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追风筝的人》:不仅仅是友情的美好 还有人性的险恶

《追风筝的人》:不仅仅是友情的美好 还有人性的险恶

时间:2021-09-05 10:43:42

相关推荐

《追风筝的人》:不仅仅是友情的美好 还有人性的险恶

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

相信就算没有完全看过《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人,都听说过这句话,第一次看到,可能很多人都会被简单的七个字所感动。这是本书中哈桑对阿米尔说的。像很多推荐语中讲述的那样,本书讲述了阿米尔与哈桑之间亲密友谊,读完全书的人谁不会被哈桑的忠诚,亲切,勇敢,善良所感动,为他的离世充满遗憾。

全书中的风筝似乎也象征着他们之间友情的脆弱,在往日生活消逝之际,备受考验。

而事实上,放在现在的我们眼里,两个人之间真的存在纯粹的友情吗?全书读完,我只看到了忠诚善良的人,为了所爱之人付出一切,最后失去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结局,想问真的值得吗?

哈桑从一开始就是通过父母偷情而出生的,因为严酷的种族制度,尽管流着一半的高贵普什图人血统,对外仍然只能是一个卑贱的仆人,哈桑因为先天缺陷还是一个兔唇,也经常被同阶级的其他人鄙视和嘲笑,他从小和少爷阿米尔一起长大,哈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需要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保护他,照顾他,不可以背叛他。两人最好的游戏就是风筝,阿米尔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哈桑也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因为阿富汗的传统是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因此,哈桑就是负责把阿米尔击落的风筝追到手。

而一切都是在哈桑为了追回掉落的风筝被恶人强暴之后改变了,阿米尔眼睁睁看着哈桑被欺辱却因为懦弱既没有上前保护,更没有回家求助,反而因为日日见到哈桑会使自己的良心不安选择了栽赃哈桑,让父亲赶走他。而面对阿米尔的污蔑,他和自己的仆人父亲阿里选择离去。当主人需要他时,他又毅然决然地选择坚守,最后为了守护主人的豪宅,死在塔利班的枪下。

小时候我们因为哈桑流泪,成人之后,发现在那个时期的阿富汗,除了友情,亲情,还有战乱,饥荒,种族歧视,尤其是在宗教和政治的高压之下,生命与忠诚在身份,阶级这些虚无的名誉不值一提。

最后我们才会发现,友情背后的人性就是这样——勇于献身者,最后的结局常是彻底献身。

我懂你,而你却并不懂我

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亦或是爱情,最伤的莫过于我懂你,而你却并不懂我,也不愿意去懂我。这样的感情必然不对等并且充满坎坷。

阿米尔从出生开始,因为他的降生夺去了母亲的生命,对此阿米尔总是担心父亲会因为此事迁怒于自己,从小阿米尔懦弱,敏感,孤僻,还好有哈桑的陪伴,让他的童年至少能有一个愿意陪着他的玩伴。

然而阿米尔还是没能完全对哈桑敞开自己的心,他一直想要赢得父亲的夸奖,想让自己成为父亲的骄傲,所以苦练风筝技术,这样赢下来的风筝就像是奖状一样给予阿米尔安全感,阿米尔不说,但哈桑却很明白,喀布尔风筝大赛里,只要赢得最后的那个蓝风筝,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正为了那个代表了阿米尔心血的蓝风筝,让哈桑受到了对于男人来说最大的伤害。为了阿米尔能够得到父亲的赞许,哈桑却受到那样的凌辱,换来的却是懦弱的阿米尔的回避……

而哈桑受到伤害之后,阿米尔在未来二十多年之中时时受到良心的谴责,在他真的长大了,成熟了,开始理解哈桑对自己的感情的时候,哈桑却已经在保护他家宅子的时候死去了,最后,作者还是给了阿米尔一个“赎罪”和“懂得”哈桑的机会,他收养了哈桑的儿子,在哈桑儿子的身上他也终于理解了——对一个人全心全意付出是什么样的体验。而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爱的一种选择。

“我骗过你吗,阿米尔少爷?”刹那间我决定跟他开开玩笑:“我不知道。你会骗我吗?”“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他带着愤愤的表情说。“真的吗?你会那样做?”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做什么?”“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我说。我知道自己这样很残忍“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米尔少爷?”我勉强露出一个笑脸,“别傻了,哈桑,你知道我不会的。”哈桑报我以微笑,不过他并非强颜欢笑。“我知道。”他说。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追风筝的人》

