗命令的同时,基本上都是使用兵力和装备占优势和多出德军几倍兵力的情况下来完成任务的。

第一,拼死抵抗,苏军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苏军的集体荣誉。莫斯科保卫战,苏军士兵在莫斯科红场阅兵的鼓舞下,克服严寒带来的不利影响,把德军撵到了200公里以外;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士兵与德军背靠背作战,新补的士兵几乎两三天就要换一批,伤亡率非常之高。这种拼死抵抗的结果,就使苏军的伤亡率明显高于德军。

第二,趁胜追击,苏军用鲜血和生命与盟军在战场上一比高低。1944年的斯大林十次打击行动,算得上是苏德战争的点睛之作,但也是苏军付出重大伤亡的十次战斗。正由于苏军要先于盟军到达易北河和攻占柏林,才使得苏军不管付出多大伤亡都要抢得先机,这是一次用时间和生命赛跑的较量,更是一场为战后利益和欧洲格局的战斗,其政治意义远比军事进攻还要重要。

第三,从德军闪击苏联到苏军反攻柏林,战场环境发生了重大逆转。有人说,苏军在大反攻的伤亡完全是斯大林急于求成所致,也有人说苏军的重大伤亡是朱可夫惯用人海战术带来的结果。但对苏军来说,无论是斯大林十次打击还是反攻柏林战斗,其条件发生了根本转变。苏军想要达到德军闪击苏联那样的效果,必须要付出几倍于德军的代价,这个代价是苏联建立战后新秩序的需要,也是斯大林想争夺战后欧洲利益的驱使。

总结:苏德战争,苏军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但苏军的重大伤亡牵制了70%的德军,为二战欧洲战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苏军习惯于使用步兵集团进攻,直接导致战场伤亡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德军的顽强作战和装甲打击力量的不断提升,客观上也是造成苏军伤亡率过高的重要原因。

《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重新修订版 指文 二战东线经典战史图书指文军事历史¥103.9京东月销4购买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苏德战争1941-1945》

精彩推荐:二战顿巴斯战役,第6集团军再遭围歼,曼施坦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战苏德战争,1942年夏季攻势为何选择在斯大林格勒?判断失误

二战德米扬斯克包围战,空中补给立下头功,苏军错失摧毁机场良机

二战莫斯科战役,苏军围歼莫德尔为何让其打了反包围?主观轻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