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没有与秦可卿乱伦的贾珍 为何要办如此奢华隆重的葬礼?

没有与秦可卿乱伦的贾珍 为何要办如此奢华隆重的葬礼?

时间:2019-09-25 09:46:35

相关推荐

没有与秦可卿乱伦的贾珍 为何要办如此奢华隆重的葬礼?

笔者前文已经分析了秦氏与贾珍不存在乱伦行径,但是有一点很难解释,那就是贾珍在秦氏葬礼上违反礼教的反常举动,对待自己的儿媳如何能这样。这也是当今红学界认为贾珍与秦氏有乱伦行为的根据,再加蒙回的批文,更是确凿无疑。对于蒙回本批文,笔者只想说一句,这本批文一直在展现自己的文采,他的批文喜欢大段抒情,但是好多问题是没有讲到根上的,所以参考价值不大。

那么贾珍为什么对秦氏那么好,对秦氏好的在宁府不只贾珍,还有尤氏和贾蓉。在荣府有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当然还有宝玉。

且看在秦氏眼里是如何看待贾珍夫妇对她的。

第十一回贾敬过生,凤姐与宝玉去探看秦氏的时候,秦氏对凤姐说了这么一段知心话:

秦氏拉着凤姐儿的手,强笑道:“这都是我没福。这样人家,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儿似的待。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就是一家子的长辈同辈之中,除了婶子倒不用说了,别人也从无不疼我的,也无不和我好的。这如今得了这个病,把我那要强的心一分也没了。公婆跟前未得孝顺一天,就是婶娘这样疼我,我就有十分孝顺的心,如今也不能够了。我自想着,未必熬的过年去呢。”

此段中秦氏说了公公婆婆把她当自己的女儿看待,然后贾家上下没有一处不疼他的,说明了秦氏对公婆评价还是很高的,如果他真被贾珍逼奸,那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话说出来。

再者,古代女子不管能力再出众,人再好,只要做出了有违妇德之事,那这个人就没有其他任何优点可言,对女性的评价这一条是一票否决制。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宁府那么多下人,只要秦氏有那么一点不规矩的事,明儿个便会满大街都知道。从秦氏管理宁府来看,她与王熙凤的方式大不相同,秦氏是以德理服人,而王熙凤是以权势服人。一个以德理服人之人,她自己稍有不规矩便是站不住脚的,也就没有人愿意听她的话。也就不会有第十回尤氏所说。

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

再有第十回磺大奶奶金氏想找尤氏理论的时候:

尤氏说道:“他这些日子不知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我说他:‘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你就好生养养罢。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连蓉哥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望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

尤氏对秦氏这样的好法, 亲生女儿也不过如此,这里不就应了秦氏对凤姐所说之言吗?

尤氏特意交待秦氏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请安,连有亲戚一家儿人来,也不用过来请安,有什么事她挡着,还叮嘱贾蓉不许累了秦氏,让她静静的好生养着,就是吃的也是由着秦氏想吃什么只顾说,想尽一切办法为她弄。

后面尤氏还夸赞了秦氏的为人,一个是模样儿,一个是性情儿,还有就是为人行事,没有那个亲戚长辈不喜欢她的。

笔者上文已经提到了古代女性的德行是比生命还重的东西,只要这一点不行,那就是一票否决,尤氏说秦氏为人没有那一个亲戚长辈不喜欢的,秦氏在宁府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一个人为人处事怎样,我们三五天一个月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时间久了,肯定是看得出来的,如果说秦氏是一个放荡之人,她再怎么厉害肯定逃不过贾家上下(此处包括荣府)那一双双挑剔的眼睛,毕竟秦可卿是没有家世背景,像王熙凤那样好强的人都对她如此礼敬和友好,便说明秦氏为人是真的没有话说,真正是深得人心。

有这样一个好儿媳,你说为人父母的能不对她好吗?我们不能只拿世俗的龌蹉眼光去看,公公对儿媳好就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这样让天下那些好公公如何立世为人。

再看看看贾珍不寻常举动,这不寻常中又有哪些合理部分。

第十回贾珍为秦氏的病担忧:

……我正进来要告诉你:方才冯紫英来看我,他见我有些抑郁之色,问我是怎么了。我才告诉他说,媳妇忽然身子有好大的不爽快,因为不得个好太医,断不透是喜是病,又不知有妨碍无妨碍,所以我这两日心里着实着急。

