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优质9篇)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优质9篇)

时间:2018-12-25 23:59:31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优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篇一

1、教材分析:天冷了,幼儿也会自己思考或者问老师:“冬天来了,小鸟去哪里了呢?”,而《大树和小鸟》这首诗歌就很好地回答了幼儿的这个问题,整首诗歌描绘了大树和小鸟间共同生活、快乐游戏的画面,既表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又体现了动物和植物间亲密友好的情感。诗歌结构清晰,句式对偶,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童趣性。

2、学情分析:整首诗歌短小精悍,符合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和年龄特点,中班幼儿正处在语言、思维、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具备较完整、连贯地讲述一件事情的能力,因此,通过让幼儿学习诗歌的句式,感受动植物友好相处的情感,从而萌发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分别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诗歌,认识大树和小鸟间的关系(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力目标:能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大胆地表现诗歌

3、情感目标:体验诗歌活动带来的乐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大树和小鸟间互相依存、互相友爱的情感)

本次活动的重点:《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我将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让幼儿“欣赏诗歌,认识大树和小鸟间的关系”上。(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本次活动的难点:语言教学应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将活动的难点定位于让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学图谱一份、课件一份、自制教具一份、音乐一份、教学挂图一幅

2、经验准备:幼儿之前已玩过大树和小鸟的音乐游戏(活动准备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验基础,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克说过:“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她前进。”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次活动我用到的教学法有:情境表演法、自主学习法、课件演示法、交流讨论法等,其中,自主学习法占主导,因为中班幼儿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体现生态课堂的理念,让幼儿在自主地探索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活动过程是活动内容的具体表现和实施过程。我将活动过程共分为五大环节:一是音乐导入,激发兴趣;二是课件引入,自主探索;三是完整欣赏,动作表演;四是多元练习,巩固提高;五是情寓舞蹈,结束活动。这些环节会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得到逐一展现。

(音乐导入,幼儿与教师一起玩“大树和小鸟”的游戏。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小鸟,小鸟围着大树做一些亲密动作,如:捉虫、抱抱等等)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做了个大树和小鸟的游戏,你们开心吗?大树和小鸟真是亲密的好朋友,今天呀,大树和小鸟又在做游戏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啊?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也能很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开始就让幼儿产生学习的欲望,对于活动的开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播放有声课件师:现在,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引导幼儿将诗歌内容自己呈现出来,而教师则是起支持、引导作用,同时将内容以图谱的形式展现在黑板上。)(这一部分,先让幼儿感受画面,尝试将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而后,再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将内容与画面结合,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体现了生态课堂的理念,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图谱“这一形式,也比较清晰明了。)

1、完整欣赏诗歌(出示挂图)

2、师幼共同朗诵:教师读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

3、女孩读前半句,男孩读后半句(通过出示挂图,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第一遍教师完整朗诵,让幼儿加深总体印象,第二遍则是师幼共同朗诵,增加了互动,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幼儿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这么美的诗歌,大树又想和小鸟一起来表演了,小鸟们,你们愿不愿意啊?(教师询问幼儿)

1、师做大树,幼儿做小鸟(边朗诵边做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为大树和小鸟跳一支舞吧。(播放音乐《快乐的节日》,结束活动)(最后一环节,先是对活动的总结和情感的迁移,而后,则是让幼儿在动作和音乐声中表达自己的快乐。也是对诗歌快乐气氛的一种延续……)活动延伸:

1、在美工区为幼儿准备图纸,让幼儿在课余时间将诗歌内容表现出来

2、语言区可以将诗歌和图谱装订成册,供幼儿阅读和欣赏家园共育:

家长带领幼儿继续复习诗歌《大树和小鸟》,同时欣赏其他的诗歌。有条件的幼儿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观察小鸟和大树之间的游戏。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能用语言、动作等方式大胆地表现诗歌3、体验大树和小鸟间互相依存、互相友爱的情感活动过程:

激发兴趣播放音乐《童心是小鸟》:“小朋友,你们听,音乐当中把谁请来啦?(小鸟),小鸟是怎么飞的呢?我们也来学一学小鸟的动作。呀,小鸟飞得累了,它会去哪里休息呢?(大树),那我们也来做一棵大树吧!

