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德国小伙在中国大山支教:我不想感动中国 是中国感动了我

德国小伙在中国大山支教:我不想感动中国 是中国感动了我

时间:2020-11-22 23:25:47

相关推荐

德国小伙在中国大山支教:我不想感动中国 是中国感动了我

我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育永远是百姓关注的话题。

对于偏远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对教育的渴望要更加强烈,无数的乡村教师默默无闻地为这群孩子奉献着,希望他们能通过知识改变生活,甚至命运。

有这么一位外国人,他扎根于广西大山的少数民族地区,历经曲折,支教十余年,不要一分钱回报。

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了关注,也饱受了争议和困扰。

他得知自己被列入“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时,急忙推辞:“我不想感动中国,是中国感动了我。”

这名“洋雷锋”就是德国小伙子——卢安克。

在林广屯的支教活动

卢安克并不是一名专业的教师,他在德国汉堡美术学院学的是工业设计专业。

上大学前从事的是帆船教练工作,与教育毫不搭界。

他算不上优秀,但崇尚自由,喜欢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

1990年夏天,22岁的卢安克来中国做了一次深度旅游,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卢安克第一次来中国,就被这里的一切深深吸引住了。

在三个月的行程中,他走遍了中国的许多地方,不仅领略了秀丽的风景,更是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人文气息。

旅游结束后,他决定来中国留学,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广袤的土地。

卢安克首先来到东南大学学习汉语,因东南大学不能与中国学生一起生活,于是转学到了广西农学院,从此与广西结下了不解之缘。

卢安克在广西期间,走访了许多偏远山区,他很诧异山区教育水平的落后。

卢安克开始关注大量留守儿童的读书和生活问题,他对比了中西方的教育方式和城乡教育条件的差距,并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希望能通过实践帮助这些孩子们。

经过数年学习,卢安克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汉语,成了半个“中国通”。

1997年,卢安克开始了支教行动。

他在南宁残疾人职业学校教德文,也申请做过志愿者,但因为办不下来“就业证”,被公安局罚款三千元,首次支教只持续了短短的一个月就夭折了。

出师不利,并没有让卢安克气馁,他回到德国精心准备了一年后,再次来到广西自治区。

这次他没有选择繁华的省会城市,而是来到了河池地区东兰县。

东兰县紧邻云贵高原,十分偏僻,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这一次回来,卢安克先通过广西外经贸委注册了“德国沃道夫教育友好协会南宁办事处”,以教育交流大使的身份与学校打交道。

进入校园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卢安克在县城的一所初中担任英语、美术、地理的教学。

最初还算正常,学生们都很喜欢卢安克的课堂教学。

问题在初二时出现了,一天校长把卢安克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家长们反映,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没有提高,明年就要中考了,他们担心影响到同学们的升学。意见很大啊!”

卢安克听出了校长的弦外之音,主动地说:“我理解,下周一我就不过来了。”

卢安克知道县城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他把办事处搬迁到了坡拉乡建开村林广屯。

这里不通电话,电力供应时常中断,与外界的联系是一条蜿蜒的山路,下了汽车还得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这一切卢安克都可以克服,最不方便的是,150余名村民大都是用壮语交流,只有少数几个人懂些普通话。

卢安克在村里租了一处空闲的土砖房,作为住处和教学点,付了两年的租金共计240元。

办事处安营扎寨后,卢安克开始在村里寻访那些没有上过学的孩子。

孩子们都很好奇地看着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有孩子问卢安克:“你的头发是染了什么东西吗?为什么这么黄?”

也有的问:“你个子这么高大,为什么不打人?”

原来,他们认为在农村大个子欺负弱小者是很正常的事情。

卢安克听了后有些心酸,告诉孩子们:“我不打人,我是你们的好朋友。”

他决心尽力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困境,他认为教育也许是最好的方法了。

卢安克找来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女童,之前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卢安克明白他无法按照教学大纲来给这些孩子启蒙,再说他也没这个能力。

他认为他能做的首先是教她们认字、会说普通话,至少可以走出大山,外出到城市打工;另外,提高她们的认识,让她们明白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生活得更有意义一些。

孩子们听不懂普通话,卢安克又不会壮语,双方无法交流,只得找一个会普通话的村民在旁边翻译,尽管这名翻译常常夹带私货。

比如卢安克问学生:“你们的想法是什么?”

翻译说成了:“你们好好听老师的就行了!”