此处行文已然告诉我们,贾珍是真担心媳妇之病,并且他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也就说明他心里还是坦荡的。

不得不承认贾珍为人的确不怎么样,但是对家庭伦理之事在秦可卿死之前还是有一些分寸的(说死之前,是因为后来贾珍变了。)。

第一、贾珍在秦氏丧礼问题上如此奢靡,作者是有作铺垫的。

第十三回秦氏死后,贾珍想请父亲贾敬回来主持大局,可是贾敬一心想修道成仙,怕沾染尘世,作者是这样描述贾珍的:

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

而甲戌眉批写得很清楚:贾珍尚奢,岂有不请父命之理?因敬[老修炼]要紧,不问家事, 故得恣意放为。

说明贾珍还没有到忤逆不孝之境地。对不管家的父亲都有如此之行为,那么对儿媳也应该还有那一份人伦在。

贾蔷

第二、文中有一人叫贾蔷,第九回开头作者在介绍贾蔷时,有这样一段话:

原来这一个名唤贾蔷,亦系宁府中之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儿跟贾珍过活,如今长了十六岁,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他兄弟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了什么小人诟谇谣诼之辞。贾珍想亦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与房舍,命贾蔷搬出宁府,自去立门户过活去了。

此段虽说的是贾蔷,但也写到了贾珍。贾珍闻得口声不大好,将贾蔷搬出宁府,而且这一段的文字中,我们能读出来的是贾蓉与贾蔷之间有不正常的勾当,但是并没有提到贾珍与贾蔷之前发生同性关系。

而且在上面这段文字之后对贾蔷的为人介绍是这样的说的:

仍是斗鸡走狗,赏花玩柳。总恃上有贾珍溺爱,下有贾蓉匡助,因此族中人谁敢来触逆于他。

贾珍对贾蔷是溺爱,为什么溺爱,因为是他从小带大的。当然有些人可就要猜测了,可能就是他与贾蔷有不正当的同性关系,但是我们再结合前文对贾珍介绍时所言的文字,贾蔷只是与贾蓉两个有不正当关系,并没有贾珍,所以这样的溺爱只是对于子嗣的爱,就像贾母对宝玉的爱一样。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贾珍不是不爱惜自己名声之人。

放在任何时代背景下,爬灰都是背人伦而禽兽行,是要被千人践踏万人唾骂的,如果贾珍做了,还那样大张旗鼓,绝对不可能有之。这要是传出去,谁还敢与其交往。

对于贾蔷的流言蜚语贾珍尚且有所顾忌,将其搬出宁府,如果他与秦氏真的有什么不干不净之事,贾珍肯定是避之不及,也就不会如此在世人面前显摆他与儿媳的不伦之事;也不可能为秦氏这样大张旗鼓的去找大夫;更不可能在秦氏丧礼上做得如此之明显。

对于贾珍的为人,不妨看一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显现出来的。

第六十四回贾琏对尤氏姐妹有了垂涎之意时,从贾琏的想法中让我们知道了尤氏姐妹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

同样是此回,贾蓉极力想撮合贾琏与尤二姐之事,文中提到了他心中的小算盘:

贾琏只顾贪图二姐美色,听了贾蓉一篇话,遂为计出万全,将现今身上有服,并停妻再娶,严父妒妻种种不妥之处, 皆置之度外了。却不知贾蓉亦非好意,素日因同他两个姨娘有情,只因贾珍在内,不能畅意。如今若是贾琏娶了,少不得在外居住,趁贾琏不在时,好去鬼混之意。

结合以上两处描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聚麀之事,贾珍应该是不知情的,贾蓉是背着贾珍做的,不然的话贾蓉也不会有“贾珍在内,不能畅意”而极力去撮合贾琏与尤二姐, 好为自己方便的想法。如果贾珍和贾蓉是一起与尤二姐发生关系,那么贾蓉根本就没有这层顾忌。

第六十五回,贾琏与尤二姐结婚后,尤二姐因担心妹妹尤三姐的着落而告诉贾琏,贾琏明白尤二姐怕其因为妹夫是作兄的贾珍,便去正在与贾珍调情的尤三姐处破此局,以撮合贾珍与尤三姐在一起,当贾琏进到尤三姐房间时有如此描写:

……只见窗内灯烛辉煌,二人正吃酒取乐。贾琏便推门进去,笑说:“大爷在这里,兄弟来请安。”贾珍羞的无话,只得起身让坐。……

贾琏刚进来的时候作者对贾珍的描写是“羞得无话”。这可是贾珍的第一反应,第一反应往往决定一个人的本性,说明了贾珍是一个怕事的人,一个怕事之人,被自家的兄弟碰见与别人调情,便羞得无话,可以想象出当时贾珍的赧然之态,从而看出贾珍是有羞耻之心。

第十三回,贾珍去请王熙凤帮忙协理宁国府的时候,当凤姐答应了贾珍后,贾珍问凤姐要不要住宁府。

“妹妹住在这里,还是天天来呢?若是天天来,越发辛苦了。不如我这里赶着收拾出一个院落来,妹妹住过这几日倒安稳。”

如果真是他逼死秦氏,那么贾珍这话就不该问出来,而应该要避嫌。让凤姐住在宁府,别人会怎么想?你刚把儿媳逼奸至死,又跑来打兄弟媳妇的主意了。

这些描写不但可以证明贾珍与秦氏之间是清白的,同时也可以看出贾珍的为人并不是非常出格之人。

说到这里大家就不免有疑惑了,既然贾珍与秦氏清白,那么就算是贾珍对儿媳妇好,但是在儿媳妇葬礼上做出有违礼德之事那也说不过去。

先梳理一下在秦氏病重期间都发生了什么大事。在第十回贾珍与尤氏说完了请冯紫英家里来的一个大夫为秦氏看病的时候。后面尤氏问了贾珍这么一句话:

尤氏听了,心中甚喜,因说道:“后日是太爷的寿日,到底怎么办?”贾珍说道:“我方才到了太爷那里去请安,兼请太爷来家来受一受一家子的礼。……”

这句话的份量就很重了,贾敬过生日的事,可不是第一次,生日是每年都在过的。那么尤氏之问体现什么问题,体现了宁府面对太爷生日的束手无策。

尤氏问贾珍,后日太爷的生日,到底怎么办?

急吗?急啊!!!这可是大家族,眼见着后天就要过生日,还没有任何安排。便说明宁府自从秦氏病后,就没有管家之人了,每年都会发生的这件大事,以前应该都是秦可卿来料理,她对这些事的安排一定是周到无比,但是今年却因为她的病重导致到前两天还没有安排,小家小户的倒没有什么,对于这样的大家族来说,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虽然尤氏在后面成长起来能管理宁府,但此时可以看出来她还没有管家的能力,对于大家族管家之难我们可以从探春理家的时候看出来。同时此处反过来又证明了秦氏在宁府的重要性,没有秦氏宁府运转艰难。

那么尤氏管家的能力到底如何。

第七回焦大骂爬灰一节,在分析秦可卿时,笔者已经分析了秦氏在此时已经患病。既然秦氏患病,那么宁府就由贾珍和尤氏二人掌管。从安排车夫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尤氏管家能力,虽然安排车马是吩咐底下人去叫,但是下面人行事哪个不是看人下菜碟儿。这一点依然可以从五十五探春管家瞧出来。为什么要派焦大去做件事,保不准是下面人故意为之,以此来看尤氏笑话。这样便可以看出来此时尤氏治家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是秦氏安排,或者是凤姐安排,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体现他的重要性,就是在他缺失那个位置而没有人顶上的时候,这时候此人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贾珍要千方百计的为秦氏找大夫看病,痛爱儿媳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秦氏,家里大小事物都得让他料理,他真的活得太累了,所以也就有了冯紫英见他有抑郁之色,除了急秦氏之病急的,更多是累的。

在秦氏病重前贾珍过得逍遥快活,完全是因为秦氏在家里为其操办内外眷之事,现在所有事都要由他一人来维系,并且还没有经验,贾珍之艰难可想而知,能不抑郁吗?