(教师指导,若看到幼儿做了一棵高高的树,就说”这棵树呀真高,站得真神气。那谁来做一棵挺拔的大树呢?真不错)。

“大树和小鸟呀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这不,他们又在做游戏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音乐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同时将幼儿带入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活动一开始,就开门见山,让幼儿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角,同时在一系列简单的模仿中,巩固幼儿对小鸟和大树各自特征的印象。也为诗歌内容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1、展示表现“小鸟叫叫,大树笑笑”的图片

(1)、师: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小鸟好像在唱歌)观察得真仔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边上有音符,而且小鸟嘴巴张得很大。)哦,小鸟真的像是在唱歌哩,你们听过小鸟唱歌吗?小鸟是怎么唱歌的?(幼儿说:“喳喳喳喳”,教师说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边说的时候可以边配以节奏)

(2)、师:小鸟唱得歌真好听,唱得大树怎么样啊?(大树在笑),你是怎么看出来大树在笑的啊?(嘴角上扬,眼镜眯成一条缝。)我们也来学一学大树笑。(对于表现力好的幼儿,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如:xxx小朋友笑得可开心了,都笑弯了腰。xxx小朋友呀,都笑得捂住了自己的小肚子。)

2、展示表现“大树摇摇,小鸟跳跳”的图片

(1)、幼儿观看后教师提问:大树笑得可开心了,它是怎么来表达它的开心的心情呢?哦,大树笑得怎么样?都摇晃着它的身子了,那我们也来学一学大树的样子。

(2)、师:小鸟看到大树在摇晃着它的身子,它怎么样啊?(也跳了起来)哦,小鸟也跳起了舞蹈。我们也来学学小鸟跳舞的样子。(此过程教师有针对性的对一两个动作优美的幼儿进行点评“呦,你的怎么跳舞的呀?在绕着圆圈跳呢,真好看。”“你又是怎么跳舞的呀?她在向左边跳呢,真优美。”

3、展示表现“大树小鸟,快乐陶陶”的图片师:大树和小鸟做的游戏好不好玩呀?你们觉得他们生活在一起,怎么样?(很开心)。恩,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很开心的呢?(他们抱在一起,他们一起跳舞)。

师:他们生活在一起呀,真得很开心,老师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说,叫“快乐陶陶”。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这一环节,教师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的过程中自主地去学习诗歌的内容,体现了生态课堂的理念,同时也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而教师则是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将幼儿的思维始终集中在诗歌的内容周围。同时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童趣性和情境性,内容与内容之间层层递进,紧密相联,使呈现在幼儿脑中的不是断断续续的知识,而是一幅完整连贯的画面。)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师:大树和小鸟的游戏真好玩,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同时将幼儿听到的内容以图谱形式呈现。

3、完整呈现图谱后,教师提问幼儿最喜欢哪一句师:那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句话呢?(幼儿说出后,教师便说“来,我们一起说一说”,这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地让幼儿听1--2遍,取决于该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在自主探索完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完整朗诵诗歌,使幼儿加深巩固内容,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的境界。而图谱的形式,既清晰明了,又能够为幼儿自主地朗诵诗歌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1、配乐朗诵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中把这首诗歌一起来朗诵一遍好不好?(播放背景音乐)

2、分角色朗诵诗歌

(1)、让幼儿选择自己先做大树或小鸟,教师则做幼儿选剩的角色(“你们想做小鸟还是大树呢?老师让你们先选。好的,那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吧”)

(2)交换角色朗诵(师:这么美的诗歌,老师还想再朗诵一遍,你们想不想。刚才老师做大树,这次我们交换,老师朗诵小鸟的诗句,你们来朗诵大树的诗句,好不好?)(在这里,教师通过多元的练习,既能反映出幼儿对诗歌的掌握程度,又能很好地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让幼儿自主选角的形式,也是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充分尊重)

2、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的想法真好,今天天气不错,那让我们一起去和大树小鸟做游戏吧(带领幼儿走出教室)(简单创编根据时间来安排是否进行,如果活动时间达到上限,则可以放在延伸活动中进行。)注:红色部分的字是对每个环节所做的说明。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篇二

1、能正确辨认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愉快。

3、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4、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1、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土坑"的小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石块" 。

