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七千人大会

七千人大会

时间:2018-11-01 04:30:31

相关推荐

七千人大会

在七千人大会上,7位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到的最齐的照片。

左起,依次是:朱德,周恩来,陈云,刘少奇,毛泽东,林彪,邓小平。

毛主席和周总理手里面拿着文件,正在交谈的工作。

七千人大会上,有人说,毛泽东“放了一把火”;有人说,刘少奇“把人心拨热了”,在那场重大历史转折点,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什么是“七千人大会”?

为了进一步总结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统一认识,增强团结,动员大家更坚决地执行调整方针,为战胜困难而奋斗,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县委书记以上负责干部共7118人,通常称为七千人大会。当时,经济建设虽然经过一年调整、形势有了转变,但是困难还很大、各级还有很多思想疑虑,为了打通思想、解决困难,毛泽东在邓公等人的提议下,决定召开这样一次史无前例的大会,简单说,就是跌倒了反思为啥跌倒的大讨论,也是跌倒了更要奋力爬起的集结号。

二、为什么说毛泽东“放了一把火”?

会议到了29日,林总讲话。他讲完后,毛泽东突然提出一个令与会者意想不到的建议,要让会议延长几天,开一个“出气会”。

1962年的春节是2月5日。这个“出气会”一开,就意味着大家不能回家过春节了。

按照毛泽东的观念,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大家心情舒畅了,才能把刘少奇报告的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否则省委有省委的想法,地委有地委的想法,县委有县委的想法,各有各的想法。有些地、县委很担心,是不是会把帽子带回去,又形成一股压力。如果这样,这次会议中央提出来的精神就贯彻不下去,达不到目的。

于是,毛泽东讲:“我相信能够解决上下通气的问题。有一个省的办法是: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我们几个常委商量了一下,有什么气出什么气,有多少气出多少气,不管是正确之气、错误之气,不挂账、不打击、不报复。”

毛主席讲的诙谐生动,大会气氛非常热烈。尽管在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几千名与会者不能回家团圆,但当毛主席讲到“我们在北京七千人一道过一个春节好不好?”全场热烈鼓掌!

毛主席放的这把火,把大家心里的郁气烧跑了,尽管在北京寒冷的冬天很多人还穿着薄陋的衣物,但大家心中的火却烧得很旺。这是一把独一无二的火,也是一把影响深远的火。很多后来惊天动地的大震动,根源即萌发于此时。

三、刘少奇如何“把人心拨热了”?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是刘少奇一生不变的信念,大会前刘少奇曾进行了44天的调查研究,其中33天吃住在农村,不讲工作条件,只求工作实效,连东湖塘的饲料房都可以成为他的临时办公室,决意摸清真实情况,拿出实事求是的报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时的环境下,刘少奇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甚至不惧怕犯上,一如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彭德怀、张闻天。

1月27日,刘少奇作报告。没有稿子,所以大家只是带着耳朵听。但很快大家就震惊了!

报告非常客观,但已触及当时一些敏感话题,甚至讲了关于“天灾”与“人祸”的关系。但他义无反顾。

这次大会,对当时仍然在位的国家第一代领导人们来说,都是一次心迹的表露,或者说是思想上的考验,对参会的干部们也是如此。

代表们屏息静听,全场鸦雀无声,大礼堂只响彻着刘少奇一个人的声音。代表们完全被刘少奇的讲话所吸引,忘记了做记录:因为这是不同于书面报告的讲话。刘少奇实事求是,敢于提出天灾人祸责任区分的大胆论断,这无疑是令人极其震惊的。很多代表来参会之前,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气,所以毛泽东才提出来开个出气会,可万万没想到,刘少奇的讲话,让他们肚子里窝的气一扫而光,这可比他们自己发发火、放放炮有意义多了!两位主席的默契配合,怎能不令人赞服?

