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致远舰”考古现北洋海军将士遗骸 水中沉睡1

“致远舰”考古现北洋海军将士遗骸 水中沉睡1

时间:2022-09-16 04:35:18

相关推荐

“致远舰”考古现北洋海军将士遗骸 水中沉睡1

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水下考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今日(4日),水下考古队员前往沉舰,将舷窗打捞上岸。致远舰右舷,见证了爆炸后惨烈景象。而惨烈爆炸的景象也印证了日军炮弹里多填装的是苦味酸炸药,这种炸药要比北洋海军所使用的黑火药威力大很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发现,比如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云中白鹤”四个字,疑似邓世昌的私人物品。

见证爆炸后惨烈景象

舷窗打捞出水,残骸见证爆炸后惨烈景象。实际上,北洋海军所使用的炮弹,无论是外购还是自造,弹内填充的都是黑火药。这种中国古代方士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是木炭和硫磺,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过年时燃放的爆竹。用这种黑火药来充当炸药,只能通过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炸开的炮弹碎片来杀伤敌军、破坏敌舰,其威力极为有限。而日军使用的是苦味酸炸药,装备这种炸药的炮弹威力极大,爆炸后除形成冲击波和炮弹碎片外,还会伴随有中心温度高达上千度的大火。致远舰的残骸正好见证了这种炸药的差距。

发现部分将士遗骸

由于考古人员的持续搜索,致远舰更多文物出水,据考古人员透露,除了发现一些重要文物外,他们还在军官舱附近找到了部分将士的遗骸,不过由于历经时间久远,这些遗骸大多已经残缺不全。

据悉,这些遗骸都是致远舰上北洋将士的遗骨,找到这些遗骸,让不少在现场的工作人员感到欣慰。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进行挖掘,被找到的致远舰将士遗骸被带上岸后,将会进行妥善安葬。目前考古队已经和相关方面取得联系,更多人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甲午海战致远舰将士墓”以及纪念碑供后人凭吊,同时让这些将士的遗骸得到妥善处理。

目前调查区域属舰尾

参与此次考古工作的甲午史专家陈悦说,除了遗骸,考古队员还在水下发现了一枚铜质钮扣。陈悦说,本次发现的重要文物,几乎都位于致远舰的后部。

“带有致远舰舰徽的盘子、格林炮,以及多种私人用品的出现,都意味着目前正在调查的区域属于致远舰的后部。”陈悦说,瓷盘一般为船上军官使用,考古队员也在确认目前正在调查的区域是不是致远舰的军官舱。

“除了在瓷盘上,在致远舰的餐具上也发现了舰徽。”陈悦说,“由于制作工艺以及使用地方的不同,这些舰徽在具体呈现上略有不同,但不管为何种样式,目前发现的文物上面都有一句英文标识:THE IMPERIAL CHINESE NAVY。”对于这句话,陈悦认为应该翻译为“中华帝国海军”,知名历史学者萨苏则认为应该翻译为“中国皇家海军”。不管怎么翻译,都表明北洋海军是真正代表中国的海军。

新闻多看点

甲午海战 壮哉致远

1894年9月17日,由邓世昌指挥的北洋水师巡洋舰致远号在战斗之初先试图撞击敌舰,终因舰体受伤过重而沉没,舰上官兵几乎全部与舰同沉,这是甲午战争中最大的一场海战。全舰官兵用自己的热血书写了壮烈的历史篇章。

两个甲子之前,中国黄海海域爆发了中日甲午大海战,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蒸汽动力战舰的大规模战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剜心之痛”。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少为学霸,文通中西,胸怀大略,骁勇善战,1894年9月17日,这一天,他所帅的穹甲防护巡洋舰“致远”,服役七年,遭遇日寇。一方是平均航速达14.5节(约27公里/小时)的日本联合舰队,一方是“致远”所在的、平均航速仅为10.2节(约19公里/小时)的北洋水师。壮怀激烈,拼死抗敌,最终,“致远”在舰身多处受伤起火、船身倾斜、一侧螺旋桨海面上可见的情况下,冲出队列,撞向敌舰,致远舰却中弹爆炸,全舰官兵二百余名除七名遇救外,其余全部壮烈殉国,这一天,邓世昌刚好45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