2、三个图形宝宝的家。

3、小猫挂饰人手一个,后面贴上图形。

教师:"今天,猫妈妈请来了几位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1、教师:"宝宝们真能干,现在图形宝宝请我们到他们家去做客。

宝宝们出发了,要跟好妈妈哦,不然会走丢的。"放音乐,学小猫走。

2、来到小路边。教师:"唉呀呀,怎么了,"幼儿说,"小路上有许多小坑,"

教师说:"小坑都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回答。教师:"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把路填满呢?"幼儿回答。

教师:"宝宝们看,路边有那么多石头,我们用这些石头来修路吧,"幼儿修路,提醒幼儿:"宝宝们要动动脑筋,什么样的石头放到坑里才正正好。"

3、教师检查小路有没有都修好。教师:"你们用什么形状的石头修路的啊?(请个别幼儿回答),小路修好了,我们边走边说说你走在什么图形上。"(教师先示范,幼儿再示范)

4。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5、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

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7、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1、教师:"你们看这就是图形宝宝们的家,你们猜猜这是哪个图形宝宝的家呀?"引导幼儿说说。

2、根据幼儿身上的图形做客。

同时要问好。回来时要跟三角形图形娃娃说再见。"

教师:"这次我们一起去做客,根据你身上的图形去做客。方法同上"

3、教师验证是否正确。

教师:"猫宝宝们,玩了这么长时间也累了吧,我们回家吧。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篇三

1.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探索发现桔子的秘密,对常见水果产生探索的兴趣和*望。(重点)

2.观察感知桔瓣环形排列的方式,尝试用简单作记号的方法,点数桔瓣的数量。(难点)

1.幼儿人手一份:桔子、盘子

2.每组一份辅助材料:小粘纸、牙签、大头针

3.实物投影仪、乒乓球

一、猜想激趣,梳理关于桔子的已有经验

猜想1:

教师:箱子里藏着一种水果,可能是什么?

猜想2:

师:这种水果是圆圆的,可能是什么?

猜想3:

师:这种水果剥了皮才能吃的,里面是一瓣一瓣的,可能是什么?

二、运用多种感官,发现桔子外在特征

1.桔子长什么样子的?提升:扁圆形。

2.桔子是什么颜色的?提升:随着桔子不断成熟,颜色由绿变黄

3.摸上去又有什么感觉呢?

三、引导发现桔瓣“环形排列”的秘密,初步尝试环形数数

1.观察感知桔瓣环形排列的方式,尝试点数环形排列的桔瓣

2.交流分享,引导学习用做记号的方法点数环形桔瓣

3.分组操作,尝试用做记号的方法点数桔瓣

4.第三次操作,把桔瓣一瓣一瓣剥下来,再次点数,验证。

四、品尝分享、小结

附说课稿:中班综合活动《桔子的秘密》

我园地处农村,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每年秋季,田间、山头高挂枝头的桔子成了孩子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水果。他们在桔园里嘻戏,观察着桔子由绿变黄,和父母老师一起去摘桔子,桔子的清香让他们难忘。孩子们在摸、闻、尝桔子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着桔子,他们发现着桔子的特征;当他们把桔子皮剥开来时,他们的手指需要一定的`协调性和力量,手部小肌肉群得到发展和锻炼;因此选择桔子这一孩子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内容,符合《纲要》提出了的“生活化”“兴趣性”原则。然而,面对中班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经验的拓展,他们的探究*望渐渐强烈,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桔子的外形特征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已经积累了桔子的基本经验,因此选择《桔子》这一教学内容,如果只是一味的重复关于桔子的基本特征,势必造成集体教学活动的无效,因此,我们从孩子的已有经验出发,从桔瓣排列的环形这一点切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感知,初步尝试“环形数数”。这一集体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多通道的感知,游戏化的学习,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兴趣。

1.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探索发现桔子的秘密,对常见水果产生探索的兴趣和*望。(重点)

2.观察感知桔瓣环形排列的方式,尝试用简单作记号的方法,点数桔瓣的数量。(难点)

《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应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希望通过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引导积极地观察、操作,并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互动中去发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篇四

1、教材分析

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选择了《长方形的`特征》这个内容。在了解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长方形的特征,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2、目标分析

