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大溪文化陶器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大溪文化陶器

时间:2022-05-09 08:54:49

相关推荐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大溪文化陶器

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地区和鄂西长江沿岸,于1958年在四川巫山大溪镇首次发现,故而得名。在湖北的宜昌、宜都和江陵一带,也都发现了类似遗存。到目前为止,巫山大溪、宜昌中堡岛、宜都红花套、江陵毛家山、澧县三元宫等地遗址都已经过正式发掘,碳-14测定其时间约为公元前3800—前2400年左右。

从出土的石斧、石锄、石䃚和骨矛等工具和鱼、兽骨等堆积情况看,大溪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除了经营原始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也进行渔猎活动。

上图由三峡博物馆收藏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其次有一定数量的灰陶和黑陶,个别遗址内发现过少量白陶。制陶工艺为手工制作,部分器物口沿经过慢轮修整,少数器物内部可见泥条盘筑痕迹,一些陶罐的口、腹和底部是分别制好后再接合而成,圈足器的器身和圈足也是如此。制器所用陶土多属泥质,细泥和夹砂的较少,夹砂陶除了以石英末作为羼和料外,有些还羼入碾碎的稻壳,烧成后变为黑炭或出现大量孔隙。红陶的胎体呈灰色、黑色或红黄色,于器物上部或表面施以深红色陶衣,也有些器物(如碗、盘、簋、豆等)表面为红色,口沿和器内却显黑色。黑陶烧成温度一般较高,有些黑陶器壁很薄,表里一色,也有的仅表面是黑色,胎体为灰色。据测定大溪文化陶器的烧成温度基本为600—880℃。

上图由巫山博物馆收藏此时期的陶器多为素面或磨光,只有少数饰以划纹、弦纹、篦纹、戳印纹或镂孔等,戳印纹是大溪文化特有的纹饰,是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小戳子印成,主要装饰在圈足盘、子母口碗和豆的圈足上。另外发现有少量彩绘陶和朱绘陶。彩陶陶质多为细泥红陶,彩绘以黑色为主,少数器物夹杂有红彩,一般绘于器外,只有个别特例内外加彩。朱绘只见绘于黑陶之上。

上图由巫山博物馆收藏大溪文化的陶器已经广泛使用圈足,器形上筒形彩陶瓶、双腹杯、曲腹杯、圆锥足罐形鼎、簋形器及深腹豆等最具代表性。除了日常使用的器具外,还有一些制作精美的小物件,如刻有花纹的小陶球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