刘少奇这种实事求是的政治魄力和担当可谓前所未有,也着实令与会者感觉到“思想上固有的疙瘩有所松动,好像解开了”。刘少奇讲话结束,博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他们由衷地产生了强烈共鸣:这一讲话是实事求是的。

从掌声可以听得出来,刘少奇在大多数人那里得了满分。有人感慨:刘主席讲了我们想讲而不敢讲的话。也有人说,刘主席把人心拨热了。

但毕竟不可能遂了所有人的愿。一年后,有人说:“在七千人大会上憋了一口气,现在终于可以发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当年的会议,是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召开的,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为人们周知。直到几十年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才第一次全面、深入、详细地披露了七千人大会的缘由、经过和曲折的全过程,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总、邓公的言行,都有详细分析,还有一部分珍贵的回忆采访、档案资料、原始图片,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非常值得一读。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下面商品卡“看一看”,带一本细细品鉴。

参考资料:

1. 李慎明、李捷主编,《还历史的本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月。

2.程中原、夏杏珍著,《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月。#历史回眸# #历史# #历史记忆#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尽快删除。

1959年庐山的雷霆余威犹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又要代表中央作报告。有些话,讲,是逆天而为;不讲,是违心之举;七千人大会前后,刘主席究竟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

1958年以来,原本脆弱的国民经济遭受挫折,饿肚子的情况愈发令人不安。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为了打通思想、研究对策,中央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共召集了县委书记以上领导干部7000多人参加,常称七千人大会。对于民生之苦,一线主管经济工作、代表中央作报告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曾不止一次说过,“不能在一切时期和一切情况下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不能及时提出正确的任务、政策及工作作风,不能坚持真理,不能在有错误时及时修正错误,那就要脱离人民群众。”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一、深入调研:爬山涉水、真诚坦荡,掌握最真实情况

1961年4、5月间,刘少奇去湖南调查,44天中有32天住在农村。同年7、8月间,又深入大、小兴安岭,察看情况。他循循善诱,甚至脱帽向群众鞠躬,他对群众说:“一点顾虑都不要,一点束缚都不要,愿意讲的话都讲,讲错了也不要紧,不戴帽子,不批评,不辩论”。他的真诚坦荡深深触动了人民群众,他们把农村的真实困境和盘托出。到了会议召开的时候,刘少奇对于困难的处境、原因、解决的措施办法,已有着足够清醒而客观的认识。

二、起草报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当时,首当其冲的,是思想上的统一,是对大运动的评判和对经济形势的判定,这在当时属于重大话题,几乎无人敢碰。

形势就在眼前,很明朗,很清晰;刘少奇的态度也很鲜明、很坚决。第一稿出来后,他就专门到钓鱼台找吴冷西、田家英和胡绳谈话,劈头就讲:“还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讲的那两句话,一是成绩讲够,二是缺点讲透,不要吞吞吐吐,重病要用猛药,要使人出一身大汗,这才能接受教训。”

稿子改了一次又一次,直到会议正式召开前一天多才送交毛主席,个中艰辛可见一斑。

刘少奇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跟人民在一起的!”这句话,重于千钧。这份报告,字字都是为民执言,句句都是爱民真心。

三、发表口头讲话:实事求是、义无反顾!

1月26日,毛泽东突然提议:“既然报告已经印发,你就不要念这个稿子了,大家都学习了嘛!你还要讲什么,愿意讲什么,解释什么,就讲嘛!请你根据报告的精神在大会上放开讲一讲。”

虽然第二天就要作报告了,困难极大,但一贯尊重毛泽东的刘少奇,还是坚决地接下来这个任务。

1月27日,刘少奇讲话,他只带了一个简单的讲话提纲,大出参会者意料。很快,整个会场一片肃静,因为实在是太震撼了!讲话对全国困难的经济形势并没有掩饰,大胆承认出现了一个后退,大的马鞍形,实实在在给大家透了底。更震惊的是,他义无反顾提出了“天灾”与“人祸”的责任关系!

在那个激情如火、指标如火箭的年代,刘少奇这样判断,是运足了勇气的。这位曾在白区冒着生命危险搞地下斗争的老革命,此刻站在七千人的会场直抒胸臆、一吐为快,顶天立地、令人动容!

对此,有人评价:具有大无畏的革命勇气。也有人评价:具有非常的胆略。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高兴地对人说,报告“把问题讲透了”。还有的参会代表含着热泪说,“刘主席的讲话把人心拨热了”。

四、会后:心系万民,何惜此身!