通过对教材以及这个年龄段幼儿认知能力的了解,我反这节课的活动目标定为:

(1)、培养幼儿对图形进行比较的兴趣。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长方形的物体。

(3)、认识长方形,知道名称和基本特征,能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情景引入法:课的开始,通过“老朋友”正方形的角色扮演引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期望。

观察法:通过与正方形的观察比较,幼儿得出长方形的形状特征。

自主探索法:幼儿在已有长方形的初步认识基础上,通过提供操作材料,体验长方形的形状特征。

1、活动导入:

课的开始,通过“老朋友”正方形的角色扮演引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通过与正方形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从而让幼儿得出长方形的形状特征。

3、游戏巩固。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篇五

《纲要》明确指出,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即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中班幼儿在进行小水滴旅行记,吹泡泡,沉浮实验,奇妙的水车等活动中,已经完全被水的“魔力”给征服了幼儿虽然知道要节约用水,他们一边说节约用水,一边在洗手、喝水、上厕所等过程中浪费水,加之今年我国西南五省遭遇了特大旱灾,水资源十分缺乏。所以,我设计了这节的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要求。

(一)教材简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是中班的一节社会活动。通过幼儿观察交流分享,观察讨论,关注生活讨论节水方法和师幼表演等活动,意识到节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承担起节水义务宣传员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纲要》强调: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现状,激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懂得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3、从身边小事做起,讨论节约用水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证,为了达到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让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下观察记录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当行为,并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些节水的好办法,制作节约的标志与宣传画。

2、物质材料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节水的标志、节水小天使的标志牌。

(四)说重难点活动重点:使幼儿树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难点:知道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何去突破难点?通过幼儿观察、讨论、总结节水方法来完成。

《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社会教育活动不是教师告诉幼儿“你该怎样”,而是幼儿要“怎样”,教师只是对幼儿的选择和行动起引导和帮助作用。

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谈话法:帮助幼儿提炼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使之系统化、明确化。

2、讨论法。有利于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和感受。

3、情景教学法:由教师展示一些缺水和浪费水的情景,让幼儿对其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让幼儿理解节水的重要性。

其次还采用观察法,记录法,角色扮演等方法。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必须使幼儿动手、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观察、体验、表现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发展社会性。

主要学法有:

(1)讨论法:让幼儿相互讨论节水的方法;

(2)观察法;通过对课件图片的观察,让幼儿的心灵有所触动,树立节水的意识;

(3)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与家长一起制作节水宣传画与节水标志。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社会教育活动要有“整体性”的观念。教师要把知、情、意、行等方面有机地融合在教育活动中。

(一)观察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1、出示一些脏物和干枯的花,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二)观察讨论,激发情感——观察多媒体课件,看看说说,了解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的愿望。

(三)关注生活、积累方法。

1、幼儿分组讨论在幼儿园和我们的生活中节水的方法。老师归纳进行记录,强化节水意识。

2、播放贴近幼儿生活的节水图片。

小结:节约用水,可以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节约一滴水开始,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我个人认为在活动设计上有以下亮点:通过观看缺水的图片,让幼儿的心灵有所震撼,从而激发幼儿节水的愿望是第一个亮点;第二个亮点是通过歌曲表演及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节水宣传画与节水标志,向班级宣传,向在座的各位客人老师宣传,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艾玛捉迷藏》是被称为“现代寓言大师”的大卫﹒麦基的系列作品之一,他十分了解孩子的心理,“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编绘得妙趣横生。捉迷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贴近孩子生活,是孩子熟悉的事情,而且情节、画面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独特的心理状况、思维方法和语言特色,在视觉形象上绘本以艾玛与小鸟捉迷藏的形式展开故事,不仅让孩子感受到色彩变化的美妙与绘画的乐趣,而且还能强烈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在捉迷藏寻找过程中又符合幼儿好奇、猜测、想象等心理特征,能让中班幼儿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持久的兴趣。

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是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2、原定目标(能大胆积极得讲述自己的发现,并学说故事角色中的对话。)现定目标:发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

3、在躲藏过程中感受捉迷藏游戏的快乐。(后来加的目标)

