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你在永嘉这么久 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你在永嘉这么久 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时间:2024-07-10 13:05:22

相关推荐

你在永嘉这么久 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连通两岸

无数的人从这岸到那岸

无数的游子从这里离去

从这里归家

古桥

更是连接着永嘉这片土地上

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

在咱们永嘉

这些桥你都知道吗?

丽水桥

位 于 岩 头 镇 岩 头 村 , 建 于 明 嘉 靖 戊 午 年(1558),东西走向,架于丽水湖上。丽水桥由48根条石构成,意指岩头村在明朝时为仙居乡第四十八都。桥长12.3米,宽3.8米,三孔二桥台。桥面共分三节,每节分别由9根条石并排铺筑,下由14根石柱磴支撑,桥两端的码礅与中间的两个桥墩全用条石竖立而成。两侧石板上刻有“丽水桥”、“明嘉靖戊午年仲秋吉旦金氏建”等字。

丽水桥中间高,两端低,略呈弧形,恰以长虹卧波。这里景色宜人,古朴典雅,一不小心你就会穿越到马致远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境中。无论是你在丽水街上看丽水桥,还是在桥上看古街,都会让你留恋不舍。1997年8月,该桥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永庆桥

处在岩头镇协岙村长蛇坑十八垅山麓,普安寺前30米处。桥跨长蛇山谷,两岸连山,下通溪流,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

此桥三孔梁式,全长12.56米,宽3.6米,高4米,东北西南走向,桥底两端用块石垒砌成马头,中间两桥墩各由四根石柱组成,上横条石,承托桥面。桥面分三段,每段由八根条石并排铺设而成。中段左右两侧刻有题记,楷体,左为“大宗庆元三年丁巳四月十七日庚申”,右为“雪庵施长财建此永庆桥,僧即则于置”。永庆桥简朴稳固,未见修缮痕迹,对桥梁建筑的研究,颇具借鉴价值。1983年1月,该桥被列为永嘉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安桥

在碧莲镇大岙村口,有一座外形古朴美观的石拱桥,远望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就像一张大宝弓,所以当地人叫宝弓桥。

据大岙吕氏宗谱记载:北宋宣和四年(1122),吕氏先祖从仙居白塔迁居此地,为方便行走,于明建文元年建此桥,重建于正德五年(1510),系单孔石拱结构,桥长20米,宽3.5米,高7.5米,石拱跨径10米,厚0.5米,桥面两侧为块石砌成,中间用卵石铺就。据当地老人说,当时村里请来一个远近闻名的建桥师傅,开工之前村里首事无意中与他开了一个玩笑:石头任由你挑选,但不用一锤一凿,如能把桥造起来,付你双倍的工钱。谁料师傅竟慨然承诺,在造桥过程中不用一锤一凿,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三年后一条美妙的飞虹出现在村口的醒目位置。该桥桥身全部采用天然蛮石,桥面也未作铺垫和修饰,虽历经500年的风雨沧桑,如今仍坚固如初。

黄桥

位于枫林镇枫三村浦亭街狮溪口,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

桥为南北走向,长17米,宽4米,侧面形式八字。桥底中间设两墩,各用四根四边形石柱成支架承托桥面,桥面分三组,各铺7条石板,全桥呈弓形,中间平坦,两端斜坡。桥侧面刻有“明天启二年秋吉旦徐氏鼎建”等字。

顶香桥

又名五龙桥,位于岩头镇苍坡村。进村首先要经过“五龙桥”。此桥为五块石板搭建的古朴拱桥,隐喻此地人才众多,“藏龙卧虎”。

该桥建于南宋时期,南北走向,长46.11米,宽2.31米。桥的基座由块石垒砌而成,立于砚池之上。两侧有块石铺面,桥中铺五根条石,条石长3.09米。桥面高于路面0.99米,条石前设一台阶,路面铺青砖面,宽7.92米,其余为鹅卵石铺面,铺地两侧为条石塑面。

岩龙石拱桥

位于岩坦镇岩龙村口,相传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利用窄小的天然石门作基座,由青石块垒砌而成。

桥体长约30米,宽3米,桥孔约10米,离溪水高约15米。桥西首立有清道光年间重修古桥捐钱公益石碑。该拱桥与岩壁、深潭、流瀑融为一体,堪称楠溪江水口景观之一绝。

巽宅石板桥

横亘在巽宅镇巽宅村东金溪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935年重修。

桥为东西走向,全长约89米,面宽约1米,桥底设19个桥墩,离溪水面约1.6米,共十七跨,每孔用3根阶条石铺面,每个桥墩用3根石柱支撑桥面,同时在桥墩的左右侧设立斜形抱条石,借以加固桥基。西属第六跨桥板一侧刻有“永安桥”三字。该桥现在仍是两岸人们来往的通道,也是小镇一道靓丽风景线。

