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晴隆二十四道拐” 点燃抗战希望之火的“生命之路”

“晴隆二十四道拐” 点燃抗战希望之火的“生命之路”

时间:2021-07-14 10:00:40

相关推荐

“晴隆二十四道拐” 点燃抗战希望之火的“生命之路”

晴隆24道拐,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城西南1公里,地处黔滇咽喉要道,旧称“鸦关”,是1936年修筑黔滇公路时,沿晴隆大山面南坡开凿而成的24个连续弧形弯道,山脚至山顶长4公里,蜿蜒而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十四道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太平洋战区从印度利多到中国重庆唯一的陆路交通动脉中的一段,二战时期滇缅公路上的“生命线”,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

1936年9月,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造建成通车。抗日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同盟国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在太平洋战区和中国战区后方的军事行动,巩固战时国民政府重地重庆的防御,决定打通滇缅黔陆上交通通道,与新德里至昆明的“驼峰航线”形成空中和地面两个运输走廊,并同时发动中国军民修建从24道拐西端的沙子岭至广西桂林的支线,使桂林的美军空军基地通过24道拐与昆明、重庆形成“三角战略”支撑。援华美军指挥官史迪威将军派遣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对24道拐进行维修养护,保障战备物资运输的畅通。从维修改造通车至抗日战争结束,通过晴隆24道拐运抵重庆的纯军事物资达45万吨。

这条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的公路,沿晴隆山从山脚盘旋至山顶的鸦关,全长4公里,垂直高度250米,直线距离350米,坡道倾角大于60°。全路段呈24个“S”形,故称24道拐。于1946年由美军1880工兵营对该路段进行改造,它以地形险峻、选址科学、设计精良、施工艰难、线型流畅、气势恢弘而成为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杰出样板,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智慧的结晶和中美军事建筑专家的杰作。

它是全世界目前保存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区公路原貌唯一的路段,二战时期曾多次被日军轰炸。现仍完好保留,被称为“美军墙”的边坡护石护墙,弯道半径、倾角、纵坡度、边沟、路面仍与73年前一样。

“美军墙”,是美国工兵营到了这里以后,对整个二十四道拐存在的安全隐患,做了一个仔细的调查后修建的。在美军墙上面,是两个山包,形成一个漏斗状。下大雨时,雨水从上面冲下来了,很容易把路基冲垮,建了这个墙,把雨水引导到排水沟,从而起到固土排洪的作用,避免了因水土流失造成整条公路被冲垮。堆砌墙体的石头是五边形的,使用了当时被称为“洋石灰”的美国水泥修建,把石块镶进去以后非常牢,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洗刷,仍坚固如初。

自1943年5月2日美军记者巴特《晴隆24道拐》摄影作品发表以来,它曾因具体地点众说纷纭,成为一条隐没在群山间的“无名英雄路”。直到2002年,在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的探访下确定它的真正方位,贵州晴隆县作为抗战大后方的烽火记忆,才因此为世人所知,并作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争题材的经典作品,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形象标志。

作为世界史上有名的“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的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见证,在公路修筑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5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国红色旅游办公室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

七十多年前,我国抗战历史的关键时刻,因为这条公路,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如今,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被永远镌刻在每一个国人心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