前面几次老师在试教的时候发现,孩子对模仿小鸟和动物们比较困难,在情感上也没有很好的和老师引起共鸣,那么我们后来就觉得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法,先是老师做小鸟,小朋友做小动物。于是我们的把活动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艾玛和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但是整个活动下来,发现这样的教学过于单一,封闭。于是现定重点:通过阅读绘本,了解故事情节,能大胆积极得讲述小鸟把哪些东西当成了艾玛。

原定目标难点定在帮助幼儿理解“我哪里都没有找到你”,开始时我们为什么把这句话作为难点呢?因为在前面几次试教的过程中,小朋友对这句话理解不了,因此我们把请幼儿猜测讨论“小鸟为什么不能找到大象?因为大象哪里都没有去,”

现定难点:理解动物体色与环境的关系。

物质准备:

彩色艾玛的拼图,通过活动开始部分和孩子玩的拼图游戏,加深幼儿对绘本中艾玛的认识。

在我们柴老师第一次在试教时,因为在活动前捉迷藏的游戏没有和孩子们玩过,后来组织下来我们老师发现孩子们虽然以前已经玩过捉迷藏的游戏,但对捉迷藏的理解不够深入,(根据心理学上儿童的遗忘规律的现象,觉得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提出在要进行经验上的准备,活动前再和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整个活动分为四大部分,先是通过拼图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大自然中小动物躲藏的秘密--再次通过游戏,迁移经验。

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开始环节,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第一次、第二次试教的时候,是老师出示不完整的艾玛拼图,请几个幼儿自己到黑板前来拼一拼,猜一猜,说一说怎么来拼?为什么?可是等待拼图完成的时候。我们发现这样对孩子来说有点困难,时间有点长,也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于是我们组的老师就提出请幼儿来说怎么拼?老师来帮助他们来粘贴,这样一来时间上就缩短了,难度也降低了。

当拼图完成的时候,教师马上进行追问:你们发现原来是什么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对,今天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引出主题。此环节安排用心良苦,有两点巧妙之处:利用游戏法很自然的导入关于”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与绘本相吻合,将大象的特别之处前置,一目了然。

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这里我们根据原来的目标,通过逐一出示ppt,教师主要通过运用直观法和提问法,对每一张图片都详细阅读。这样的教学过程感觉很罗嗦,出现多重提问体现不出层次和梯度,逻辑不够严密,重难点不够显现,感觉停留在对绘本表面的解读,没有把绘本蕴藏的信息挖掘出来。于是我们又通过自己的认真解读,却惊喜的发现《艾玛捉迷藏》不仅能引领孩子们来到了精彩的游戏世界,孩子们在和小鸟一起寻找艾玛的过程中,还感受艾玛五彩斑斓的体色与森林环境的关系。于是我们及时的调整了目标和过程,并对ppt做了修改。

ppt2:现在轮到艾玛藏起来了,谁来找?你怎么知道的?(这个追问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现在轮到艾玛躲起来了。我们数到10就去找大象吧。(数到十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它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感受捉迷藏游戏的有趣。)

(这两个图片,老师与幼儿一起详细的解读,挖掘出绘本中蕴藏的信息。)

ppt5、6:

1.那个花格子是不是艾玛呢!

2.小鸟还把什么当成了艾玛?(风筝)(这个问题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开展的。)

3.那艾玛在哪呢?我们来帮小鸟找一找。依次点击出示小船、韦伯、旗子、帐篷、衣服和袜子。(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严谨性。如果像原来设计的提问,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幼儿带来生机,反而对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

4.(同时出示帐篷、衣服袜子、太阳伞、小船画面)

师:刚才我们和小鸟找了好多地方,把哪些东西当成艾玛了呀?为什么会把他们看成是艾玛呢?(这个问题具有一定针对性,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拓展幼儿的视野)。

第三部分:了解大自然中小动物躲藏的秘密

1.师:小鸟找了这么多地方也没找到艾玛,于是它决定先去找其他小动物,看这里!藏着谁呢?(找找说说螳螂、知了、枯叶蝶)(这里很自然地过度到动物体色(外形)和环境的关系上,让孩子们理解:要让自己藏起来,得找一个和自己身体颜色很接近、样子很像的地方,才不容易被人发现,为后面的游戏做好准备。)

