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讲好“民族多元文化”中国故事(下)——《从黄河到长江》诞生记

讲好“民族多元文化”中国故事(下)——《从黄河到长江》诞生记

时间:2022-04-18 04:36:10

相关推荐

讲好“民族多元文化”中国故事(下)——《从黄河到长江》诞生记

《从黄河到长江》诞生记

01

民族同心一家亲 援青帮扶共奋进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是“中华水塔”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全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是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中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的地区。

自7月至今,已是上海市对口支援果洛的第。上海市先后派出4批98名援青干部,累计实施了700多个对口支援项目,涉及教育、医疗等多个和民生相关的领域。

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汤声声就是援青队伍中的一员。去年,她成为青海省引进人才,并签约果洛州。

02

无心插柳柳成荫 高原有了室内乐团

多年来,上海与果洛以文化为媒,交流交往日益深入。在援青的过程中,主创人员有了令人欣喜的发现:

当地艺术家的歌唱就像皑皑雪山一样,自然、纯粹,有一种纯真朴实、直抵心灵之美。如果通过一定音乐专业训练,会带来更多惊喜和可能。

而他们手中的乐器更是无价之宝:500多年历史的非遗乐器玛曲牛角琴,8000年历史的非遗乐器藏族鹰骨笛,上千年历史的非遗乐器德钦弦子,1856年以前就诞生的非遗乐器龙头琴,以及一直流传在西藏地区、出现于9世纪的达玛鼓,吉祥海螺、打击乐器“丁夏”……很多乐器已经濒临失传,这些传统乐器的传承和生态保护工作一样迫在眉睫。

玛曲牛角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平(左)与《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的项目制作人、钢琴、作曲汤声声

今年56岁的和平,就是玛曲牛角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手上的这把牛角琴,用牛皮、羊皮、马尾等牧民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在放牧或者举行某些节日之际演奏这件乐器。和平说,有琴声相伴,他也不那么寂寞了。但遗憾的是,如今会拉玛曲牛角琴的人只剩两三个,异常稀少。

受游牧民族生活属性的影响,他们通常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自弹自唱。出于对传统艺术的发掘与保护,主创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通过组建乐队的方式,帮助原本“单兵作战”的当地艺术家,打开另一扇音乐艺术的大门呢?

“阿尼玛卿”乐团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果洛州第一支特色室内乐团“阿尼玛卿”组合诞生了。

“阿尼玛卿”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乐团的名字来源于果洛州的神圣雪山——阿尼玛卿,藏语意为“救护神”。当地人民希望得到山神的护佑,同时也虔诚地守护着这里的一山一水。这不仅是一代人的担当,更是世代子孙的誓言。

阿尼玛卿雪山

“阿尼玛卿”乐团成立的初衷,正是要以原生态音乐的表达方式,唤起全社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03

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共饮一江水。”

■ 万里长江,滚滚黄河,同时流经的省份只有一个,那就是青海。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省的唯一地区正是果洛州,在那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足迹和汉藏一家亲的兄弟情谊。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全国红色之源。

相隔2000多公里的果洛与上海,原来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何使汉藏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完美融合呈现于舞台之上,为我们各族人民共同拥护的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呢?

“行动派”的主创人员说干就干,为了这场圆梦的音乐会,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数次赴果洛州,每次都在当地待上两三周。海拔4000米的环境下,与当地艺术家们一起排练可谓是不小的挑战,刚开始非常不适应,在高原上弹琴、演唱,本身就很费力气,由于缺氧,不得不插着氧气管坚持创作和编排。

雪山顶采风

有一次,为了采集风的声音,主创汤声声来到海拔4800米的雪山上,用手机录下粗粝的风声,以作为音乐会的素材。站在比上海高得多的地方,她第一次发现,太阳原来这么大,闪着七彩的光芒,云也走得很慢,天空湛蓝。下了山,她心里的旋律汩汩流淌……

高原壮美纯净的原始风光

为《从黄河到长江》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灵感

摆在眼前的另外一个难题是许多民间艺人不会看五线谱,因此只能一句一句教、一点一点磨合,语言不通就连唱带比划。她坦言,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但非常美好。好在大家的节奏感强,对音乐敏感,只要充分沟通,便能顺利推进。

“阿尼玛卿”乐团成员商讨方案

相较于以上几个难题,西洋乐器钢琴与传统民族乐器的融合才是最大的挑战,因为藏族的乐器从节奏、旋律到整个脉动与西洋乐器是有很大不同的。高原上慢节奏的生活和乐手弹奏出的音乐如出一辙,在上海出生的汤声声总是觉得太慢,要再快一点,直到乐手的手指在丝弦上翻飞。

排练现场

好在主创人员有着深厚的专业功底,再加上刻苦钻研的精神,一样一样乐器地学习、研究,虚心向藏族音乐家讨教,最终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将它们有机融合。

04

融合多元文化 共谱天籁之音

7月3日的上音歌剧院舞台上,“阿尼玛卿组合”首次亮相,团队成员默契配合,以中西合璧、民族器乐与原生态人声的特色组合,将钢琴和古老神秘的藏族乐器巧妙融合,用天籁之音完美演绎从黄河源头到长江入海口波澜壮阔的历程。

据悉,由上海音乐学院党委、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援青办共同打造的“手牵手·心连心——《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公益巡演首站”在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圆满收官后,将赴西宁、果洛、北京等地开启全国公益巡演。

“外交官说事儿”的读者欲前往观看演出,请拨打16602632166免费索票。

DREAM

《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首演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上海音乐学院党委、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援青办的大力支持。

“饮水思源,滴水知恩当涌泉相报。”今年,项目团队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去,这里是黄河源头所在地,无需灯光,无需音效,以最淳朴的艺术形式和最虔诚的心,向黄河、长江致敬,向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致敬,向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致敬,向我们伟大的祖国致敬!

-END-

文字 | 外交官说事儿 元元

图片 | 《从黄河到长江》项目组、部分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