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西游记》中唐僧从印度取回的大乘佛经 与小乘佛经有什么区别呢

《西游记》中唐僧从印度取回的大乘佛经 与小乘佛经有什么区别呢

时间:2021-02-03 20:53:59

相关推荐

《西游记》中唐僧从印度取回的大乘佛经 与小乘佛经有什么区别呢

1

在《西游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泾河龙王被魏征斩杀一事,被阎王拘到地府问询。崔判官送他还阳之后,李世民为了还这个人情,便答应超度冥府的大量孤魂,于是李世民发出皇榜,召集天下有道高僧,准备在长安城大办一场水陆大会。

水陆大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渡大斋胜会道场”。所谓“法界”,是指诸佛与众生平等,通称为法界。而“水陆”则是指众生受报之处,也就是水、陆、空三界。其中水、陆两处尤其苦孽深重,所以叫做“水陆大会”。相传,水陆大会始创于南北朝时期那位抑道重佛的梁武帝,法会持续的时间短则七天,多则四十九天。

经过众僧推举,李世民延请玄奘法师主持这场规模空前、连续召开七七四十九日的水陆大会。水陆大会开坛当天,唐太宗以及文武百官、国戚皇亲,全部准时赴会,拈香听讲。

正在此时,观音菩萨化身降临法坛,对唐太宗和玄奘法师说:“你们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唐太宗听了菩萨的话,高兴地问:“那这部大乘佛法在哪里可以得到呢?”观音菩萨接着说:“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此经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于是,唐太宗与玄奘法师结为兄弟,赐名三藏,并派他到西天去将这部具有莫大神通的大乘真经带回长安。

临行时,唐太宗从地下拈起一撮尘土,伸指弹入酒杯当中,对玄奘法师说:“此去西天,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三藏法师谢过太宗,举杯一饮而尽,辞谢出关向西行去,从此开启了后面那段荡气回肠的西游故事。

2

那么,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观音菩萨口中,藏于西天雷音寺内的大乘真经,与过去流传在唐王朝的小乘佛经,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日本着名的佛教研究学者平川彰先生,一生致力研究印度哲学与佛教学,他在原始佛教、大乘佛教、密教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印度佛教史》这部书中,平川彰先生对印度佛教的产生、发展及其流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通过平川彰先生的层层剖析,我们才能一窥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渊源与区别。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当中这个“乘”字,本义是指可乘坐的东西,在这里指的是佛教的教理。

由于修行佛法可以让信徒从迷惑的此岸,抵达觉悟的彼岸,因此佛教徒将佛教的教义比喻成乘物,意味着通过修行佛法,可以度众生于无涯的苦海。

“小乘”是一种贬义的称呼,是大乘佛教的信众们将最初的“原始佛教”和后来发展起来的“部派佛教”等派别贬称为“小乘”。那些被称为“小乘佛教”的派别,本身是不承认这个说法的,例如,现在流传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徒,一直管自己所修行的佛法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教义上有很多相异之处,但大小对立的称呼,究其本质,是两派教义中“利己”与“利他”的不同。

大乘佛教认为“因为度他而自己也得以被度”,因此是一种自利利他圆满的教法。大乘佛教中有六波罗蜜的修行之法,其中就指出:假如没有“利他”的话,那“利己”也就无法成立,这就是由相依而成立的“缘起世界”的道理。

反之,在小乘佛教,或者说上座部佛教的教义中,是以“斩断烦恼从而让自己得到解脱”作为修行的根本目的。而且,其教义进一步指出,想要让自己得到解脱的话,则“应作己作”,也就是说,只能考虑自身入涅槃的事,而不必普度众生。

之所以小乘佛教的教义如此规定,是因为被称为“声闻乘”的小乘佛教,是脱胎于“原始佛教”的,仍属于“弟子佛教”,从头到尾都是跟随已经觉悟的佛陀进行学习和修行,并没有从学习的立场转到教导他人的立场上来。

相对于属于“弟子佛教”的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则是一门以“自我成佛、普度众生”为理想的佛教,讲究的是自己一边学习,一边教导他人。修行大乘佛教之人,要以相信自己具备得以成为佛陀的信念为前提,因此大乘佛教中的禅宗一派,才会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样的说法。

大乘佛教管那些自觉已经具备“可以成佛的素质”的人叫“菩萨”,依照这个意思,大乘佛教就是一门菩萨之教,当教徒相信不只是自己能成佛,而且是所有众生都有成佛的素质时,他们就会生出“要让别人也一起觉悟”的宏大愿力,例如在九华山修行弘法的地藏王菩萨,就曾立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

当大乘佛教教义中的“利他”发展到更高程度的时候,就发展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教理。于是,相对于小乘佛教成为一门带有隐遁性质的僧院佛教,大乘佛教则是一门与世间紧密结合的在家佛教。

3

现存的最古老的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包括《六波罗蜜经》《菩萨藏经》《三品经》《道智大经》等。其中,《六波罗蜜经》被认为是菩萨必须日夜诵读的佛教经典着作之一。而《三品经》则是一部关于修行和悔过的经典,按照经书教义,如果信徒能经常在佛塔前进行礼拜,向佛陀忏悔过去的恶业,并祈求佛陀的洗礼和赐福,便能赎清罪业,随喜回向。

继以上这些上古佛门经典之后,大乘佛教现存最重要的一部经书,就是《般若经》。

流传于世的《般若经》有诸多版本,其中最完整的一部,就是玄奘法师从天竺国带回大唐,并在大慈恩寺中苦心翻译出来的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在梵语中,“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的彼岸”之意。《智度论》将其解释为“到彼岸”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若众生修行这部经书,便可以被度至觉悟的彼岸。

由于玄奘法师所译的全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轶浩繁,不利于在民众当中普遍传播,于是,中国的高僧大德们将这部规模宏大的经书浓缩到二百六十字,也就是今天我们非常熟悉的《心经》,全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可谓是“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佛教徒认为,如果能反复诵读此经,既可以了解《般若经》里蕴含的基本教义,又可以获得般若波罗蜜所加持的强烈的修行之力。

但要注意的是,《心经》所讲的,是事物的本质、本真,如果你的境界未到,那你无论如何也很难理解其中的真意。那怎么办呢?其实修行《心经》,只需要用心体悟其中的佛理,而不需要像学习课文一样,把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抠懂、弄会,那样的话,反而与佛祖传法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说,不要执着于有为法,也不要刻意追求修行的方法,每个人的心中皆有佛性。正如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所说的那样:“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