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孩子不听话 可能是你说话声音太大了 父母们要注意

孩子不听话 可能是你说话声音太大了 父母们要注意

时间:2024-05-08 22:11:22

相关推荐

孩子不听话 可能是你说话声音太大了 父母们要注意

文/汐汐说教育

在和孩子相处之中,父母们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你越是大声喝止他的行为,他越是要去做,根本听不进去。有的孩子甚至还会跟你笑嘻嘻地撒娇,让父母更是怒火中烧,气不打一处来。最后口头喝斥变成了鸡飞狗跳地打孩子,两败俱伤,大家都很痛苦。

前些天,小马带着儿子在公园里玩耍。公园里有一个大型的喷水池,出于安全考虑,小马不准儿子去玩水。可是水池边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不断传来的欢声笑语对儿子产生了巨大吸引力。虽然小马一声比一声高地招呼着儿子,喉咙都快喊破了,可最后儿子还是跑过去和大家一起玩儿了起来。回家后,小马气得拧着他的耳朵说:“我都这么大声了,你就是不听对吧?”

其实,父母们有没有思考过,在和孩子说话时音量也是一个问题呢?也许很多父母都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只关注着说话的内容,而忘记了音量其实也是沟通的一部分。长期大声和孩子说话,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沟通效果,反而还会带来不少问题。

父母的声音大小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1、孩子变得不敢表达意见

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面对大声斥责的父母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唯唯诺诺。他们害怕自己的表达会招致父母更严厉的指责,因此不敢随便说话做事。另外,他们行动的首要依据是父母的脸色,只有当判断父母不会生气时,他们才会放手去做。讨好型人格就在不知不觉中悄然

2、孩子的性格变暴躁

而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大胆外露,当自己总是被大声呵斥时,他会下意识地对父母的呵斥进行反击。这种反击又招致父母更加猛烈地抨击。双方硬碰硬,僵持不下,孩子和父母的怒火达到顶峰。值得指出的是,孩子并不能从中学会心平气和的沟通,反而性格会变得更加暴躁。

3、孩子越发与你对着干

出于“禁果效应”,越是不让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越是充满好奇和动力去做。那么父母的声音越大,孩子就越能感觉到父母的紧张和急迫,他们会觉得这件事一定很特别。于是他们变得愈发好奇,甚至和你对着干,就是要去做这件事。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是难以遏制的。

可见,总是大声和孩子说话很难得到父母真正想要的结果,相反还会带来不利的一面。要么使孩子变得更加怯弱,要么使孩子变得更加急躁。如果要孩子真正能听进去自己的话,那么一定要让孩子得到舒适的心理感受。放低音量可能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之一。

放低音量会给孩子怎样的感受?

1、妈妈没有生气,我不用害怕

当孩子听到父母平和的语调时,他就不会觉得父母是生气的,他的紧张感也就得到了疏解。这时候父母在和他们进行沟通,他们的心防就卸下来了。孩子就不会害怕下一秒可能是父母的吼叫甚至巴掌。放松的心态更有助于孩子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见。

2、妈妈只是想和我聊天

对孩子来说,语调是区分说教和聊天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日常对话里,他们不会听到高声斥责和怒吼。于是不管发生了什么,平和的语调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没有对他们进行说教,只是父母想和他聊一聊。要知道,孩子是最反感说教的。说教只能让他们左耳进右耳出。因此,要让孩子真正听进去自己的话,轻松平和的说话氛围更能产生效果。

3、妈妈没有否定我

有的时候大声呵斥伴随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否定。这种否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尊重自己。事实上,只会大声责骂的父母的确在心里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觉得他们都应该听自己的。而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亲子之间亦是如此。尊重孩子,孩子才能还你尊重。

可见和孩子的沟通中,不但说什么很重要,怎么说同样重要。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和孩子有效地沟通呢?只要注意三个原则,父母也能和孩子做到有效沟通。

家长该如何和孩子说话呢?

1、不在激动的时候和孩子说话

人都有情绪,值得理解。孩子犯错时,父母激动生气不可避免。然而父母们要认识到,负面情绪影响下的交流是无效的。最终可能演变成父母单方面怒火地宣泄,甚至还会从生理和心灵两个层面伤害到孩子。于是在负面情绪没有控制好的前提下,不如把事情放一放。时间可以舒缓情绪,当自己和孩子都冷静下来之后再进行沟通能,会事半功倍。

2、用正确的音量和语速与孩子交流

父母要学会用正确的音量和孩子说话,不要大声喊叫也不要语速很快地抨击,这种方式毫无作用,只能带来孩子的反感情绪。平和的语调创造轻松的氛围,卸下孩子的心理防线。合理的语速能让孩子真正听明白父母要说些什么,双管齐下,孩子才能接收到父母的讯息。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措辞,千万不要在情急之下,说出一些无法挽回的话。

3、平视孩子的双眼

与孩子交流时,要平视他们的眼睛。如果在外面,父母蹲下身子看着孩子的眼睛,用平和但坚决的语言跟他们沟通,孩子十分敏感,他们一般都能分辨出父母言语中的严肃。如果在家里,不妨和孩子选一个房间坐下来,大家站在一个高度讨论问题。沟通时,彼此可以是朋友,千万不要总把自己放到权威者的位子上。

有这样一句谚语值得父母们思考:“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是的,父母的每一句话的确都是出于爱孩子的本心,但是如果方式错了,孩子非但不能受到治愈,可能还会产生更大的创伤。蹲下身,看着孩子,用平和而有力量的声音对他们说话,这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

今日互动:您会不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情不自禁提高音量呢?您觉得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和孩子沟通呢?欢迎和我们分享。

本文全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