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的报告和讲话,已经足够震撼、足够无畏,然而,他坚持真理的追求,远不止如此。大会闭幕后,他曾情绪很激动地说:“’大运动’错误严重,这次总结经验是第一次。以后每年要回头来总结一次。总结一次,修改一次,一直搞他十年,最后做到这个总结符合实际,真正接受经验教训,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为止。”

1962年2月西楼会议上,刘少奇又说:“七千人大会对困难情况透底不够,有问题不愿揭,怕说!还他个本来面目,怕什么?大胆说出困难,可以让人悲观,也可以激发人们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列宁曾经说过,人的肩膀上,应该长着自己的脑袋。毫无疑问,刘少奇做到了。

七千人大会,当年许多参会的市地委书记,事先都不知道目的,同时这次会议又有太多信息丰富的细节,种种原因下关于会议的资料长期不为人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第一次全面、深入、详细地披露了七千人大会神秘曲折的全过程,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总、邓公,以及对各省委、县委负责人的情况,都有详细分析,还有一部分亲历者的回忆采访记录,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非常值得一读。喜欢的朋友请点击下面商品卡“看一看”,带一本细细品鉴。

参考资料:

1.罗平汉等著,《党史细节》,人民出版社,3月。

2.程中原、夏杏珍著,《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月,1期。#历史回眸# #历史杂谈##历史冷知识#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尽快删除。

毛主席、刘少奇、陈云在一起。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毛主席亲自主持会议。

因为参加会议的县委以上各级干部多达7000多人,所以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规模最大的工作会议。

照片为会议期间毛主席和刘少奇、陈云在一起亲切交谈。

刘少奇当时担任国家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国防委员会主席。

陈云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照片中毛主席左手插兜,右手拿烟,笑容满面,特别洒脱;刘少奇则是右手插兜,陈云夹着文件,双手相握放在腹部。

三位领导气质非凡,从神情到动作都特别轻松随意,亲切自然,他们相谈甚欢,现场气氛非常和谐。

(1962年拍摄)#历史# #老照片# #我要上微头条#

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同志在一起。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以上的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7000人,因此这次大会又称“七千人大会”。

照片为刘少奇、陈云和邓小平同志在步入会场时边走边谈。照片中三位领导都是面带微笑,虽然走路姿势各不相同,但是都非常精神,气宇轩昂,气场强大。

(1962年拍摄)#历史# #老照片# #我要上微头条#

毛泽东,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

1962年,4位领导人在七千人大会上,在主席台上。

左起,依次是陈云,邓小平,彭真,李富春。

李富春同志当时是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让人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中指出: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是有鬼。总之,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如果说1959年庐山会议的风云突变、雷霆万钧离不开莫斯科因素偶然关联,那么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有没有再次受到克里姆林宫的影响?

众所周知,1959年庐山会议原本是纠左的,只是到了后期突然转为批右,导致国家政治、经济走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原因,研究很多、解读也很多。近年来,许多解读指出,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万言书”之所以引起雷霆震怒,不仅是因为言辞较为尖锐激烈,更重要的是,时机恰恰与克里姆林宫的发难高度重合,而彭德怀又刚刚出使东欧诸国回来,苏共总书记曾高度赞誉彭德怀是英雄,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搅动风云,最终导致形势无法逆转,彭德怀与支持他的张闻天、周小舟等一道被庐山大风暴席卷而去。

1962年1月,召集了县委书记以上共7000多人参加的中央工作扩大会议,通常被称为七千人大会,这次大会的前前后后,也离不开莫斯科的影响。

之前的1961年10月17日至31日,在莫斯科举行第二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周恩来率代表团前往参加。此行,周恩来是带着强调团结、强调反帝的态度前往的,有着极大的诚意。但是事与愿违,此时的苏共总书记刚刚收获“猪湾事件”的胜利,他自认个人权力达到巅峰、个人威望登峰造极、个人地位固若金汤,已经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一方面,他自认对西方的领头人山姆大叔很有办法;另一方面,他觉得可以指挥社会主义国家全面推行“和平共处”的国际路线,更重要的是,他从秘密渠道得到情报说:“中国内部对苏方针有分歧。”所以,在大会上,他突然向中国发难,试图动摇毛泽东的威信。