但毕竟聊胜于无,这一状况直到有学生毕业才得到解决。

卢安克先从拼音开始教起,将日常生活的一些词语转换为普通话。

第二步是让学生们用拼音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比如《喝醉的人》、《抽烟的人》等等。

写出来后,再将对应的汉字教给她们,因为她们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故事,所以对这些汉字很快就学会了。

卢安克从日常的柴、米、油、盐着手,教同学们学算术。

她们以后可能没有机会用到函数、微积分等高深的知识,但只要掌握了算数,就能在外面维持基本的生存。

随着知识的掌握,学生们眼前的窗户慢慢打开了,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刚开始有学生对卢安克说:“在你这里学习一小时比干一天的农活还要累。”

三个月后,她们放学都不愿意回家,总觉得没有学够。

村里一些年轻的小伙子见状也申请在一旁听课,卢安克的学生越来越多。

一个学生感激地说:“我很想读书,可爸爸没有钱供我上学。为了能吃上饭,我就得放牛、干活。你现在免费教我读书,让我会说普通话,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太激动了,你真是个大好人!”

一个小伙子说:

“我去镇上拉大米,因为不识数,本来是150公斤的米,店家只给了150斤。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现在我会认字、算数了,就可以出去打工、做生意,不用担心受骗了。”

除了普通话、认字等基础教学,卢安克还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他经常给同学们讲外面的精彩世界,城里人是如何生活的,讲完后,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工人和老板的希望》、《什么样的产品好卖》、《工厂各部门怎样合作》等等。

多年后,一个在城里开汽修厂的学生回忆说:“卢安克教的这些,当时看起来没什么用。现在看来,他提高了我的眼界,激发了我的创造力!”

卢安克靠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赢得了村民和学生们的尊敬,林广屯的小平房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有人问卢安克:“村里人认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卢安克笑着回答:“也许他们觉得我是个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吧。”

在板烈村的支教实践

3月,因一些原因,卢安克来到东兰县切学乡板烈小学。

这是一所离林广屯有五小时山路的公办完全学校,板烈村的经济状况比起林广屯更糟糕,在这里,卢安克不再教语文、数学,而是负责美术、音乐和自然的教学。

刚来板烈村,村里的干部和村民把卢安克当成了来扶贫的“洋财神”,希望他能捐款或都去县里要点钱,这让卢安克苦笑不得。

他告诉村民,自己来这里并没有一分钱收入,一切花费还是靠父母从德国每年寄过来的五千元钱维持的。

有了林广屯的经历,卢安克很快地和板烈村的孩子们融入到了一起。

他放学后和同学们一起去游泳、抓泥鳅、玩泥巴,因为很多学生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老幼留守,卢安克周末就去帮村民干犁地等农活。

他轮流在学生家中干活、吃饭,天色晚了,就地睡一宿。

在学生心目中,卢安克不仅是老师,也是他们最要好的朋友。许多学生亲切地叫他“老爸”。

卢安克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他教的课没有课本,上课的地点常常在河畔、田间。

他的课堂没有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实践,在实践中去感受。

他在学校的第一个课题是带领五年级学生建造一个游泳池,卢安克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先从选址开始,大部分学生支持在操场边上挖一个大水池子。

卢安克把大家带到校门前的小河边,启发大家说:“这不就是一个天然的游泳池吗?”

大家不禁拍手叫好。

卢安克带领同学们计算材料,搬运石头,在小河上建了一个河坝,从此,学生们可以在清澈的河水中安全、舒服地洗澡了。

村里要新建一座桥, 卢安克把设计桥的任务揽了过来,他在学校里面成立了“建桥设计小组”,让同学们围绕桥的设计展开讨论。

有同学说:“建桥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小学生怎么能参与?”

卢安克鼓励大家说:“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将我们心目中的桥画出草图,做出模型,交给工程队去建桥啊!”

也有同学建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照上游的桥建就行了。”

卢安克说:“我们是否可以建一座比上游的桥更好的桥呢?比如上面加个棚子,大家就可以在桥上乘凉了,上有风,下有水,相当于天然的空调啊!”

在卢安克的指导下,同学们用黄泥、铁丝做出了模型,画出了效果图。

大家都说,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充满了想象力的美术课。

一到下雨,村里通往学校的小路就泥泞不堪,孩子们上学经常摔得满身泥水,虽然极不方便,但当地人习以为常。

卢安克在课堂上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有一条水泥路?”

同学们齐声回答:“想!”

卢安克又说:“空想是没有用的,我们要改变,就得有行动!”

卢安克说干就干,他先带领同学们测量路的宽度和长度,计算出所需要的材料和人工,卢安克找哥哥拉了5千元赞助购买水泥,孩子们回家发动大人出工出力。

下午的劳动课,卢安克就带领大家敲石子,去河边筛沙子。

有学生问:“老师,我们下午不上课了吗?”

卢安克郑重地说:“我们现在就是在上课。你们长大后会发现,这是对你们最有用的课。”

村民们也被卢安克感动了,他们踊跃前来相助,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一条长约300米,宽60公分的水泥路就修好了。

小路竣工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别提有多高兴了。

卢安克告诉他们:“生活中会面临很多困境,你们一定要想办法去改变它。要充满希望,去行动,不要放弃!”

