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汉初三杰 萧何善终 张良隐退 刘邦为何只杀韩信

汉初三杰 萧何善终 张良隐退 刘邦为何只杀韩信

时间:2021-11-17 08:17:41

相关推荐

汉初三杰 萧何善终 张良隐退 刘邦为何只杀韩信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比较薄弱,只有团队协调作战,方能成效,刘邦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也得于这三个人的帮助,就是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人又称为汉初3大名将。

刘邦自己问过大臣们,他是如何得到天下,大臣们除了拍马屁还是拍马屁,刘邦才说,我之所以得天下,全靠这三个人,在掌控千里之外战役,在计谋策略方面,我不如张良,在后勤管理方面,有萧何做后盾,不断的给我供应军粮,指挥打仗方面,我不如韩信。

同为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为何刘邦只杀韩信一人,而不杀张良和萧何。

:韩信自高狂妄

韩信自认为能力强,目中无人,尤其是有两件事,惹怒刘邦。

1)韩信要代理齐王

在公元前230年,也就是在刘邦和项羽开战前夕,韩信平定了齐国,就派使者前去上书给刘邦,大意就是说现在虽然齐国平了,但是没有老大,很难说后面又出乱子,,于是自荐做代理齐王,这是刘邦正在为与项羽对抗犯愁,听到韩信这要求,心里顿时冒火三丈,当做使者的面破口大骂。

这时候张良就和陈平给刘邦说,从眼前这个就是,正是用人的时候,可能韩信这个要求不满足估计是不行的了,因为韩信指挥能力和军事力量,要想对抗项羽,还得需要韩信,这时候刘邦才知道原来反应过激。

于是就对使者说,我是很生气,他韩信明明就可以做齐王,什么要做代理齐王,就封他为齐王,使者回去报告韩信,说他明明就能坐齐王的位置,为什么要做代理齐王,很是生气,韩信听了很是感动,却不知道这事刘邦真生气。

2)本来刘邦和项羽签订“鸿沟和议”,停战之后,双方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双方都准备撤军了,但是张良和陈平建议刘邦撕毁和议,带着百万大军追项羽,计划与韩信、彭越三军合力,准备在项羽逃到厦南时,将其歼灭,但是当刘邦追到阳厦时,与项羽集团军对战,刘邦伤亡40万大军,让刘邦损失惨重。

后来刘邦问张良,为何韩信那边不派兵,韩信要封地,刘邦没得办法,此时自己又打不过项羽,唯独只有借助韩信的力量,既然他要封地,就依他,于是有封地给韩信,最后韩信派兵出战项羽。

一个人狂到敢正面向上级要官,到上司需要你的时候,你去给他谈条件交换,就凭这两件事,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韩信就必将会死。

事实也证明,在刘邦平定天下之后,知道韩信兵多,不易硬碰,就先削弱韩信势力,现在将韩信从齐王改封楚王,调离他的根据地,成为孤家寡人,最后授意吕后和萧何。杀掉韩信。

:韩信军中威望太高

连刘邦自己都承认,在指挥打仗上,刘邦不如韩信,担心韩信功高震主,

韩信在军中威望有多高,就拿樊哙来说,樊哙也是西汉朝开国功臣,可以想想他的地位也不低,在刘邦刚到咸阳的时候,看上漂亮的宫殿,有点依依不舍,就想在那里住下,那时候整个功臣中只有萧何和樊哙敢去说,甚至还敢指责刘邦。

再就是着名的鸿门宴,刘邦前去参加鸿门宴的时候,其他武将都没带,唯独带了樊哙,可想而知,刘邦视樊哙为心腹,当然在鸿门宴樊哙的表现也是让刘邦极度满意。

同时樊哙和刘邦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刘邦媳妇吕雉的妹妹就是樊哙的夫人,樊哙也是全程参与刘邦起义到开国建朝,相信在军中地位自然不用说。

就是这么高地位的一个人,在韩信也被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到樊哙家喝酒,而樊哙都采用跪迎韩信。还自称韩信为大王,自称为臣,按照年纪,樊哙和刘邦差不了几岁,那时差不多50多岁,而韩信才三十多岁,还被降为没有实权的侯爵。都受到樊哙如此待遇,想想韩信在军中威望有多高。

