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时间:2020-03-08 11:10:02

相关推荐

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

1、书香门第:书香门第,指的是一个家庭里有着书香芬芳的气息,像一个门口有书香。也就是说,书香门第是一个传承古老文化,充满着智慧、精神、道德和温馨的家庭环境。

2、书香门第的意义:书香门第提倡“以书博友”,即将书籍视为友谊,走进书中与古今先贤抒发思想,以书来治国,使学术成就极盛。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良好的文明作风,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

3、书香门第的特点:书香门第具有遵守礼义、诚恳友善、忠义坚定以及守务实的特点。书香门第鼓励人们遵从自然,扩大视野,保持和谐社会环境,推广美德行为,遵循传统价值观,坚持知识教育,提倡终身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努力提高文化素质。

4、书香门第的影响:书香门第的内涵在当今社会环境中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衍变,对古代的汉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书香门第的应用:书香门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产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尊重父母、孝顺家庭,力求“把书香熏染全家,以先叔礼义衡平衡世故,以先师学问激耀精神,以书香门第凝聚家庭情谊,营造一种和谐、祥和的气氛”,是每一个家庭所应付之道。

书香门第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西晋时期,是指富户家庭纵横四海,政绩显赫的“四海贤人楼”。

一、起源

1、儒学的影响

书香门第的诞生离不开儒学的影响,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精神保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儒家能够给予书香门第门派特有的文化色彩,强调自强、家香及贤君爱民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整个书香门第系统能够持续传承的有力保证。

2、礼仪的影响

礼仪在古代中国是法制的基本组成部分,礼仪学说更是社会秩序的精髓。书香门第得以形成与礼仪息息相关,它不仅书写清明正规「四礼」四大礼仪,也落实积极有利的「十宜」十类建设性事务,使公私立法都能全方位周密、合理发挥礼仪制度的演绎功能,将书香门第制度系统性地植入古代中国社会中,构筑起一整套社会文化传统形态。

二、发展脉络

1、文化机构的萌动

书香门第的萌动是源于历史的文化机构,包括家庭传统、个人势力、行政机构等,它们具有孕育和推动书香门第发展的内在规律,这种内在规律的存在及其凝聚的效果决定了书香门第无论以何种形态出现,都能转换为行为表现在具体社会经济轨迹中,从而展现无限可能。

2、君权制度下的演变

书香门第演化研究历史源流,显示在大多数封建王朝里,它并不是完全受统治者控制,而是在君权制度下实行类似自下而上的形式发展出来的,书香门第机构亦展现出极为复杂的流动性,选拔、结招、组织文物、编撰门类家谱、派人下乡整理继承等诸多活动贯穿其发展历程,从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古出一整套文明智慧。

三、代表作品

1、《礼记·曲礼上》

《礼记·曲礼上》写了四种标准化书香门第,体现出书香门第作为社会制度的深刻思考与实践。它指出,书香门第需要改造社会环境,建立公平的体系,将当代的价值观以书香门第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下去,而封建礼仪更是表里如一、有机地贯穿于书香门第中间,使其独特的文化色彩更加鲜明。

2、《宋书·于阗传》

《宋书·于阗传》以王叔文、任宗抚、苏轼等人当时特有的书香门第生活为例,展现出一种历久常新、自由灵活的文化传承。前面讲述的是书香门第的等级制规则,后面考古追述的则是书香门第的生活状态,以文物的方式展现无与伦比的书香文化,将古来的家庭价值,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都集中在书香门第的文化建构之中。

四、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1、文化衰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