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小丑》是joker病态 还是我们的世界变得太疯狂?

《小丑》是joker病态 还是我们的世界变得太疯狂?

时间:2024-01-28 13:08:11

相关推荐

《小丑》是joker病态 还是我们的世界变得太疯狂?

这一“人物”的真实性是被一层坚固又脆弱的透明薄膜所包裹的,其中陈列的一切都有着真实的光晕——坚固是因为它维系着人物的内心世界;脆弱则是因为,一旦我们戳破,我们面对的则只能是架空的现实。

小丑(TheJoker)是美国DC漫画旗下的超级反派,首次登场于《蝙蝠侠》第1卷第1期(1940年6月),由鲍勃·凯恩、比尔·芬格和杰瑞·罗宾逊联合创造。

小丑是蝙蝠侠(Batman)的宿敌,他的真实姓名和身世至今仍是一个谜,初期被设定成一个绿色头发,白色皮肤,咧着嘴涂着红色口红,穿着紫色衣服的怪人。而小丑那张“大王”的扑克牌名片,则是杰瑞·罗宾逊独家的创意。

影片对哥谭市有着出色的氛围营造,阴暗潮湿的道路,满目垃圾的街头,一触即发的暴动气息,这样的环境,再加上悲惨的身世、糟糕的一天,足以把一个老实的可怜人逼向深渊,从理性善良一点点变得麻木和疯癫,每一步转变都真实可信。

它始终围绕一个焦点展开,是小丑的独角戏,也从一开始就给予华金·菲尼克斯极密集的戏点,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奔向拿奖的强目的性(必须要超越以前所有小丑),人物形象的确很《出租车司机》,故事算是《黑暗骑士》前传。极具煽动性的结尾升华了它的政治意图,让不少人觉得它可以匹配《黑暗骑士》,但后者对社会结构的探讨之开放性,是《小丑》不具备的,《小丑》对人物的雕琢也是《黑暗骑士》不具备的。

在这样一个反派为主角的电影里,几乎没有正面角色,上流社会冷漠虚伪,下流社会残忍愚痴。恰如陈寅恪所言:上诈而下愚。所有被侮辱与被损害、被欺凌与被压榨的人,一旦扭曲疯狂,都有可能成为小丑。

这正如影片中亚瑟的一句台词:“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都是你们来定义的。”

这句话对应真实而现实世界,影射我们现在的所谓的价值观,只是一种定义而已,什么是值得推崇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都是我们文明社会说了算,但价值观这种东西,它真的存在吗?!

所以《小丑》用极为负面的价值观挑战现今社会,那就是如果一部电影能真的影响现实,那么文明社会该有多脆弱。

影片整体在处理一个带有浓重幻觉色彩的人物历程与他背后现实世界的关系时,并未显露出游弋自如,反而在这两者之间陷落,以至于架空了本应足够丰满的核心人物。

小丑有着不可捉摸、无政府主义倾向与残忍的幽默感

这种庄严并非一种仰视的崇敬感,而是在观众实际上与人物形象确实存在距离时,先承认这种距离的存在。反之,对这一距离的忽视意味着怯懦地寻求简单的共鸣。

影片与之前大部分超级英雄电影截然不同,没有特效、没有奇观、甚至没太多动作场面。而是以略复古的方式,讲小丑为什么会成为那个小丑。其实是挺严肃的一部片子,包括去关注社会问题。片子还挺邪恶的,会让你有些同情这个小丑。另外,这片应该是无法续集和衍生,因为还是太实了,如果这个角色重新漫画化,也就不再是他了。

所以在这里,我选择相信影片所比喻的,是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丑,这个小丑代表着压抑,无序,暴力,傲慢,混乱,癫狂,仇恨等等所有人性的负面和恶。

暴力的评判标准被垄断,话语权更是被垄断,而绝大部分的人压根看不到这种垄断本身就是暴力,而且是最残忍的一种暴力。

无疑《小丑》是一部探讨同理心的影片,而同理心恰恰是悲剧和喜剧两类影片间分寸感拿捏最微妙的部分,同理心旺盛的看喜剧笑不出来,同理心匮乏的看悲剧哭不出来。作为主角,亚瑟当然在谴责后者,但谴责的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意即是目睹生活不如意的弱者的悲剧,有能力帮助他们却毫不关心他们死活的,那些自私自利的被取悦者,明明取悦希望换取微薄的尊重,慰问只要由衷就可以,哪怕只是认真听听在说什么,而不是急着打发、处处提防甚或加以利用。

社会规训我们“Don’tforgettosmile”,不能有负能量。但实际上生活是如此的痛苦,我们根本就不想笑。

社会的疯狂带来反社会的集体疯狂,只需要糟糕的一天,人人皆可成为小丑。坦白说,“因为压迫、所以作恶”的命题已经不算新鲜了,但杰昆·菲尼克斯一步登天的方法派表演升华了整部电影!他的肢体和表情,完美告诉了世人什么是密不透风的绝对黑暗~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就是有这样的潜在倾向,会将亚瑟当做他们的人生楷模:那些孤独的、没有创造力的白人男性,他们周围总有愤怒的群体在煽动、挑拨他们,因此他们会更容易被充满仇恨的意识形态所吸引。这时,小丑这个角色就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共鸣。”

小丑的犯罪,看起来是那么的合理,那么的正义,那么让人心疼。

在本体论上找到了悲剧和喜剧的分岭,并通过人设和基调分列这两种叙事,难点在于是反派唱主角束手束脚,输出的还不是什么主流价值观,在设定上找平衡是必然,但此等技术难度与舆论压力下,竟仍可以在结构上做到近乎完美,简直匪夷所思

《小丑》已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但在《小丑》之后,时代依然渴望更充盈、更不可预知的“小丑”到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