成长,就是与自己的一场博弈

全书之中,风筝除了代表着两个男孩的友情,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成长。风筝飞得越高就代表着我们的眼界和心胸更加宽广。阿米尔和哈桑都不是完美的人,他们都在不同的道路上和阴暗面的,不好的自己做着斗争。

阿米尔在那件事后不敢面见哈桑,其实真正不敢面对的是当时懦弱,卑劣的自己。哈桑就和自己住在一个屋檐下,每天面见他一次,就是被提醒了一次自己卑劣,自私的另一个自我。想必换做成人也没有人愿意经受这样反复的折磨。

哈桑也同样如此,很多人会觉得他愚忠,而他和阿米尔喝着同一个奶妈的奶长大,最后也证实了的确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学会的第一句称呼不是父母而是“阿米尔”可想而知阿米尔早在他的心里就是不可替代的存在。这是流淌在血液之中的本能,也是他对于阿米尔爱的选择,包括他的离开,他的坚守,他的牺牲都是如此。

有人说,人都是坏的,只是坏的程度不一样。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说,人都是好的,只是好的程度不一样。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还是长大了,或者说,我们还是在成长中了。只是,那些逝去的,是不是可以再回来身边。唯一可以安慰阿米尔的,也许就是哈桑的儿子从一直不愿意亲近阿米尔,到自杀,到自闭,最后慢慢痊愈的过程之中,阿米尔作为一个长辈,一个父亲,一个朋友,就像曾经哈桑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哈桑的儿子,最后拯救哈桑的儿子,才是阿米尔这只“风筝”真正飞过阴霾和雷电,冲破云霄的释然感。

一日难再晨。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人能在十年里陪你成长,用尽心力取悦你,为你欢喜为你忧。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珍藏纪念版)¥79当当购买

这是一本“写自己”的书

《追风筝的人》在美国亚马逊3月底文学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第二,超过《达芬奇密码》,并成为英国《观察家报》度最佳图书。

法国读书会度首选书,法国《ELLE》杂志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小说奖,美国图书馆协会选书。

巧妙、惊人的情节交错,让这部小说值得瞩目,这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也是一个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单就书中的角色刻画来看,这部初试啼声之作就已值得一读。从敏感、缺乏安全感的阿米尔到他具有多层次性格的父亲,直到阿米尔回到阿富汗斯坦之后才逐步揭露父亲的牺牲与丑闻,也才了解历史在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分岔……这些内容缔造了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将这个过去不引人注意、在新千年却成为全球政治焦点的国家的文化呈现世人面前。同时兼具时代感与高度文学质感,极为难能可贵。 ——《出版商周刊》评

很多知名书评也都围绕着作者对于全书人物情感的把握真实且丰富。令很读者怀疑令这是一部自传。除了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画外,情境描写也别具一格,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具有鲜明的个人化,作者胡塞尼一直以阿米尔的视角在看待这个世界。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是胡塞尼的处女作。第一部出版的小说便如此优秀,胡塞尼是如何做到了这一点?在自序中,胡塞尼的一句话还给出了答案——“我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我自己。”

根据胡塞尼自述,他和他的兄弟在喀布尔度过的日子就像阿米尔和哈桑的生活那样: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学。冬天就去放风筝,书中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努力创造新的生活。他和阿米尔一样,是一个来自于阿富汗斯坦的移民。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非常美好。也许这样的生活正需要有这么一段情感上的缺失带来后半生的遗憾吧。

而且全书的意义不仅仅只在于阿米尔和哈桑两个人,而在于我们每一个读完全书的人。读完之后都是一次成长,一次升华。因为我们很难去承认,有时候我们像阿米尔一样,也很难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总是擅于用华丽的谎言来麻痹自己顺便欺骗别人,却不敢坦然去面对自己所曾犯下的罪恶,我们的身边也总是会有像哈桑一样的人,默默关爱着我们,随时准备为了我们付出自己,而我们都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一份爱是多么可贵,也不知道失去了之后我们会有多么痛苦。

著名作家伊莎贝拉阿连德说:这本小说太令人震撼,很长一段时日,让我所读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

这不就是我们的一生中必须要经历的吗?作者也曾经在书中提到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

童年,风筝意味着自由、自责、期盼父母的爱

长大之后,风筝隐喻了自私、懦弱、背叛的人性

人过中年,风筝象征着心灵上的救赎。

这不仅仅是主人公自己的成长,更是我们每一个读者的成长。

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追风筝的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