此时韩信和刘邦关系也破裂到冰点,在军中影响力还那么大,于是授意吕后杀掉韩信。

三:刘邦为了保住刘氏江山

刘邦在平定天下的时候,所分封的异姓王面积总和也超过刘邦自己的地盘,这些异姓王都是开国功臣,同时在他们分封之后,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自己治理制度,只是在名义上在刘邦面前俯首称臣,但是实际上不受刘邦所控制,当然这不是刘邦所想的,于是先手策划杀掉8位异姓王。保障刘氏江山的延续和绝对控制权。

其实我们今天的立场看刘邦杀韩信,并不意外,因为当时刘邦也平定天下,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的地盘,此时刘邦最担忧的就是分封的8个异姓王。

虽然这8位都跟随刘邦出生入死,算的上患难兄弟,但是毕竟他们不是刘氏宗亲,在刘邦称帝之时也五十多岁了,知道自己也时日不多,要是以后自己死了,那些异姓王反他,想到这里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要被人瓜分。

刘邦越想越害怕,当然这也是历代帝王在守江山的时候,不管你是功臣还是威望高的人,都是雷同做法,一旦用不到你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绝对控制权,自然就会想到要铲除隐患。

所以刘邦在要想第一个要灭的王是谁,谁的能力最大,当然是韩信,在策划灭韩信的时候,刘邦就用递减的招数,逐渐削弱韩信力量。

要说刘邦想要灭掉韩信的想法,肯定是很早就有的,只是一直在找时机,比如在建立政权之前,刘邦到处派韩信去攻城圈地,明着是重用韩信,暗地里就是到处派你去打仗,好消减你的兵力,又替我圈到地盘,两全齐美。

所以最后分封的8个异姓王只有最小的一个逃过一劫,其他的基本都是以谋反罪被杀。

四:刘邦为何不杀萧何

要说功高震主,萧何也算的上一个,但是在刘邦为了巩固自己刘氏江山,开始密谋杀害异姓王,却唯有萧何和张良没事,后来刘邦死后,还辅助刘盈。

萧何可以说是刘邦的老相识,在沛县做亭长时,萧何曾是是刘邦的上司,萧何也是从沛县还是跟随刘邦起义,在楚汉争霸的时候,萧何留在关中,为刘邦输送大量士兵,和保障粮草,一直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萧何绝对称得上大功臣之一。

后来萧何也协助刘邦灭杀几个异姓王,此时萧何明白,作为帝王,不怕身边功臣有小污点,像贪赃枉法之类的事,但是就怕他们有谋反之心,于是萧何为了保全自己,消除刘邦的猜忌,就做一些搜刮民财的坏事情,来蒙蔽刘邦,萧何又安排人秘密将萧何搜刮民众的行为告到刘邦那里。

刘邦知道后并没有派人去查,等后来萧何去见刘邦的时候,刘邦把那些状告他的条子拿给他看,问萧何,你作为相国,也干这种搜刮民众钱财的事,表面很生气,你自己去向百姓谢罪,让萧何补偿民众田价,刘邦消除了对萧何的猜疑,萧何也暗地里高兴。

后来刘邦死后,萧何辅助刘盈,还帮刘盈制定律法九章,萧何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功臣,得以善终。

五:刘邦和为何不杀张良

张良也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谋略过人,在刘邦得到天下的时候,张良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刘邦在灭杀异姓王的时候,张良也不是刘氏人,为何他没有被刘邦所杀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张良没有实权

虽然张良在帮助刘邦夺天下,给出不少计谋,但张良只是刘邦身边的一个谋士身份,虽然参与军事,没有实质权利,一个没有权利的人呢,就不会有一呼百应的兵力,这让刘邦觉得没有威胁,相信他不会谋反。

2.张良几次献计救刘邦性命,比如鸿门宴上就是靠张良结实项伯,并让他保存实力,先答应归顺项羽,让樊哙劝谏项羽,才让刘邦死里逃生,这让刘邦牢记在心。

在刘邦称帝之后,张良开始慢慢归隐,从台前转移退居二三线了,就在皇室明争暗斗的时候,张良也都不过问,最后张良得到善终,这也和张良的智慧过人有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