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古人是怎么过年呢?

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古人是怎么过年呢?

时间:2020-04-08 12:31:36

相关推荐

过年都有哪些习俗 古人是怎么过年呢?

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那么过年的起源什么?都有哪些习俗呢?古人如何过年呢?小编在此一一道来。

过年

过年的起源

有关年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有一个叫“年”的妖怪,经常骚乱百姓,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百姓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够侵杀它。就在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准备举家外迁的时候,有一壮士出现了,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与“年”同归于尽,以换得百姓的安居乐业。后来,壮士在“年”经常出没的地方与“年”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最后,“年”被杀死,壮士也不幸牺牲。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壮士,祝贺获得新生,便在“年”被杀死的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盛大的庆祝活动,而且燃放鞭炮,张贴门神对联以驱赶邪恶,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流传下来,此后,人类便有了“过年”之说。

过年

过年的习俗

除尘布新: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除夕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古代过年

互赠贺卡: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帖)。拜者投名刺(名帖)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古代过年

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过年

古人怎么过年呢?

古代皇帝:清代皇帝在正月初一日元旦凌晨起床后,这一天最主要的活动是行明窗开笔礼、至祖先和各处神佛前拈香行礼、举行朝贺典礼接受王公百官行礼、向皇太后行礼、接受后宫行礼、在乾清宫行筵宴和看戏,早晨在乾清宫的弘德殿进吉祥饽饽(这里特指饺子,其中有一内包小锞子)也是皇帝在元旦的固定程式;除夕当天除了各处拈香和看戏外,要在乾清宫和后妃行家宴,向皇太后行辞岁礼并接受后宫行辞岁礼。

皇帝过年

百官上朝时都统一身穿大红吉服(平日的常朝是红绿蓝三原色任选),通政司也会“不奏事”,大概是把一些日常政务压后处理。因此虽然并未完全休息,但朝廷上下的确是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了。

古代过年

其他阶级:在农历除夕夜,人们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门神和钉桃符,主要是为了驱邪避灾,祈求新年好运。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爆竹便响彻天空。不仅皇宫中爆竹山响,要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寻常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了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的活动。其实今人过年一直继承着前人的传统,全家团聚,饮酒,吃饺子,放鞭炮,拜年。只是在过年的内容更丰富,民间表演、放烟火、赏灯等许多娱乐活动,热闹非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