并且尤氏对秦氏的好除了喜爱秦氏以外,也有自己对管家无从下手之处的着急,希望秦氏能早早的好起来,这就有了第十回尤氏告诉磺大奶奶的那句,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焦的与烦的不只秦氏的病,还有家里这一摊子事。

继续看没有秦氏管家的宁府每日的运转,贾敬寿日当天作者又描了一笔。

话说是日贾敬的寿辰,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西,稀奇些的果品,装了十六大捧盒,着贾蓉带领家下人等与贾敬送去,向贾蓉说道:“你留神看太爷喜欢不喜欢,你就行了礼来。你说:‘我父亲遵太爷的话未敢来,在家里率领合家都朝上行了礼了。’”贾蓉听罢,即率领家人去了。

贾珍先将上等可吃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他的叫贾蓉送去,这是谁应该干的活?当然是尤氏,从荣府之事都是凤姐料理,没有男子对这些事上心便可以类推。对贾蓉之言可以由贾珍来说,但是活不应该由贾珍来干,而此时却是贾珍来做,说明宁府此时没有人能担当此任。

贾珍所说的话中吩咐了贾蓉“你就行了礼来?”笔者没有理解错误的话就是你行了礼就赶快回来,为什么这么急着要贾蓉回来,还不是家里忙不过来。

第十三回在料理秦氏丧礼之初的事:

先从尤氏说起:

尤氏此时犯胃疼旧疾,睡在床上?

病重的尤氏

有没有觉得蹊跷?好巧不巧的这时候犯胃疼,大家信吗?胃疼其实际就只是一个托词而已,各位请想想,就算是犯胃疼,家里出现了这样大的事,也应该强忍着出来料理料理吧?这可是她整日夸说可卿好的人,你此时再怎么动不起,家里这么乱了,你是不是要出来做一二件事。但是尤氏没有。作者这样安排一者是为了出凤姐,二者也说明尤氏没有办理能力,她这是借故躲避无法办理丧事的窘况。

再看家里有多乱,第十三回作者通过宝玉所见写出。

一直到了宁国府前,只见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尤氏正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

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尤氏躺着,贾珍哭得像个泪人,这样的混乱便可想而知了。

纵然秦可卿再好,人死不能复生,怎么夸也是无济于事,既然如此喜爱就像众人所说如何料理才是紧要。

我们已经分析了他与秦氏不可能存在爬灰之嫌,而贾珍在此时的一反常态哭个不停,那么此时贾珍到底哭啥?

答案其实很简单,这就是贾珍为遮掩自己不知道如何办理而束手无策罢了,要知道这样的大家族,治丧之事可不是小事,里面有很多细节在内,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处理。

此时尤氏不能,贾珍亦不能,所以后面才出现了凤姐,从凤姐出来接办治丧之事,反面也能得出比凤姐还厉害的秦氏能力之强,在秦氏未病之前,秦氏应该是宁府的主心骨。

各位试想一下,主心骨倒了,什么感受,连贾敬的寿宴都逼到没有办法的时候才着手准备,那你想秦氏的丧礼能办好吗?

笔者本想在具体分析贾珍的时候才把贾珍的性格以及他的行为的变化进行具体解剖,但是此处不得不多加几句。

笔者已经在《养生堂收养的秦可卿为何能进繁华鼎盛的宁府》中分析了秦可卿进贾家的时间很久,从她进贾家后,贾家的一应大小事物应该都是由她料理,尤氏是贾珍续弦之妻,她是不管家的,而在秦氏进贾家之前又是由贾珍的前妻或者他的母亲来料理家事,所以造成了贾珍到秦可卿死时,他都没有料理过家务,也没有管过家。对家里所有大小事物如何处理他都是不知道的。

贾珍虽然是世家浪荡子弟,从上文对贾珍的分析,可以看出,贾珍是一个怕事之人,打小起便是一株温室里的花朵,所以造就了他跟宝玉有一样的性格,即遇强则弱,遇弱则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见着怂人搂不住火,见着火人搂不住怂;用作者的话就是第九回作者说宝玉的性格:天生成惯能做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绵缠。

秦氏的为人是心性高,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好强的心,这样的人虽然有说有笑,却是说一不二的人。所以在秦氏管家时,宁府应该是她说了算。

秦氏进宁府的时间很久,虽然秦氏是贾珍的儿媳,但是贾珍这样性格的人,遇着家里这么一个狠角色(褒义词),心里肯定有所忌惮,不过这样的忌惮是一种骨子里的敬服,而不是害怕。毕竟秦氏是以德服人之人。

