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论语12章的译文翻译 论语12章的译文翻译初一

论语12章的译文翻译 论语12章的译文翻译初一

时间:2021-08-18 17:08:46

相关推荐

论语12章的译文翻译 论语12章的译文翻译初一

《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以孔子为主角,记载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强烈的人文情怀,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著作之一。其中第12章是《论语》的核心章节之一,共分为20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人生哲学、政治道德和教育原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哲学价值。本文将对《论语》第12章的译文翻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2. 译文一:郭璞译文

郭璞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译者,其译本《论语集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论语》的注释本,对《论语》的研究和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下是郭璞的译文: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吾望孔子之门人,难与之游者,其得与之楼矣。”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6、“道不同不相为谋。”

7、“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9、“君子之道,深思不忘,以身训诲,善人之□,无不养也。”

10、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对于郭璞的译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 评价

3.1 精神主题的准确性

从整体上看,郭璞的译文对于《论语》第12章的精神主题表达得还是比较准确的。他将孔子的人生哲学和教育原则融为一体,强调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一核心思想,阐述出了孔子追求道德品质和人伦关系的终极目标。在各篇章节的翻译中,他也尊重了原文的语境和内涵,坚持了“明实近”的翻译原则,确保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例如,第3篇“巧言令色鲜矣仁”中的“巧言令色”被译为“虚伪的言语和表情”,反映了孔子对于假仁假义的批判态度;第5篇“攻乎异端,斯害也己”中的“异端”被译为“不同的道德观念”,强调了宽容和包容性;第10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的“志、德、仁、艺”也被译得非常贴切,很好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

3.2 细节的准确性

尽管郭璞的译文整体上表达得不错,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妥之处。

首先,郭璞的语言比较古板,有时会使译文难以理解。例如第2篇“吾望孔子之门人,难与之游者,其得与之楼矣。”这句话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我很希望能跟孔子的门徒一起玩乐,但是很难,只能和他们做朋友”,但是在郭璞的译文中却变成了“我意欲与孔子之门人来往,谓不能者,亦已有楼焉。”,造成了一定的歧义。

其次,译文中有些翻译不够准确,导致了原文意思的偏移。例如第8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如果你努力追求仁爱之道,就不会做坏事”,但是在郭璞的译文中,将“苟志于仁矣”翻译成了“只要有仁爱的志向”,使得这句话的重点从“追求仁爱之道”转移为“有仁爱的志向”。

最后,有些篇章的翻译不够到位,难以准确表达原文的内涵和意图。例如第9篇“君子之道,深思不忘,以身训诲,善人之□,无不养也”中的“以身训诲”,在原文中实际上是指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者言语来教育他人,而郭璞的译文中只翻译了“以身”,没有表达出其教育意义,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

4. 译文二:任盈盈译文

任盈盈是当代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著有多部汉英双语版本的经典著作,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以下是任盈盈的译文: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我向往孔子的门徒,很难安排时间和他们一起游玩,如果有缘邂逅,和他们住在同一层楼宇,那不是很好吗?”

3、“雕虫小技,容易做到,但用心待人才是真正的仁德。”

4、“只学而不思考就是盲目,只思考而不学习就是危险。”

5、“批判不同的观点,容易受到伤害。”

6、“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7、“我儿子在家里要孝顺,出门在外要尊重哥哥,尽职尽责,讲信用,对所有人都心怀爱意,坚持亲仁爱人。”

8、“以仁爱之道为志向,就不会做坏事。”

9、“君子应该深思熟虑,不忘初心,以自己的行为来教育他人,能够提携和帮助善良的人,没有人不受到深切关爱。”

10、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对于任盈盈的译文,我们也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1 精神主题的准确性

任盈盈的译文整体表现出了很高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其译文对于《论语》第12章的精神主题也准确表达出来,与原文的内涵相当契合。她强调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一核心思想,并充分展示了孔子的教育信条和人生观。

例如,第3篇“雕虫小技,容易做到,但用心待人才是真正的仁德”中的“雕虫小技”,象征了一些表面上貌似美好却实际上容易做到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孔子对于功利主义和虚伪行为的警醒;第5篇“批判不同的观点,容易受到伤害”中的“不同的观点”,更为广泛地包容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4.2 细节的准确性

任盈盈的译文的细节处理非常细致,每个词汇的翻译都充分考虑了语境和文化背景,避免了造成误解和偏移。例如,在第2篇中“和他们住在同一层楼宇”这个翻译,充分考虑了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保留了原文中的比喻意味,阐明了孔子门下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此外,在第9篇中,“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他人”这个翻译,更为准确地表达了孔子所提倡的“以身训诲”这一教育原则,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4.3 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任盈盈的译文语言简练、精炼,适当地发挥了英语的优势,语言表达流畅,读起来较为通畅。例如,第4篇“只学而不思考就是盲目,只思考而不学习就是危险”这句话,在分隔两个并列的意思时使用了“,”与“;”的交替使用,增强了整个句子的语调和鲜明度。

5. 结论

就两种译本而言,任盈盈的译文优于郭璞的译文。任盈盈的译文准确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核心精神,同时处理了很多语言的细节问题,使得译文更加靠近原文,更有权威性。郭璞的译文有时过于古板,语言过于简练,也存在一些翻译不够准确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郭璞的译本缺乏价值,恰恰相反,他的译本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和参考资料,对于《论语》的传播和流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语12章是《论语》中的一章,包括了46条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故事。这一章节主要关注的是孔子的修身和行为准则,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这些准则和教导不仅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论语12章的英文翻译

现代英文翻译版本的《论语》中,第十二章的标题通常是“On Respectfulness” 或 “Concerning Respect”. 这是基于原文中“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充耳盈目,礼节而已’”这一段的内容。通常翻译为:卫灵公问孔子关于对待人的态度,孔子回答道:就是要尽心尽力去遵循礼节规矩。

3. 论语12章的汉英翻译对比

汉语和英语翻译之间仍然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现代中文版本中,这一章的主题是“谈论尊重”或“尊重与礼敬”。这种解释扩展了孔子对于礼记的深思熟虑。

在英语翻译中,对“耳盈目满”的表达方式可能也会有所不同。有一些翻译版本将其解释为“尽观世界万象”,这表达了孔子对敬畏自然界和尊重环境的态度。

另外,不同译者对于论语12章的某些段落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翻译和阅读时需要慎重对待。

总体来说,现代汉英翻译版本的《论语》都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理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