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最巧妙的讽刺诗 表面上歌颂黄河 实际上攻击贵族 讽刺朝政

最巧妙的讽刺诗 表面上歌颂黄河 实际上攻击贵族 讽刺朝政

时间:2018-08-11 16:26:17

相关推荐

最巧妙的讽刺诗 表面上歌颂黄河 实际上攻击贵族 讽刺朝政

历史不时表现为一团乌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转的洪流一样。——雅斯贝尔斯(德)

文章分类|历史奇闻

文章字数|1145字,阅读约3分钟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著名诗人比比皆是,脍炙人口,千古绝唱的诗作远远超过其他时代。有一位唐朝诗人叫罗隐,他想知道自己的小伙伴并不多,因为在李白,杜甫,李商隐,李牧,王昌龄,王勃等人的强大光环下,他似乎没有闪耀的机会。但他在江浙一带的名气还算不错,文笔犀利,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也很辛辣。他的许多诗歌和与他有关的故事在江浙一带民间流传,而罗隐的诗能在江浙一带民间流传,说明他是通俗易懂的。

那么,罗隐究竟是何许人也?诗为什么写得这么犀利?

唐末五代诗人罗隐生活在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同时,他早期科举考试并不顺利,十余次都未能通过考试。他对李唐王朝颇感不满,所以他的诗极具讽刺意味。

今天,小佛就跟大家聊聊罗隐在久不能中进士时写的《黄河》:不要把阿胶往这个方向倾斜,很难理解。对银汉的认识要从音乐出发,从昆仑出来就不清楚了。高祖誓工衣带小,神仙占斗客若轻。三千年后,若知谁在,老君何必报平安?。

小佛认为,这是最巧妙的讽刺诗。表面上写的是黄河。其实,全诗对照黄河与罗隐的遭遇,讽刺了李唐贵族重用私人,埋没人才的极度不满。唐朝正处于科举时代的开端。很多规则没有后期那么严格。表面上看,人才是按考试录取的。其实,贵族阶层的推荐功不可没。罗隐吃了这样的亏,有了这样的恨。

“莫将阿胶倾斜于此,于此难解天意”,意指当时的官场浑浊如黄河。即使把昂贵的中药阿胶(古人认为阿胶能澄清浑浊的水)倒入其中,也不能澄清黄河。

“不出昆仑山,懂银汉人未可知”。要想上天堂,就得用卑鄙的手段。然而,皇帝的身边都是有钱有势的贵族,他们眼中只有个人利益。只要他们出手,所谓的推荐就不干净,就像黄河在发源地变得浑浊一样(这是罗隐自己的理解,与现实有出入)。

颈联“高祖誓工衣带小,神仙占斗客若轻”其实是两个典故,前半句是刘邦坐稳天下,对手下许诺--等到黄河窄如口袋,你的爵位就会消失,换句话说,永远不会消失;后半句据说是张骞奉命寻找黄河源头。不知不觉,他来到了银河,看到男人,牵牛花和女人在编织。后来,他被占卜者告知,他已经到了牛斗的第二个晚上。这两个典故都与黄河有关,并寓意贵族占有官场资源不肯罢休,骂他们不到黄河变窄不放手,骂他们占有资源,就像神仙两夜占牛一样,可以说很犀利。可见,十余次考试不及格,让罗隐看到了官场有多黑暗。

古时有“黄河清,天下平”之说。因此,罗银才感慨,黄河三千年才一遇,根本等不了。“知三千年谁在,劳君何必报平安?”其实,他是在骂,是在愤慨。他等不到三千年,等不到官场不黑的时候。

全诗写的都是黄河,却不是写的都是黄河。构思巧妙,骂起来很开心。把当时科举场的黑暗描绘得淋漓尽致。堪称最有技巧的讽刺诗。

参考资料:《全唐诗》

这里是《万物皆是遗憾》,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