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好心情精神心理科医生: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好心情精神心理科医生: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时间:2023-12-01 17:28:19

相关推荐

好心情精神心理科医生: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世界上最不需要岗前培训,也是永远不能辞职的工作就是“为人父母”。其中,作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则更艰难。我们气孩子不听话,气另一半没有足够的支持,气自己控制不住情绪,但静下心来,我们就会发现批评、指责、内疚、自责,并没有让我们好受到哪儿去。

所以,可能我们真的需要停止以前的无效沟通方式,从现在开始做一些改变,多学习、多了解、多尊重,多找“没有输方”的冲突解决方式,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冲突,当做对我们人生修行的一种考验。

青春期,一段骚动的时期,孩子们不断寻找自己的身份、对生命追问。

一些10多岁的孩子,满脑子都是各种各样自己和他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他们对身体的变化充满好奇和困惑,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抗拒又让他们感到无助和无力。作为过来人,我们大人在批评责备孩子们之前,请一定先想一想他们正在经历什么?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如果我们处于他们的那种境地会表现得比他们更好吗?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输方”的青春期沟通方式!

1、接受孩子躁动不安的事实

我们的文化里习惯了接受乐观、开朗、积极,但对负性的情绪却闭口不谈或者害怕、回避。打针时告诉我们不痛,摔倒了让我们不要哭,遇到危险告诉我们不要怕;不能太内向要多说话,没必要害羞要大方,不要太被动要积极主动。所以,我们也就习得了哭是不勇敢的,内向害羞是不被喜欢的。我不能说这个不对,但确实因此多了不少被“心理疾病的病人”。

所以,从今天开始,一定记得试着尊重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负性情绪,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如“我现在真的非常的生气,我需要一个人去跑一圈",告诉内向的孩子,“内外向没有好坏之分,倾听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很好的参与方式”。

青春期,注定是一段不确定、自我怀疑和痛苦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无边无际的向往和个人激情的年龄。也是一个关注社会和个人痛苦的年龄。它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不能抹去,唯有接受它,我们才不至于那么害怕。耄耋之年,不也正是这个阶段的事情丰富着我们的记忆吗?当你长大或成功了妈妈津津乐道的不也是你调皮捣蛋的往事吗?

2、尊重自主性、适当给与自主权

a.给予空间,尊重隐私,尊重他们是个独立的个体。

b.给予权力,适时放手,培养主观能动性。

这个社会不需要巨婴与妈宝,家人一定要记得多点去信任孩子,并适时放手,除非你可以照顾和迁就他一辈子!

我们大人要做的不是告诉他宝贵的经验和避免受伤的捷径,而是在保护孩子在不掉下悬崖粉身碎骨的情况下自由的去奔跑、探索。在原则范围内,给其最大的尊重和自由,“君子和而不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看法不一致,尊重你,我也保留意见”。

在涉及孩子自己的事情时,家人可以等一等,缓一缓,懒惰一点,让孩子们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任,比如是否叠被子、是否红配绿、是否非主流的发型、是否需要妈妈帮忙打扫房间等。

3、不揭伤疤,不挑刺

十几岁的孩子,都有一些自己特别敏感的不完美之处,当他们不如意的时候会自动回想,所以,我们大人一定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开玩笑,若其他亲戚如此也请尽量阻止。

再有,我们自以为为了孩子好,经常反复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缺点,但事实上孩子们并不会因为被指出问题而真正的没有副作用的改变。相反,这种真诚的行为,最终只会阻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也会让孩子们在人际交往中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缺点上,变得敏感、退缩或攻击。所以,如果没有良好的、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改变方法、建议,请不要简单粗暴的指出问题!被揭短,谁都不乐意!

4、避免陈词滥调、说教和长篇大论。

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超人,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无论自己想要知道什么他们都有答案。但慢慢长大,随着信息的搜集方式、渠道更加多元化,父母不再是超人和英雄,他们的道理、故事还是十几年前的那些,自然不再想要听,这个时候觉得父母“out”了,成了“老古董”,出现代沟,若长辈还是以父母的权威来维持秩序,那必定遭到反抗。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父母也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突破,努力的书写着自己新的故事,用自己的知识、智慧给孩子带去影响力。如果没有,也没关系,记得要有真诚开放的态度,倾听孩子们,试着了解他们,他们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年轻人的能量和创意。

5、不要不征得同意纠正错误、给建议或者给答案。

如果孩子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父母一定不要强行纠错!也不要强行给答案!因为,这种“聪明行为"并不能体现父母的高明,反倒会剥夺孩子们自我成长的好机会,人一生成长的过程就是反复试错的过程。我们可以试着说“这个问题上,我有其他的办法,现在想要听一下吗?”“不想”“好的,尊重你,如果想听可以找我。

6、可以生气,但不可以侮辱或攻击,人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父母是人,不是神,谁都可能犯错,也谁都会有脾气。在一个家庭里,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但不能强加于人;我们也可以表达负性情绪,但是要明白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哦,对这个问题你们这个年龄的人是这样看的啊?有意思。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会这样看……"--以身作则告诉孩子,每一种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都值得尊重。“我(妈妈)今天被老板批评了,觉得很委屈,很生气,所以等一下我要下去多跑几圈”--用榜样的行为告诉孩子,遇到挫折有负性情绪是正常的,不耻辱,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想想如何用建设性的办法去宣泄掉!

7、赞扬也可能是具有破坏性的。

赞扬是一种评价,有时候评价会让人不舒服,评价者位于审判的位置上,而被评价者会感到焦虑。这在青春期孩子身上会更复杂。

a、对人品和性格的赞扬,是令人不快的,不安全的。描述努力、成就和感受,则是有意的,安全的。

比如青春期孩子洗了车:家人说“宝贝,你真是太棒了",恐怕孩子下次不会这么做了,因为青春期并一定愿意被称为宝贝,也不想被认为做这个事情是了不起或者为了得到赞扬(即使心里可能会这么想)。但是换成另外一种说法,效果则不一样了,“哇,洗这车花了不少功夫吧,看起来像新的一样了"。后一种做法没有直白的夸奖,但是孩子却很受用,因为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劳动给他人带去的喜悦,从而体验到价值感和成就感。

b、最好不要把批评和称赞混在一起。

“你所有的作业都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你能多少玩点电脑就好了"。这样十几岁的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每当得到赞扬的时候,就会自动地想到随之而来的“但是”,这样称赞无效。

c、在其同伴面前不要公开的表扬。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要公开的接受赞扬,这可能会成为其同伴社交的灾难。所以,很多老师面前的“红人”,在同伴的关系中并不怎样,甚至会遭到排挤。

关注好心情,学习更多亲子沟通知识,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人交流时就不至于对方的言行一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或经验,就开始辩论、争吵。

参考书目:

海姆.G.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共三册).北京联合出版社

托马斯.戈登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发展出版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