最后一个环节: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容易接受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把活动中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游戏当中,促进孩子的情绪情感的体验,使活动达到最高潮)。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们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老鼠进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内容、地位、作用《小老鼠进城》是一节讲授有关交通标志知识的课,属于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的内容。本节课以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在幼儿认识一些交通标志的基础上展开,为幼儿进一步了解交通标志的特征和作用奠定基础,以促进幼儿知识经验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为指导并结合幼儿自身发展水平及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特征和作用。

(2)技能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解读并结合本班幼儿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特征和作用。

难点是: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4、教具准备一个老鼠头饰、各种交通标志、乡下老鼠进城的地图、一辆玩具汽车

二、说教法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强调,以幼儿为中心,整个教育活动要以幼儿的学习兴趣特点和已有经验来进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起着支持和引导的作用。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提问法、课件演示法、游戏竞赛法。运用这些方法可以生动、形象的呈现所要讲授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更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三、说学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谈话法、游戏竞赛法、练习法。通过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使师幼关系更和谐、融洽。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围绕教育目标,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我对教学程序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故事导入我拿出老鼠头饰,给幼儿讲:小老鼠想进城,进城的路上有很多交通标志,但是小老鼠不认识,于是它很着急,想请小朋友帮帮它,告诉它那些交通标志都是什么意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交通标志的意思,帮助小老鼠好吗?我就此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我出示挂图,并提问幼儿“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些交通标志的意思啊?”幼儿回答完毕后,我对标志的名称和意思进行讲解。然后通过“你指我说”的游戏让幼儿熟悉所讲的交通标志,即我指标志,幼儿说意思或我说标志意思,幼儿指标志。

(三)游戏巩固我拿出地图和幼儿一起玩乡下老鼠进城的游戏,我将老鼠进城时遇到的交通标志贴在地图上,让幼儿找正确路线,帮老鼠进城。

(四)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后问一下爸爸妈妈还知道哪些交通标志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自己知道的交通标志的名称和意思。

五、结束语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篇八

1、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诵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

回忆经验直接导入

1、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2、是谁让你们做梦了吗?

2、播放音乐,“梦姐姐”为每个幼儿放一个小礼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构思自己彩色的梦。

3、那请小朋友看看梦姐姐送了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你会做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谁的梦最美,待会儿请你来给梦姐姐说一说。

4、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们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小朋友做的梦可真美呀,我们把你的梦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一听。

我运用了图片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吸引幼儿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篇九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

“健康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许多教育家都对此作出过精辟论断。其中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陈鹤琴先生充分认识到健康对于儿童个体以及国家前途的意义。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忽视幼儿健康甚至有损幼儿健康的做法。《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袋鼠是本次教学主题《有趣的动物》中的其中之一,虽然袋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电视上,图书中幼儿经常能见到,也比较喜欢。尤其是它身上有个口袋更吸引幼儿的眼球。在认识了袋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后,来让幼儿学习模仿袋鼠跳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设计了本次健康活动《袋鼠跳》,让幼儿通过模仿更加深对袋鼠的认识。

2、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健康领域的目标放在五大领域中的首位,这更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健康目标有四条总目标,在本次活动中我着重学习第四条:“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并把目标定为:

(1)通过模仿袋鼠跳跃,学习双脚并拢向前跳。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除了要以饱满,热情的情绪吸引幼儿外,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提问法: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探索,从而启发他们积极,大胆想象。

2、直观示范法: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教学法。教师用语言示范和动作示范来表现袋鼠跳3、操作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通过动手练习从而使他们巩固地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让幼儿自己动手把双脚套在口袋里并练习跳,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三、说流程。

以直接提问的方法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想模仿的欲望,然后让幼儿自己练习模仿袋鼠跳。再进行示范法,让幼儿把双脚套在口袋里进行模仿跳,在练习从中老师及时提醒幼儿纠正动作,最后进行竞赛游戏。

四、说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尤其在竞赛过程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秩序较好。但在准备工作中由于没有和配班老师交代清楚,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显得有点乱,各环节衔接不是很理想。另外,由于天气冷,幼儿穿的衣服增加,所以有的口袋显小没能较好发挥。最后准备的音乐磁带没有起到作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