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书法创作回归古典是大势所趋 众望所归吗?

书法创作回归古典是大势所趋 众望所归吗?

时间:2022-10-29 19:48:52

相关推荐

书法创作回归古典是大势所趋 众望所归吗?

在部分书家的心灵历经破碎、彷徨之后,在愈来愈远的“现代书法”对人的感觉的开发已显得苍白无力的时候,一种向本体回归,向古典、向传统回归的趋势势不可挡。《三国演义》开篇即云:“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书法艺术亦然,永远都行走在两极点之间,即开发、收缩,再开发、再收缩。

应该说,中国古典书法是儒雅而高贵的,是中国特有的贵族文化,也可以说是典型的文人士大夫文化,是精神贵族心灵的产物。《兰亭序》即是这类文化的代表,其中洋溢着一种超凡脱俗的人格精神,对个性、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热爱和仰慕。对于一个当代书法家而言,向古典回归并不意味着守旧,我们要在远眺俯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后,重新审视我们中华本土文化书法,并有效地继承它、发展它,继而在真正的古典与真正的现代的交叉点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现代味十足的作品,乍一看上去,的确有新意,视觉冲击力很强,能看出作者有追求,可再看的时候,就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很腻。相反,《祭侄稿》、《丧乱帖》这类经典作品都是百观不厌,为什么?因为它们强烈地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特点,从而为世界提供某种有价值的积淀,它更有属于自己的成分。千百年来始终能给人感官上的快意和持续的震撼,其魅力无可匹敌。纵观中国古代经典法帖,遍览前贤习书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拥有着某些共性,总结起来,不外乎如下三点。

1.注重量的积累, “水滴石穿”。在思维领域里, 知识的不断变化, 到了一定阶段必定会推翻原来占上风的旧理论并产生新的理论, 这是一切科学部门共同的规律。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用宋词形象地说明做学问的三个阶段, 同样适用于书法。第一阶段:“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研究书法这门学问, 苦思冥索, 已经练习很久了, 毫无结果, 就像登上高楼一直看到天边, 也没有找到意中之人。第二个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尽管为此而渐渐消瘦, 仍然坚守宗旨, 毫不后悔, 继续探求。第三阶段:“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茫茫瀚海里寻觅了很久, 因为有了之前的量的积累, 终于有朝一日一触即发, 一通百通, 豁然开朗, 解决问题, 产生了质的变化。这时新质占主导地位, 量变会在新质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许多开宗立派的书家到了晚年之所以仍临帖不辍, 实想向更高境界推进罢了。

邓石如为清代极具开拓性的书法篆刻大家, 尤其他的篆刻独树一帜, 有“邓派”之美誉。但有几人知道, 邓氏的刻苦好学常人所难及。他喜用羊毫写篆书, 为学习篆法, 手抄《说文解字》20本, 单把书中所收9353字抄20遍, 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抄毕。

为学隶书, 他3年之内把《史晨碑》、《曹全碑》、《华山庙碑》、《白石神君碑》、《张迁碑》等十来种名碑各临习50本, 还把李斯的《峄山碑》、《泰山刻石》、汉代《开母石阙》、东吴《封禅国山牌》、《天发神谶碑》、李阳冰的《城隍庙碑》、《三坟记》等各临摹100本, 可见其四体书功夫之深, 令人叹为观止, 终被评为清朝第一篆隶名家。可见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 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邓石如是如此, 又有哪一位书法大师不是注重量的积累呢?

2.注重文化属性。书法首先是文化的, 其次才是艺术的。明董其昌曾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概括地反映了书法家重视基本文化修养的观点。“学养论”包括“学”和“养”两个互相依存的方面。在书论中, 前者指书家必须有“书外功夫”, 即从书法以外的一切方面有吸取营养、累积学问。后者则指将这种营养化入自己的人格之中, 以养成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从而使书法创作自有一番深厚而耐人咀嚼的情趣和意境。

因此, 不“学”则无以“养”, 不“养”则徒然去“学”, 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但在这两方面中, “学”是第一位的。读万卷书是“学”的重要途径, 而于书法之外, 读书万卷, 厚积薄发, 才能在一个更高的精神层次上形成书法的品格。倘若只在书法上下工夫, 而缺乏诗、文、绘画、印章、音乐等方面的艺术修养, 便难以达到高超的境界。试观书法史上的杰出书家, 没有一个是仅擅书法一艺而对其他艺术一无所知的。其中, 文学的修养尤其重要。所以, “文化”对于书法家艺术创造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书法艺术, 它包括文字内容和书写技巧两方面, 亦即文字内容上要意趣丰富, 而在书写形式上更要日臻完美。书法写的是汉字, 不懂字, 焉能写好字?一个成功的书法家, 不仅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 还必须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他可以不是革命家、军事家, 但他必须是文学家、诗人, 或者说在这些领域有所涉猎。

如若不是, 他就难登大雅之堂, 就不会写出《兰亭序》、《赤壁赋》等具有文学和艺术双重美学价值的经典。有人认为书法欣赏只要对文字结构和线条上的美有所把握即可, 艺术欣赏第一位, 文学欣赏第二位。文学只能作为一个附加条件来看待。但我们可曾想过, 我们的几千年书法史就是在重视文化属性前提下萌动和发生的?古代书家多为文人士大夫, 书作中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这个特点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审美传统, 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即使当今中国书协所办的大展, 也都把文化素质考核作为一个评奖的重要项目。

3.注重师承关系。西晋陆机在《文赋》中说:“收百世之阙文, 采千载之遗韵, 谢朝花于已披, 启夕秀于未振。”其意思指作文章要通会前代的一切优秀遗产但不能重复古人, 必须有新意。书法也一样。这说明了文艺的创新必须建立在“有师承”的基础上。师承不仅仅指我们拜当代某书坛耆宿为师, 也可指我们师某派、师某帖、师某体等。

历代书家的成功之道告诉我们, 不习古人、不研习传统, 在书法上要有建树是不可能的。例如米芾, 先师二王, 后又学习李邕攲崛一路, 继而“转益多师”, 始成一家之貌。说来也怪, 书法界好像格外重视家数师承, 出于哪一帖, 承者何人, 属哪流派, 而这些在西方一些艺术门类里是被视为忌讳的。

书法界注重师承关系的程度要远远大于其他艺术门类。近代学者黄侃云:“美自我成, 术由前授, 以此求新, 人不厌其新。”这种“法必师古, 意从我出”的通变观即成为古代文艺界中重师承的重要理论。重师承不等于不强调独创, 但书法的独创是建立在“师古人”的基础上的, 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一个特殊性。

上述三个主要特点,也已构成了中国传统书法精神,也构成了千百年来大部分书法人的欣赏习惯。符合大部分书法人的欣赏习惯,焉能不是“众望所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