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和贝多芬并肩的音乐家德彪西 一人支撑起印象主义音乐流派

和贝多芬并肩的音乐家德彪西 一人支撑起印象主义音乐流派

时间:2019-03-08 11:04:06

相关推荐

和贝多芬并肩的音乐家德彪西 一人支撑起印象主义音乐流派

和贝多芬并肩的音乐家德彪西,一人支撑起印象主义音乐流派

艺术创新从来不是空穴来风,它们是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是哲学科学发展的结晶,同时不同门类艺术间的相互启发也是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拿绘画来说,物理学的透视原理和生理学的人体解剖都对达芬奇的创作提供了营养,而文学中的古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则是欧洲绘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也不例外,它的诞生与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就直接有关。

“印象主义”一词就首先从绘画界诞生。1874年,以马奈、莫内、塞尚、雷诺阿为代表的一批法国年轻画家,不满于学院派的烦琐教学,为了向传统的绘画原则挑战,也为了与官方的艺术沙龙相抗衡,他们举办了一次自己的画展。画展自然受到了传统势力的攻击和奚落,其中有人以莫内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而贬称他们为“印象主义者”。没想到这批青年画家不仅不反对,反倒欣然接受了这一称号,并由此确定了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那就是以光和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借助光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印象派绘画产生影响之际,正是日臻成熟的德彪西孜孜不倦谋求超越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音乐之日。虽然没有太多的证据证明德彪西的音乐转向就发端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但自青年时代,德彪西就乐于结交画家参观画展却是事实。德彪西的创作原则是“捕捉某一事物瞬间景象的特质,将其变化着的外观以流动着的音乐予以相称”。正如印象派绘画对光和色彩极为重视,印象派音乐把音响和音色看作他们音乐创作最主要的表现因素。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把自然给人的瞬间印象而不是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变迁用画笔和音符表现出来。比较印象派的音乐和绘画,可以这样说,音响的强弱是绘画中光线强弱的音乐表现,音色的变化则是光线照射物体时的音乐描绘。它们二者在艺术追求上的惊人一致表明,不同门类间的艺术完全可以在深层的精神气质上息息相通。

有人说印象主义音乐是一个人的流派,此说虽有些夸张,但的确,能在自己的音乐实践中把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追求最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的恐怕只有一个德彪西。我们仅从德彪西音乐的标题就可看出他对“意象”一贯的钟情:《水中倒影》、《雨中花园》、《月落古刹》、《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浓雾》、《枯萎的落叶》,更有甚者,德彪西的一首前奏曲竟然要捕捉“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和芳香”。尽管德彪西在配器、和弦、音阶等多种音乐要素上进行了广泛的突破以实现他对“变化的瞬间印象”的音乐传达,但如果不同时借助“暗示和象征”的艺术手段,有限的音乐语言仍将难以穷尽大自然纷繁诡奇的意象。因此,尽管人们常常把他和印象派画家莫内相提并论相互比较,但在德彪西自己看来,与其说印象派绘画影响了他,勿宁说是象征主义诗歌为他提供了更为深厚的艺术营养。

除了与画家的结交来往以外,从年轻时候起德彪西还喜欢与诗人们为伍。咖啡馆和下层酒吧往往是前卫艺术家们的聚集场,德彪西出没于这里的频率要远远高于贵族们的上流沙龙。据说,《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意识流”小说大师普鲁斯特曾热情邀请德彪西参加一个专门为他举办的宴会,德彪西却回绝道:“我是个粗鄙的人,要再见面的话就在咖啡馆里”。德彪西最喜欢的诗人是波德莱尔和马拉美,其次还有魏尔伦、兰波等人,他们都是象征主义诗派的代表人物。德彪西曾以这些诗人的诗歌为蓝本创作了大量歌曲,他的管弦乐代表作《牧神午后》则是对马拉美一首同名诗的诠释。该诗讲述的是古罗马神话中半人半羊的牧神潘从午后的睡眠中苏醒,在迷迷糊糊中回忆他与仙女在梦中的嬉戏,最后在他幻想着将女神维纳斯拥抱在怀的思绪中,重又沉入了朦胧的梦幻世界。马拉美的原诗内涵与意境均混沌含糊,被称为“晦涩文学的一大奇观”。诗人拒不采用人们熟悉的东西,只求通过词句的谐和悦耳来向读者暗示隐藏在字里行间那诗人创作瞬间的情绪和气氛。

德彪西自从在艺术家沙龙上结识了马拉美后,由于二人艺术追求上的相通而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马拉美一直渴望自己的《牧神午后》能够通过舞台展现给观众,一旦他认识了德彪西后,这个任务自然就非德彪西莫属了。吸取了象征主义诗歌营养的德彪西果然没有让马拉美失望。听罢德彪西的《牧神午后》,马拉美认为音乐深刻地揭示了诗中的各种情绪,将那些细腻、郁闷不乐而且变化多端的心态全都显示了出来。对此德彪西也曾不无得意地在十六年后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及,他说:“身着方格呢披衣的马拉美,带着他那幅先知般的神态幵口道:‘我绝没有曾指望能听到这样的乐曲,音乐刻画出我诗里的情绪,而且为它涂上了一层更为热情的底色而不是色彩。”其实在美学追求上,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相差很远甚至有些相互对立,一个满足于表达瞬间印象,一个追求悠远神秘的意味,那如何解释德彪西对二者的融合呢?我认为德彪西音乐的印象主义特征主要指他对音响和音色的强调,指他对浪漫主义音乐推崇情节演绎和宏大规模的反动。然而音乐并不是对自然物单纯地模拟,况且仅靠堆积破碎的纤细的音符也难以做到,于是带有象征意味的标题和音乐脚本就显示了强大的表意功能。可以说,不看标题聆听德彪西的音乐,你会感受到感官上的美妙绝伦,而看过标题后,你则能体味到思绪上的惝恍迷离。

193月15日深夜,当巴黎的空袭警报又一次拉响之际,德彪西离开了人间。随后,法德两军的隆隆炮声为一代音乐大师的远行奏响了哀乐。三天后,法国教育部长主持了一个小小的葬礼,代表酷爱艺术的法国人民向大师作最后的告别。德彪西去了,这位独自一人支撑起一个印象主义音乐流派的天才人物恰巧比一个世纪前的贝多芬少活了一年。但在传记作家韦拉斯的眼里:德彪西是把20世纪的音乐与19世纪分开,这与贝多芬把19世纪音乐与18世纪分开的功绩一样伟大。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及时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