卢安克为学生们创作了很多歌曲,音乐课上,五、六年级学生们挑选出了他们最喜欢唱的八首歌,其中最热门的就是那首《留守》,因为它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卢安克将这八首歌组成一个系列,叫《梦别》,他用电子琴伴奏,将同学们的歌声录下来,作为他编写《支教指南》的素材。

卢安克还发掘了孩子们的表演、创作才能,这在城里的教学中都不太常见的,为了树立同学们良好的价值观,卢安克策划拍摄了名为《和平剑》的电视剧。

他写出了剧本提纲,让六年级的学生把剧本补充完整,大家自己制作道具,自己配乐,里面的角色全部由学生自己扮演。

卢安克集导演、摄影和后期制作于一身。

当电脑把样片制作好后,学生们都惊呆了,想不到自己也能演电视剧,通过参与拍摄,他们充分体会了剧中“爱与和平”的主题。

11月,卢安克重回板烈小学。

利用课余时间,带领五年级学生拍摄了电视剧《心镜》。

剧本大意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叫“心镜”,你对它有攻击、报复等行为,最终反而会伤害自己,如果你对他友好、宽容, “心镜”也会同样对待你。

《心镜》拍摄完成后,老师们发现,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友爱了。

卢安克把学生们的表演和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片段刻录成光盘,送给每一名学生,希望能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因一些原因,卢安克结束了板烈小学的教学工作,他和中国妻子在这里过着苦行僧的生活,无偿支教,默默奉献了十余个春秋,他赢得了村民和孩子们的肯定和尊敬。

卢安克也说:“我在这里做到了别人不能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收获了快乐!”

支教带来的碰撞和风波

卢安克的支教活动并非常一帆风顺,中间充满了曲折和挑战,卢安克一直在尽力将自己融合到乡村生活中去。

刚来林广屯上课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围观。

有大声说话的,有喝醉酒过来捣乱的,有人质疑:“你没有黑板,没有课本,上的是什么课?”

一节课下来,卢安克竟然插不上几名话。

卢安克只得耐心地和老乡们解释:

“我来这里不是办学校,不能给学生们发毕业证,也不能带来直接的金钱。但是他们可以学会认字、算数,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激发想象力,综合素质上来后,他们以后就能做想做的事情。”

卢安克生活简朴,对物质没有过多的要求,外出也是坐硬座、吃最便宜的盒饭,他把节约下来的每一分钱用在教学实践上面。

卢安克平时轮流在学生家吃饭,他不吃肉,农村的青菜、竹笋就是餐桌上的美食。

然而,当地村民以喝酒的方式来表达亲密关系的酒文化,让卢安克很不适应。

村民经常邀请他去喝酒、打牌,有人担心他寂寞,晚上常来住处串门、聊天,过于热情的村民让卢安克不堪其扰。

卢安克坚决拒绝了这些邀请。

晚上的时间,他用来备课、思考和写书。

在支教期间,卢安克翻译了《孩子成长的力量》、《适合人类的教育》、《超出私心的成长》等书;内部出版了《是什么给我力量》、《支教指导手册》等资料。

这些文化、背景的冲突和碰撞在卢安克意料之中,他很快找到了解决之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平静地支教生活被迫被打乱了,带来的影响也超出了他所能控制的范围。

德国人卢安克近十年如一日,不拿一分钱报酬,在偏僻小山村埋头支教的事迹,还是引来了媒体的关注。

互联网上的报道开始出现,卢安克被塑造为“乡村教育”的英雄,“洋雷锋”、“当代白求恩”等头衔纷至沓来。

,已经在中国支教10余年的卢安克被推选为“感动中国”人物。

他得知后,立即给组委会写信,坚决要求将他从候选人名单中拿下来。

信中写道:“我不想感动中国,是中国感动了我。”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底,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播出了记者对卢安克的专访《乡村教育志愿者——卢安克》,卢安克顿时成了舆论的焦点,各路记者和来访者络绎不绝。

平静的板烈村不再宁静。

卢安克对这些记者十分愤怒,但他无可奈何。

除了热闹,随之而来的质疑彻底断送了卢安克的支教生涯。

他的教师资格、签证问题都被拿出来热炒;有人认为卢安克 “打脸了中国教育”,甚至还有人说他是“特务”,已经被遣送回国。

卢安克被潮水般的舆论所包围,他再也无法应对,只得关闭了手机和博客,结束在板烈村的支教,黯然回国。

卢安克与中国山区教育的缘分并没有断绝,秋,卢安克获得了“外国人就业证”,加入了长沙梦创公益文化发中心,继续在国内推行天使支教项目,培训指导支教志愿者,研究有关教育的课题。

卢安克无疑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也是一名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践行者,他在贫困偏远山区进行了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他的支教工作也让一些学生受益。

如今,他有了合法的身份,合规地在继续前行。

我们默默地在一旁关注,不去打扰,也许是对他最好的支持吧。

【参考文献】

《卢安克:感动中国的德国人》——南方人物周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