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济南发布“人才19条” 从“政策及时雨”看山东该如何留人

济南发布“人才19条” 从“政策及时雨”看山东该如何留人

时间:2022-05-27 05:37:38

相关推荐

济南发布“人才19条” 从“政策及时雨”看山东该如何留人

近日,在继“人才新政30条”“高校20条”等政策之后,济南市于9月2日出台《关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人才19条”。

济南“人才19条”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操作性、前瞻性、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政策举措,极富精准性,堪称“政策及时雨”。首先,《政策》提出实施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如百万大学生来济工程,“博士后英才”、“金蓝领工匠”、“创客之都”人才集聚计划,引进全球TOP200高校青年人才等,这将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建设活力城市、创新城市奠定基础。

其次,《政策》还提出,聚焦十大千亿级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领域,将全市发展机遇项目化、指标化、清单化,发布“选择济南”清单,这是推动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条重大创新举措。

同时,《政策》还提出,动态掌握山东籍、济南籍优秀人才在全球全国分布情况,实现定向化、精准化人才吸引;升级各类人才服务,着力解决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人才19条明确,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四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凭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明或技术技能资格证明即可落户。

无独有偶,去年6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五大工程的意见》,对全职引进顶尖人才,“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及相应优秀人才的机构和个人,奖励标准分别由20万元、10万元、5万元提高到50万元、30万元、10万元。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并放宽专科、高职校、技工院校高级工以上毕业生落户限制。将重点引进培养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才、技能人才、乡村振兴人才88万名左右。

这些年,山东省和各市都发布了招才引智政策,吸引了各类人才前来工作和创业,对促进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一些新动向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1,山东人口和人才流动的新形势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小城市向中大型城市集中,是不可阻挡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的优秀人才则出现跨越式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的特点,但山东人口和人才流动正面临一些需要注意的新趋向。

从开始,山东成为全国沿海省份中唯一人口流出多于流入的省份,当年流出41.97万人,延续了这一趋势,净流出19.55万人,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二。

特别让人忧虑的是,高素质大学毕业生成为重要流出群体。山东大学毕业生中,16市毕业生平均留存率为23.54%,青岛、济南两地情况较好,留存率为62.59%和53.33%;其他城市留人不易,聊城、济宁两市毕业生留存率甚至不足一成。

从省外流向看,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成为主要流向地区,北京市吸附能力一直最强,为21.48%,京津冀城市群总吸附占比32.54%,长三角城市群对山东毕业生的吸附力占比高达38.58%,上述两个城市群对山东毕业生的吸纳占到外流总量的七成。

人才和人力资源流动新趋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所致。一线城市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资源,对人才产生吸引力是正常的,但这对山东也是一个提醒:山东该如何做,才能留住尽量多的大学毕业生,留住更多更好的人才?

2,“青年理想城”的启发:满足不同需求层次

9月6日,东方网发布一篇《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留住年轻人?中国青年理想城榜单出炉》的报道,这篇报道对我们吸引人人才和年轻人具有启发意义。

文章报道,第一财经旗下数据研究型新媒体——DT财经在沪举办“前往青年理想城·城市数据创想会”,邀请了百余位来自商业、互联网、大数据、政府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资深人士,共同探讨城市与青年人发展的关系。会上,DT财经首次发布《中国青年理想城报告》,中国青年理想城TOP15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重庆、苏州、长沙、西安、东莞、天津、郑州。山东最好的名次,是青岛处于第17位,济南处于第25位。

据悉,该报告是基于25家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的大数据,以及对超过1500位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的调研数据,通过70个指标量化评估100座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进行的排名。“城市青和力发展指数”由代表不同需求层次的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70个三级指标通过线性加权构成,其中8个一级指标为城市发展能级、工作机会含金量、居住辨别力度、商业资源偏好、环境友好度、自我成长氛围、生活新鲜感、文化娱乐活力。