像贾珍与秦氏这样的例子,在贾家还有一例,只是关系不同,那就是王熙凤与贾琏,王熙凤是狠角色,贾琏虽然在外面说凤姐如何如何,但到了家里见凤姐那也跟老鼠见了猫一般,虽在第四十四回凤姐生日,他乘着酒劲拿剑要杀王熙凤,但那也是装装样子,绝对不可能真砍,那么多人在那里,早被人拦住了,并且后面还不是道歉了。

凤姐是以权势服人,所以惹得贾琏对她既恨又怕,但是秦可卿不一样,她是以德理服人,这就是秦氏比凤姐的厉害处。这样的人也才是立家的根本。

秦氏太强了后又造成了一个缺点就是她一强,其他人都弱。贾珍在管家事上因为没有得到锻炼,他就是一个弱者。外加柔弱的性格。所以才有了贾珍恣意的行为。

作者的文笔厉害就在于此,不愧是经历过大起大落之人,特别是当一个人在大落的时候, 是很能体会到世人的眼光,在体会世人眼光同时,处于弱势的人特别在乎别人看法。在做事时,便会谨小慎微,生怕有不周到处,更生怕自己做大事别人不知道。

此时的贾珍就是弱者,为什么说他是弱者,因为贾珍没有办理丧事,他对这方面的事不懂。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再怎么能干,只要他涉及到不懂的领域时,做起事来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心虚,心虚的同时还会有一点死要面子,当然世外高人除外,笔者说的是芸芸众生。

何况贾珍这样的世家子弟,失了主心骨,心里不免胆怯且畏首畏尾,做事犹豫不决,没有计划。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办起事来肯定是越风光越好,生怕有所纰漏,毕竟面子都是自己的。

再看贾珍对料理后事的回答

“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他的回答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哪里回答了他们的问题,贾珍真实想说的是:“怎么办,天知道怎么办?你们问我?我此时也是千头万绪,我要是知道,此时我还在这里哭哭啼啼吗?”

但是作者接下来的安排却是巧妙绝伦。就在贾珍说完这话后,我们看谁来了?秦业、秦钟来了。这可是娘家来人了,这个时候再不拿出主意,还继续哭哭啼啼就太不成样子了,这样让亲家看着成何体统,岂不失了贾家大族之风范。况且贾珍还是好面子之人。

一句“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再有秦业秦钟在场,贾珍哪里顾得了许多,放开手干呗,贾珍便恣意行事起来,所谓的恣意其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瞎搞,胡乱弄罢了。既然不懂,那么做起事来别的不看,最主要的是看排场,用气势压倒一切。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图个热闹罢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我们做某件不熟悉事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做法是,尽可能的铺张浪费,通过这样的铺张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而贾珍刚好又有铺张的条件,在恣意的过程中,作者还描写了一处情节:

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这是为秦可卿洗脱冤孽,更是作者在为贾珍洗脱与秦氏爬灰之冤,如果真有爬灰一事,他就可能设这一坛。作者的笔法一直是想把宝玉的真事隐去,从而不让人看出里面的真事。但是在作者隐藏的过程中也有意无意透露出真实想表达的意思。

对于贾珍这有违背常理的做法,贾家子弟中那么多人,难道就看不出来吗?肯定看出了,但是此时有秦业父子在场,怎么好劝,这要劝起来,可能秦业父子不会在乎他们劝贾珍不要这样,但是贾家自己心里会想这一劝会让秦家的人怎么想?秦可卿为你们家辛苦了一遭还这点都舍不得弄。

笔者不得不把原文呈上:

正说着,只见秦业、秦钟并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姊妹也都来了。贾珍便命……

秦业父子来了,作者没写任何多话,对亲家寒酸宽慰之语都没有,只用了“便命”二字,正是这二字便可以看出贾珍是真急了。

先推一下秦业父子要多久赶往宁府。对于秦业住处作者在第五回秦可卿当着宝玉的面提她弟弟秦钟时,宝玉想立即见到秦钟,有如此话,

宝玉道:“我怎么没见过?你带他来我瞧瞧。”人笑道:“隔着二三十里,那里带去?见的日子有呢。”

