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小康人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小康人家

时间:2023-06-15 15:33:50

相关推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小康人家

【社会历史】“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来的。关于小康的含义,邓小平最概括的解释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一起来看看八九十年代的小康人家吧。图为王龙彬一家,居住在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一座普通的四合院里,住房面积50多平米。他们全家七口,属于中等收入的工人家庭,过着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这是上海,台胞范增胜的家。八十年代能吃上西式蛋糕的一定不是普通人了。范增胜毕业于美国芝加哥罗斯福大学,1980年回到上海定居,1983年被任命为上海港务局副局长,是全国人大代表。图为1985年范增胜家庭生活的一个镜头。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这座富丽堂皇的别墅是江苏省华西村村民吴协庆的家。华西村是中国现代农村的雏形,号称“天下第一村”,村里80%的劳力从事工业生产,剩下的分别从事商业和农副业。华西人的年收入超过很多城里人。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进入八十年代,电视逐渐进入小康人家,讲究的人家开始购进进口电视。这户北京人家,就购置了日本大屏幕彩色电视机。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这户人家的客厅里,沙发、电视、带麦克风的收录机和电风扇一应俱全,家人的穿着也十分时尚得体。这家的主人,是原国民党厦门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后来任厦门特区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的林梦飞(右四),这是1980年他与家人在一起。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这是1989年,黑龙江依兰县政府接待科长的家。房间里的各种家具都很讲究,除了电视,还有大个头的收录机,收录机下面的桌子上写着“北京”字样。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这是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牧民苏雅勒的家。她高中毕业后回乡,靠发展养殖业、跑运输致富,家里年均收入达1.5万元。除了电视和收音机,她家还装上了电话。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这是1984年,河南省临汝县农民李文义的家。暖瓶、鸡毛掸子、奖状……处处是八十年代的味道。难得的是,他家那时候就已经用上了洗衣机。1983年,他联合18户农民开办小煤窑,年产值可达40万元。他家盖起10间新房,添置了各种高档家具。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除了洗衣机,有钱人家也开始用上了冰箱。这是1987年,上海一户人家,家里的冰箱坏了,请来维修人员上门。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非常稀罕的电脑也开始进入市民的家庭。图为1994年,广州的建筑工程设计师廖小湄花30000多元人民币购买了一台美国生产的AST486型电脑。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沙发和自行车,几乎是小康家庭的必备了。图为1984年,北京长安大街,购买新沙发的一家三口。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那时候,要是家里有辆小汽车,就可以称得上中产阶层了。图为1994年,华西村村民葛荷仙正驾着自己的小轿车出门办事。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八九十年代,有余钱的人家开始重视子女的艺术教育。图为1988年,广东省中山市沙溪乡富裕起来的农家,给女儿买来钢琴。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这是1997年,上海的一户人家,女儿喜欢音乐和足球,家里的墙上贴满了足球明星海报,梳妆台上是各种各样的化妆品。 (来自:华声在线)

【社会历史】这是1994年,北京一户人家。家里摆满了乐器,65岁的顿浩然是一位退休职工,曾出任北京业余艺术团管弦乐队的队长。每到周末,顿浩然和他的儿孙们汇集到西城区手帕胡同儿子家开展家庭音乐活动。 (来自:华声在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