DT财经副主编唐也钦介绍:“虽然《报告》仍然以城市排名的方式呈现结果,但我们认为,相比干巴巴的得分,城市在不同指标偏重上表现出的特色,才是影响青年人决定的关键。”比如上海和北京总分几乎相同,但上海在居住便利度、自我成长氛围、生活新鲜感等软实力方面领先,而北京在城市发展能级和工作机会含金量等指标上表现更硬核。

此外,珠海、中山、厦门、昆明、沈阳等部分城市的青和力发展指数排名较大程度超出了经济体量的排位,一定程度说明当地将经济发展转化为城市活力的效率更高。还有一些地级市表现亮眼,比如绍兴、嘉兴、镇江、惠州、台州等城市工作机会含金量指标较高。尽管这些城市规模不大、经济产业规模有限,但它们或保证了现有工作机会的较高性价比,或为年轻人的生活品质的提供了保证。

3,综合用力,扬长避短

从“青年理想城”的调查分析来看,影响大学毕业生等年轻人择业择城的因素有很多,既需要提升城市硬环境,也需要提升政策等软环境,但满足人的“需求”仍然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观察分析,山东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年轻人到山东工作生活,必须扬长避短:

一是先要看到自己的“短板”,明确招才引智的真正竞争对手。山东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从大学毕业生流向看,北京和长三角对山东人才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但要清楚,在招才引智方面,山东的城市和北京、上海比,不具备优势,即使济南和青岛这两个山东顶尖城市,和北京、上海也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所以,山东城市吸引、留住人才和年轻人,最好不要和一线城市比,而是要多和京津冀、长三角的二线城市比,比如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二线或强二线城市,这一类城市,是山东招才引智的主要竞争对手。现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学毕业生宁愿留在长三角的二线城市,也不愿回山东,这是需要真正注意的地方。其实,山东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和长三角的二线城市比,还是有优势和吸引力的,不要妄自菲薄。只要在创业环境等软环境上做足文章,仍会吸引众多人才。

二是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机会,吸引专门人才。相对于京沪,山东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比较发达,具有吸引制造业专门人才的优势。北京的高科技发达,但高科技项目需要通过制造业转化,这就为山东吸引人才打开一扇窗户。而且,这两年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线城市严格户籍人口管理,户籍人口连续下降,这也为济南、青岛这样的二线城市吸引人才和年轻人提供了机会。

三是精心打造,做大做强核心城市,并且要讲究特色立城。山东GDP总量全国第三,单看GDP,山东是一个经济高地;但是看城市,山东又是一个经济洼地,城市发育水平远远滞后于相邻的北京和长三角,“但见群山难见峰”,济南和青岛这几年虽然奋起直追,但和一线城市相比依然差距很大。精心打造济南、青岛、烟台“三核”,建设发展与沿海开放大省相匹配的中心城市,仍然是山东的当务之急,这对吸引人才和年轻人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发展要注意特色,增强“特色吸引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虽然一线城市人才扎堆、年轻人扎堆,但也要看到一线城市的拥挤、住房困难让许多人心生厌倦,有些年轻人和人才反而喜欢一些有特色的二线城市,比如到青岛、宁波、大连这样的海边城市,济南泉湖山一体的特色风景对很多人也有吸引力。所以,二线城市可以在特色建设上下足功夫,比如济南可以充分发掘泉湖山一体的“旅游休闲”特质,增强对特定人群的吸引力。

四是注意满足人才和青年人的“预期感”。一个人能在一个城市生存发展,第一往往取决于工作及其对未来的预期。对年轻人的需求和想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注意研究。比如,一些大学毕业生想得其实非常长远,有的工作没有着落、也没谈对象,但却想到了未来“下一代”在哪生活和上学的问题。就工作而言,则涉及到提高工资水平、提升工作环境等方面;预期方面,则涉及到职业发展前景、生活前景诸方面。一个地方,只有在满足人才和青年人需求方面多下一些功夫,才会让他们愿意来、愿意留。

来源:大众网

>>>推荐阅读

青企峰会上演“双城记” 董明珠、周鸿祎将现身会场

山东三地自贸区原来藏着一个“共同的大秘密”,你知道吗?

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出炉”!50家鲁企上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