通过对话可以看出秦家离宁府并不近,如果近的话,那么随便打发一个小厮去叫来就可以了。并且如果近也不至于贾宝玉不知道这么一个人。

笔者在网上查到清代一里是576米(不知真假),如果按此算二十里有11520米,约11千米,三十里有17280米,约17千米,取个折中大概有15千米。

秦氏是晚上去世的,去世时所有人都已经睡下,到有人去通知秦氏父子的时候,他们肯定已经睡下,那么他起来穿衣洗漱肯定也会花费一段时间。

由于夜间,就算是用车马去通知秦氏父子,速度也不可能太快。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去送信的人是把秦氏父子连带着接过来,还是秦氏父子自己备马过来,如果是他们自己备马,又要一段时间,那么从秦可卿死后到宁府派人去通知秦家,再到秦氏父子来宁府,肯定花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这一长段时间内,贾珍什么也没有做。秦氏还在床上,没有整理入殓。这要是让秦氏父子看到,那还得了,人死后半天还没有一点动静,这样把人放着干嘛?这是大家子弟对待儿媳死后之道吗?所以贾珍一见秦氏父子来了,便命如何如何。

从贾珍的命令之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安排是多么杂乱无章。

贾珍便命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有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先看第六十四回,贾敬死的时候,尤氏去了铁槛寺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将铁槛寺道士锁着。

第二件事看原文:

所谓死者为大,一切以死者为重,那么安排事情也是把死者放在第一位,没有经验的尤氏做的第二件事却是装裹停放,这不是重中之重吗?

贾珍的吩咐是先派人陪客,这是面子问题,再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还有一大堆的安排,这些做完了,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作者特别用了“然后”这一指示代词,表示这件事是在以上所有之后。可是最先做的不应该是择吉时成殓,再停灵,最后安排请禅僧,设一坛于天香楼上。并且这些事应该是在秦氏一落气后,在给亲友报丧之时同时进行。

而贾珍却是等秦氏父子来了后才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只能说明他不知道怎么办。可是被秦氏父子一来,反逼得没有办法了,不得已胡乱安排了这些事。

对于贾珍哭成泪儿,甲戌本脂批中批语如下:

可笑,如丧考妣,此作者刺心笔也。

脂批这句话又当如何解?笔者认为(只是猜测)这里面可能是曹家败落或者被抄的时候,作者可能也面临过这样不知所措的窘况,面对自己的亲人死去而不知道如何去办理后事,只得用哭泣来为自己遮掩。

贾珍做完这些,本想着请父亲回来主持,但是贾敬认为自己要飞升,怕回家染了红尘,前功尽弃,因此并不在意,任凭贾珍料理。所以作者说:

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

后文便说找板之事。先且不管这棺木奢华与否,我们看这里面存在的一个大问题,秦氏已经死这么久了,还没有入殓;没有入殓也就罢了,棺木都还没有准备;棺木没准备好也就罢了,连板都还没有。

在第十二回凤姐去探看秦氏的时候,出来见尤氏有如此对话。

尤氏道:“你冷眼瞧媳妇是怎么样?”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实在没法儿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用的东西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叫人暗暗的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暂且慢慢的办罢。”

凤姐的话说得很委婉,后事用的东西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所谓“冲一冲”不过是应酬话罢了,实际之言便是人已经差不多,该办的后事得准备齐全了,不要到时候手忙脚乱。

在二十五回贾宝玉和王熙凤被马道婆施法,眼看着要不行的时候,不管家的贾政就已经命人去把两口棺材做好,备不时之需,这才是大家族该有的样子,估计不管家的贾政就是从贾珍身上学的经验。

贾珍与尤氏二人办事竟如此拖拉,竟把最重要的事用暂且慢慢的办罢的态度来对待。所以后文人死了棺木还没有找到。

尤氏的话同时为第十三回贾珍找板做铺垫,说明找上好板不只是贾珍的意思,而且也是尤氏的意思,夫妻二人肯定也商量过,这就有了秦氏死后贾珍还在为找板一事发愁。这也证明了秦氏与贾珍两人没有奸情,却是贾珍夫妇二人是真心实意的待儿媳秦可卿,第十三回中作者说贾珍恨不得代秦氏死去的话语就一点也不荒唐了。

大家要相信一句话,一个再怎么大奸大恶之人,再怎么下流淫荡之人,他都有自己爱的和在乎的人。

在为秦可卿看板时挑选了原给义忠亲王老千岁要准备的棺木,因坏了事没有用成。那么为什么贾珍要给秦氏这样的棺木,他难道不知道有违礼法吗?加上贾政的劝说,他肯定是明白这样做超出了礼制。作者此处用了一句贾珍恨不得代秦氏死去来掩盖贾珍最真实想法。当然贾珍是有想代替秦氏死去的想法,但这不是他内心中最想要表达的想法。