资料记载,周恩来曾说:“‘七千人大会’的时候,正面临着苏方的压力,就是说我们国内的情况有困难,苏修利用这个,想把我们压下去。”所以后来,朱德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三易其稿,最后重点讲了反对“修正主义”的问题,当然,这是后话了。

莫斯科的举动,激怒了中国,周恩来毅然提前回国。毛泽东亲自率刘少奇、朱德、邓公等主要领导人到机场热烈迎接周恩来,这是比较少见的。这样的举动,其实也是为了表明中国领导核心是团结一致的,对莫斯科是决不屈服的。

为了顶住压力,不被莫斯科利用、看扁,毛泽东和中央决心团结一致、战胜困难、迅速调整和恢复国民经济,召开“七千人大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主要讨论国内问题。按照惯例,苏共二十二大刚刚开过,中苏关系再度紧张起来,大会上一定要由周恩来讲一讲国际问题。在“七千人大会”召开前,毛泽东也确实曾提出让周恩来在大会上讲讲苏共二十二大的情况,但后来周恩来没有作这样的报告,整个大会都是专心致志地讨论国内工作。从此反常之举,也可以看出当时中央一方面或许是觉得苏共二十二大会议对中国并不友好,不适宜在七千人大会如此大规模的场合公开讨论;另一方面也是考虑把对莫斯科的怒火强行压下,一心一意把中国的事情处理好。如果中国上下团结一心,扭转经济不利局面,走出自己的道路,那才是顶住来自国际的压力,打了克里姆林宫的脸。

如何团结一心?毛泽东带头自我批评、专门强调民主集中制,还幽默地提出“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刘少奇大胆承认经济出现倒退、给大家交了实底。中央的实事求是、坦诚无私,对困难形势的直言不讳,不但没有使大家泄气,反而增强了凝聚力,增强了中央的威信和号召力,增强了万众一心的斗志!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多难兴邦是哲言古训,也是奋斗经验。六十年后回头看,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七千人大会之所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重大历史转折点,既出于严重经济困难的内在动因,也来自莫斯科的外部压力。大会结束后,在刘少奇和周恩来、陈云、邓公等直接领导下,相继召开西楼会议、五月会议,陈云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央财经小组组长,提出了克服困难的主张,各项调整工作顺利进行,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呈现出新气象,国家经济快速走向恢复,困难形势得以扭转。

七千人大会自始至终都是极为神秘的,当年许多参会的市地委书记,事先都不知道目的,而会上又出现多次计划外的情况,种种原因下关于会议的资料长期不为人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详细披露大会神秘曲折过程,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林总、邓公会议期间的情况,都有详细分析,还有亲历者回忆采访记录,史料价值很高,非常值得一读。喜欢的朋友请点击下面商品卡“看一看”细细品鉴。

参考资料:

1.程中原、夏杏珍著,《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月,1期。

2.罗平汉等著,《党史细节》,人民出版社,3月。#历史杂谈##历史冷知识#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尽快删除。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为何突然“放了一把火”,要开“出气会”?六十年后回头看,其中深意能懂几分?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工作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参会的有各中央局,中央各部门,省、市、县、重要厂矿的负责干部,军队一些负责干部,共7113人,史称“七千人大会”。到了29日,林总讲话后,毛泽东突然提出一个令与会者意想不到的建议,要让会议延长几天,开一个“出气会”。

为什么要“出气”?出什么气?当时,因为1958年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出现一些不利情况,各级在调粮等政策执行中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分歧,有个省委与地委、县委之间甚至出现对立情绪,在七千人大会按照原定计划即将结束之时,有人写匿名信,说“气还没出够”,毛泽东于是当场宣布延长会期,继续“出气”。

毛泽东讲,我相信能够解决上下通气的问题。有一个省的办法是: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我们几个常委商量了一下,有什么气出什么气,有多少气出多少气,不管是正确之气、错误之气,不挂账、不打击、不报复。

在会上,毛泽东不仅鼓励大家“尽情出气”,还带头作了自我批评,威望如日中天之时在如此大规模的会议上公开作自我批评,令所有人震撼不已。有代表感动地流泪:“就只有一条,明明是我们把事情办坏了,怎么能让毛主席他老人家作自我批评呢?”