念祖桥

处在枫林大门台村御史祠西南侧,跨狮溪水面。建于民国二年(1913),是徐定超为纪念祖父而捐资兴建的。

桥为南北走向,侧面似八字,长15米,宽4米,中间设两墩,各用四根四方形石柱做成支架承托桥面,桥面分三组,每组铺设5条石板。桥面两旁各设6组石栏杆,中孔桥梁西侧横刻“念祖桥京畿道监察御史里人徐定超建”,东侧横刻“中华民国三年(1914)甲寅十二月里人徐象严书”。在桥的北端西侧有一棵大榕树笼盖。1994年8月,该桥被列为永嘉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鲤鱼桥

位于岩坦镇溪口村中心荷花池上。荷花池,又称水亭塘,其东西长约100米,宽约25米。原溪口车门经鲤鱼桥至东头出村,全长约440米,是村主要通道。桥和莲池均为南宋年间规划建造。

鲤鱼桥为东西走向,总长14.3米,宽为2.5米,属石墩石梁桥。桥面分四段,由七根条石并列砌铺,三个桥墩由条石叠砌而成。桥两侧为村中小道,由块石铺砌。该桥保存完整,周边环境优美。“合溪十景”有两景在这里。

玉带桥

位于埭头村前梧山下之玉带水上。

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古道,是到大若岩陶公洞等地的必经之路,为单孔石拱桥,长约12米,拱高4米。不知始建于何时,桥头有两石碑,为清后期的两次修桥记录。桥身古朴美观,有玉带映水之美誉。

新济桥

位于桥下镇济根村口,东北西南走向,横跨大坑溪,为单孔石拱桥。平面略呈“H”状,全长21.4米,桥面宽3.9米,桥孔高8.5米,宽度11.6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用卵石铺成。

此桥是通向桥下镇的必经之路,由于清代洪水泛滥,百姓交通极为不便,故此赵姓始祖泮银为子孙行善积德,出资建造。现留字迹“新济桥”三个字。

五房桥

位于永嘉县岩头镇溪南村玉川路,桥为花岗岩条石结构,建于宋仁宗元丰七年(1084年),南北走向,横跨村中溪流三孔石板桥,桥总长8.1米,宽1.45米,每孔间由三条花岗条石并铺,总共九挑花岗岩条石,桥墩由花岗石构筑,桥西侧阴刻“元丰七年甲子十月xxxxx”等十四字。

桐园石板桥

位于桥下镇桐园村,建于1926年,南北走向,横跨无名溪,现溪流已干涸。该桥总长55.30米,桥面宽1.6米,系十五孔石梁桥,每跨为五根条石并排铺就,总共75根条构筑。桥墩由三根条石立柱,左右用1-2块块石或不规则条石稳固。桥两岸为大小块石垒筑。中跨(第八孔)南北侧阴刻“民国丙寅善同桥 仲冬月立”十一字,字迹清楚。

该桥在过去是徐岙乡通往桥下的必经之路,在洪水时期交通颇为不便。当时由温州一个来自昆阳的寡妇经过此地,修行积德出资建造该桥,原桥头立有碑文,碑高1.6米,在“文革”时期被摧毁。

小溪碇步

“碇步”,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形式的桥梁,亦称碇步桥。在楠溪江上游,凡是有溪水的地方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碇步。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现存大大小小碇步桥约有200多条。

小溪碇步位于巽宅镇小溪村前,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 ,19重建,是楠溪江出现最早的碇步。全长112.7米,共有石碇221步,周围河滩用卵石筑平加固。上游弹石底6.50米,下游弹石底11.90米。每隔16步石碇于外侧增设一碇,以便行人交会。曾多次毁于洪水,由村民集资修建,现基本保存完整,大部分石碇为后期修建,只有部分石碇有松散,缺损的情况。

东皋碇步

位于鹤盛镇东皋村前溪中,是永嘉最长也最负盛名的一条碇步桥。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宣统三年(1911)被洪水冲毁,后由当地村民集资重建。

南北走向,全长126.8米,共有石碇216步,每步石碇间距0.65米,每碇两侧用抱石斜撑,顶面尺寸约0.20×0.40米,埋置深度约1米,周围河滩用卵石和木桩筑平加固。在石碇27至28步之间,留有通道约2米,可通舟筏,上铺踏板。每隔8步,外侧另设1石碇,以便行人交会。1992年5月,该碇步被列为永嘉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面那么多有历史的古桥

你走过几座呢?

约起来,你想和谁一起走?

来源/中国永嘉微信公众号

《永嘉古迹》编着潘浩

编辑/启真

责编/无名

点击 >>搜索历史新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