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中国廉政文化历史故事

中国廉政文化历史故事

时间:2020-07-01 06:53:38

相关推荐

中国廉政文化历史故事

044

范仲淹修身立志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出身于官宦之家。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其父范墉病卒于任所,其母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他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他因此改姓朱,取名朱说(yuè)。大中祥符四年(10),他得知家世,伤感不已,修身立志,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当时,应天府学舍让他免费就学,范仲淹十分珍惜这优越的条件,艰苦求学,昼夜苦读不息。夜里读书疲惫的时候,他便以水洗面,之后再读。

范仲淹在学舍读书时,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划粥割齑),当作一天的饭食。他有个同学是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一天来看望他,发现他饮食非常糟糕,于心不忍,便拿出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十分坚决地推辞了。

一次,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说:“要么当个好医生,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医生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国家。”人家便说:“人家读书都为了做官,取得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你却是这样。”他说:“如果读书是为了做官为自己捞取利益,那他就一定会做贪污受贿的赃官,他的官运不但不会长久,而且会遗臭万年。我如果当了宰相,一定清白做人,廉洁为官,为国为民做好事,将自己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周围的人对他非常敬佩。

范仲淹一心都在读书上,自己的生活也不知道照顾,竟然五年都没有脱衣睡过。中秋节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此诗是范仲淹写给书院同窗晏殊的)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大中祥符七年(10),宋真宗率领官员朝拜老子,路过应天府。人们挤挤拥拥,唯恐错过龙颜。他却不为所动,仍然埋头读书。他心里有一个远大志向,决心自己考中功名到京中做官后再去见皇帝。有同窗说:“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说“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书。可见他修身立志的决心。结果第二年,他以“朱说”之名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范仲淹为民利而做官,严格要求自己。天禧五年(10),他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当地海堤多年失修,坍圮不堪,农田和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有时遇上大海潮汐,成千上万的灾民流离失所。为此,范仲淹上疏痛陈海堤利害,建议重修堤堰。朝廷调他做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市)县令,全面负责治堰,他率领四个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大风卷着浪涛冲到范仲淹的腿上,兵民纷纷惊避,官吏也惊慌失措,他却没有动,大家的情绪安定下来。之后,范仲淹带领兵民日夜奋战,终于建好了一条绵延数百里的长堤,盐场和农田生产有了保障,流离失所的民众也返回家园。人们感激他的功绩,把海堰叫作“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母亲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今商丘)居住。南京留守官晏殊邀请他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他在主持教务期间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节操,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他不倦地为弟子捧书讲学,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照顾生活困难的学生。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晏殊推荐,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耳闻不少朝廷机密。皇帝让他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他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宋仁宗不予理会。他质问宋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宋仁宗醒悟,就让他前去赈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宋仁宗和后苑宫眷,让他们也体会百姓疾苦。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便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开列众官调升情况,呈给宋仁宗,却因此被递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差点儿贬死岭南。

后来,范仲淹因功被任命为陕西宣抚使,尚未就任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他认真梳理从政二十八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呈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赞同,以诏令颁发全国,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开始。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以往凭家势做官的子弟受到重重限制,对昔日单凭资历晋升的官僚增加了调查业绩品德等手续,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他惩办贪官污吏绝不留情,当时有人说:“只要范仲淹拿大笔一勾,一个家庭就要痛哭流涕。”因贪官只要经他的大笔一勾就查,查实了就抓、就判。范仲淹说:“宁可大笔一挥让一个家庭痛哭流涕,也不能让一路(地方行政单位,辖若干县)的百姓痛哭流涕。”他雷厉风行地反贪反腐遭到了保守派的竭力攻击,因此只干了不到三年副宰相便被贬职做了知州。被贬后他仍然为国为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写下了《岳阳楼记》。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被贬的,范仲淹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激励老友,展示了范仲淹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美德。由于这两句话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问世便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期 | 廉洁谨慎的赵概

总策划:侯公涛、张卫东

统筹:胡淼、刘法启

校对:李坤、许铭君

编辑部主任:王千一

供稿:虞城县纪委

商丘市委网信办发布

关注网信商丘 了解权威发布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原标题:《中国廉政文化历史故事 | 范仲淹修身立志(四十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