而此处贾珍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在看板时作者提了这一句:

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

肯定不能中用,如果中用的话,那么就没有尤氏告凤姐的那一句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

此时如果听了贾政之言,就说明了贾珍你哪里是找不到板,不中用不是板,而是你贾珍本人,是你自己不会处理事情。像秦氏这种不是暴毙而亡者,人死之前就应该准备好的东西,到现在连板都还没有找到,这样你让别人怎么看。

刚好有这样证明不是自己无能的机会他能放过吗?并且贾珍一直以来也在寻找好棺木,这样长期做的事怎么就因为这时给抹掉了呢?这让贾珍如何甘心。

用给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板,一者封了悠悠众人口,证明了自己不是不想准备棺木,只是自己想找上好的,可是没有找到。

二者用这上好的棺木也给秦氏父子一个交代,你看亲家,儿媳去世了,我不是不想让她早点入殓,主要的原因是这个上好的棺木难得,不是我不疼爱孩子,你可要理解我这一片苦心。

所以在薛蟠为其破局的时候,他肯定得把握机会,不然他的脸往哪里搁。世家纨绔子弟最看重的就是面子。

对于贾政劝贾珍时脂批的政老有深意存焉又当何解,在贾家贾政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正经人,如果说这里面暗示贾珍与秦氏偷情,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二人乱伦之事,这事连贾政都知道了,那普天之下便没有人不知道的了,贾珍哪里还敢恣意乱为,估计早就被宗族除名了。笔者猜测深意存焉应该是一句谶语,指的贾家后来宁府抄家,因为秦氏用的是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板,而这义忠亲王老千岁最后坏了事。

棺木之事弄好了之后,贾珍便在官职上打主意了。

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因此心下甚不自在。

为什么贾珍不自在?还是一个面子问题,死者的丈夫官太小了,那说出去哪里有排面,刚好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亲来上祭,贾珍便为其蠲了个五品龙禁尉。

自从秦氏病后,合家大小事物都要贾珍来经手,多日的不安宁,特别是秦氏死时,贾珍做事可谓是慌不择路,当贾珍做完了这些事后,便有如此言:

只是贾珍虽然此时心意满足,但里头尤氏又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心中不自在。

贾珍此时的心态是心意满足?笔者在上面已经把贾珍所做之事都列举出来了,他做的这些事算什么,这不都是些他必须做的事吗?有什么值得心满意足的。并且铁槛寺寄灵之地都还没有安排好。

生活中什么样的人会对自己所做的一点小事就心意满足,要么是没有做过所做之事的人,要么是做对自己所做之事不熟悉的人,开始认为自己做不好,但是当自己去做了之后,发现一切都挺顺利,一切都按着自己所想的做到了,那时候才有心满意足之说。

而在写内眷之事的时候,因尤氏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物,贾珍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心中不自在,为什么不自在?

因为贾珍认为他把外面所有大小事物都已经做得很周到圆满了,而唯独尤氏这边接待女眷的事有缺陷,一个初次办大事者小有成就后,就会对自己经办之事吹毛求疵,绝对忍受不了其他的不完美,所以才有了接下来凤姐的出场。笔者不得不吐槽一下在生活中遇到的好多领导就有贾珍的这种吹毛求疵。

在让凤姐来接管荣府的时候,贾珍说了一句

“妹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与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贾珍的办事宗旨就是“好看为上”。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别人挑不出不好来,从头至尾,贾珍都在讲排面,而非牌面。

此时就有人要问了,人已死了,好不好看重要吗?当然重要了,这个排场问题,可是关系到这家人的地位啊。贾珍是一个浪荡纨绔子弟,对于这种人,爱慕虚荣那是绝对有的。

再者宁府在贾家的地位明显低于荣府,此时不招摇显摆更待何时,是能让全天下人看宁府排场的时候,所以贾珍才如此奢靡。

丧事办得越风光,贾珍脸上也就越有面。

凤姐管家后,贾家上下运转的井然有序,作者为贾珍找凤姐管家的理由是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从凤姐协理宁府后可以看出并不是这事,凤姐管的是宁府一应大小事物,而且贾珍求凤姐帮忙并不是为了应付各诰命来往。

