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1906年浙江绍兴大禹陵老照片 珍贵的兰亭序拓本与南宋理宗陵

1906年浙江绍兴大禹陵老照片 珍贵的兰亭序拓本与南宋理宗陵

时间:2021-06-26 02:20:14

相关推荐

1906年浙江绍兴大禹陵老照片 珍贵的兰亭序拓本与南宋理宗陵

绍兴东湖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秦桥位于市区东湖景区内,系南北跨向拱梁组合石桥,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该桥系单孔马蹄形石桥,桥面长2.80米,桥面净宽1.70米,桥南北两边各置15级石台阶,长度均为6.00米。东湖山水相依,四处皆景。秦桥点缀其中,使东湖更添秀美景色。图为东湖秦桥。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园林。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时任郡守沈启重建,而后几经改建,于1980年修复成明清园林的风格。图为兰亭的大门。

据历史记载,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友人谢安、孙绰等名流及亲朋共40余人在此举办修禊集会,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兰亭里还有曲水流觞亭、右军祠、墨池等建筑。图为兰亭石碑。

流觞亭面阔三间,四面有围廊。亭前有一弯弯曲曲的水沟,水在曲沟里缓缓的流过,这就是有名的曲水。当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边,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图为兰亭流觞亭。

传说当时王羲之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全文28行,共324字,凡字有重复者,皆变化不一,可谓精彩绝伦。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最后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殉葬品,永绝于世。图为兰亭序(落水本)拓本。

宋理宗赵昀。1224年宋宁宗驾崩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史称“宋理宗”。1234年联合蒙古灭亡金朝,一雪靖康之耻。统治初期采取了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等改革措施,取得了端平更化的成就。1264年病逝于临安,在位40年,享年60岁,永穆陵位于绍兴市富盛镇攒宫山。1278年墓被江南佛教总管、西域僧人杨琏真迦等人盗掘。图为南宋理宗陵。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终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图为南宋孝宗陵。

据史料记载,南镇庙建于隋朝,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数千年来,历朝历代帝王在五镇立祠建庙,封禅祭祀。因为大禹葬在会稽山,南镇庙的地位显得更为特别。南镇庙曾有许多有价值的文物,还有刚刚发现的徐渭题字“深秀”的古石碑。图为南镇庙正殿。

公元前2秦始皇东巡狩,上会稽,祭大禹,登秦望山,眺南海,感叹之余,命宰相李斯撰文刻于石上以歌颂秦始皇赢政,故又名“李斯碑”。碑文字属秦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颁行的文字。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绍兴知府南大吉立大禹陵碑,选址依据是闽人郑善夫考证禹穴之所在,在庙南可数十步许。在碑上建一亭,是1979年根据明代的原貌而重建。图为禹碑。

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禹陵在中,禹祠位于禹陵南侧,祠外北侧有“禹穴”碑。祠内有“禹穴辩”碑,大禹陵碑亭北侧,顺碑廊而下即为禹庙。大禹陵以山为陵,坐东向西,卯山酉向,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通道入内,旧有陵殿,现已废。图为禹陵。

禹庙位于禹陵北侧,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禹王庙坐北朝南,周以丹墙。是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总体布局沿南北轴线展开,前低后高,左右对称,主要建筑物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拜厅、正殿,依山势逐渐上升,禹王庙之照壁与南墙相连。图为禹庙的石坊。

禹庙顺山势逐步升高,殿前铺设石阶。配以窆石亭、宰牲房、菲饮泉等景点。今庙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历代屡建屡毁。现存大殿建筑系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重建,其余部分为清代重建。图为禹庙正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