从大量公开的文件资料档案来看,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带头作自我批评,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出于对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思考、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对人民生活的极度关切。

从1959年年初到1962年年初的三年时间,毛泽东先后于1959年2月2日、1960年6月18日、1960年11月28日、1961年1月12日、1961年1月13日、1961年3月13日两次、1961年3月23日、1961年6月12日、1962年1月30日在党内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作了十次真诚的自我批评。这样的举止,在我党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样的举止,是区别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与卑劣政客的划分界限,是伟大政治家和历史性伟大人物的胸襟表现。

比如,1959年2月27日召开的郑州会议上,毛泽东就严厉批评了一些错误做法。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郑重地宣示:“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毛泽东讲话时,手里没有讲话稿,甚至连一个真正的提纲也没有。从多年来披露的各类档案资料、当事人回忆录来看,他当时的讲话,完全是根据大会情况和几年来的深刻体会有感而发,所以分外真实、真挚。

毛泽东之所以要在这样大规模的会议上公开作自我批评,另一个考虑则是希望自己的真实想法,能够完全彻底地传达到最广泛的人民群众那里,而不是经过一些领导干部人为的过滤,在任何时候,他都希望自己跟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一如中央苏区时的星星之火、延安时代的精兵简政。所以,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率先垂范,首先带头作了自我批评,希图激发下面各级领导干部也作自我批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家各自承担应当担负的责任,由此增强全党团结,继续齐心协力干事业。

如此全心为公、反躬自省,不要说那些匆匆走过历史舞台的政客,就是一般政治人物都很难做到,只能望其项背而已。只有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立场上的政治家,才会具有如此大海一般的宽广气度!

由于七千人大会当年属于极度机密,许多参会的市地委书记事先都不知情,会上又有太多出乎意料的情况,种种原因下相关资料长期不为人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第一次全面、深入、详细地披露了大会神秘曲折过程,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总、邓公,以及一些典型人物的情况,都有详细分析,还有一部分亲历者的回忆采访记录,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非常值得一读。喜欢的朋友请点击下面商品卡“看一看”,带一本细细品鉴。

参考资料:

1.白云涛编著,《中共党史珍闻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2月。

2.程中原、夏杏珍著,《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8月,1期。#历史冷知识# #历史# #历史回眸#

3.李慎明、李捷主编,《还历史的本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月。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尽快删除。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1962年七千人大会,毛主席要我讲话,我不讲话,主要是和稀泥这不是我陈云的性格,同时不能给毛主席难堪。

——陈云

1962年1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和彭真在七千人大会主席台上。照片中的毛泽东同志正在与陈云同志就经济工作进行交谈。照片中的七人,除去彭真同志外,都是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是当时党的核心领导层。

1962年春节,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讲话,旁边为陈云、邓小平、彭真等国家领导人。

刘少奇同志当时是国家主席、党内第二号人物。1961年,英国的蒙哥马利同毛泽东谈起中共的接班人问题时,毛泽东曾直言不讳地说:是刘少奇。七千人大会召开这天,由刘少奇代表中央作报告。刘少奇用他的湖南乡音向大会宣布,他的书面讲话,已经发给大家,就不在会上宣读了,他准备在报告的基础上再讲几个问题,这多少使与会者感到意外。

#历史回眸# #老照片#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刘少奇和陈云

七千人大会。七千人大会是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和中央各部委,中央局,省,地区,县(重要大的厂矿)五级干部会议(中央,中央局,省,地区,县)

参加会议有7118人,所以叫七千人大会。

是建国以来我国召开的最大一次会议,主要是总结经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图三是主席.总理.少奇.朱老总.陈云,小平同志在会议期间的合影。

1962年初,毛主席、周恩来、陈云等在七千人大会主席台上笑声朗朗。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和省、地、县委四级主 要负责人以及部分大厂矿和军队负责人,共7118人,通称七千人大会。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 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加强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 方针,以迅速扭转国民经济困难的局面。图为1962年2月,毛泽东(右二)、刘少奇(右三)、周恩来(左二)、朱德(左一)、陈云(左三)、邓小平(右一)在北京举行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