更有意思的是让凤姐来管家却是宝玉的主意,一直以来都是冷眼旁观的公子哥儿都能看出宁府之乱,不得不帮其推荐一个人来帮忙,这就说明了宁府已经混乱到不成样子了,宝玉哥哥也看不下去了。

凤姐管家后,作者对凤姐也有一个描写:

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

这其实与贾珍的得意是一种心态,因为凤姐在接管宁府之前,也从未办过婚丧大事,所以才有得意一说,她在荣府中办事何曾得意过。

宁府都由凤姐管,此时贾珍该哪里凉快哪里好好的歇着了吧,但是作者还是不忘继续调侃一下贾珍的无能。

第十四回:

那贾珍因见发引日近,亲自坐了车,带了阴阳司吏,往铁槛寺来踏看寄灵所在。又一一嘱咐住持色空,好生预备新鲜陈设,多请名僧,以备接灵使用。色空忙看晚斋。贾珍也无心茶饭,因天晚不得进城,就在净空处胡乱歇了一夜。次日早,便进城料理出殡之事,一面又派人先往铁槛寺,连夜另外修饰停灵之处,并厨茶等项接灵人口。

发引日近了才去踏看寄灵之地,自从凤姐管理宁府后,一切事情便主要由她来负责,那么贾珍的担子也就卸下来了,虽然心疼秦氏的死,造成自己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如果自己不能去踏看寄灵所在,那也可以提前安排人去,也不用等着发引日近了再去。由此可推测出因为发引日近,贾珍才想到要去看寄灵所在,脑子里一蹦出这个想法后便马上安排人去,这便造成了因为天晚不能进城。他是想到一出才做一出,作者没写贾珍从铁槛寺跑到城门口才发现不能进城,又跑到铁槛寺来来胡乱睡一夜已经很客气了,当然作者不这么写,这么写岂不是把他的无能写得太明显了。

铁槛寺到城门口的距离虽然在书中没有明确给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秦可卿停灵铁槛寺时,一同去的贾母、王夫人等人去了之后又回到荣府看出,铁槛寺距离贾家并不是很远,并且在秦可卿送殡的队伍行进速度应该很慢,不然凤姐他们走累了也不会停下来还能赶上前面队伍。在第六十四回,请贾敬灵从铁槛寺进城时,是卯时进城,一直到未申时才到,可知行进速度之慢,秦氏出殡虽赶不上贾敬的奢华与排场,但是也不会差得太远。而且到了铁槛寺还有各种事情要做,贾母他们肯定会在那里呆很长一段时间。

既然贾母他们送殡时能在一天之内有一个来回,那么贾珍去踏看寄灵处还可以快马加鞭,只要提前稍微安排一下便不至于留宿铁槛寺。不知道天晚不能进城的贾珍在铁槛寺胡乱歇的一夜有没有对自己进行反思。

贾珍除了去踏看寄灵处所做之事也是嘱咐住持色空好生预备新鲜陈设,多请名僧,还是不忘做面子工程。

再者贾珍次日早便进城料理出殡之事,虽然此时有凤姐,但是一些大事还得贾珍来拿主意,这么需要他的时候,他竟然不在宁府,而是因为自己的失误停留城外,这还不把宁府上下急死。

进城后又派人先往铁槛寺,连夜另外修饰停灵之处,并厨茶等项接灵人口。合着他去铁槛寺什么也没有准备,就真只是去看看,做事真是实诚,说看就看,一点多事也不做,难道不应该是踏看的时候就把布置的事宜安排好吗?而且作者用了连夜另外修饰停灵之处,估计是到了天要黑且还能出城的时候,才想起来派人去修饰停灵之处,他也真够能折腾。

至此我们便已经分析出了贾珍为何在秦氏的葬礼上如此恣奢,一则是真心疼爱儿媳,二者是不知道如何料理,只得任凭自己性情行事。三者为了让其好看与体面。

贾珍此时要说有多坏,笔者认为也不见得,作者笔下主要的是突出他是一个没有办事能力之人。毕竟是个不读书之人,又是世家子弟。贾珍如此到底谁之过?笔者将在未来的贾珍章节细细与大家探讨。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为幽之鸣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