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时间:2023-07-10 02:20:04

相关推荐

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文件编号:A114/0122

刊发时间:9月2日

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目前,美国共有4个液化天然气项目、9条生产线投运。5月,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预计2025年将成为世界第一。

王能全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国,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美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8318亿立方米、8171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净出口量为166亿立方米,其中液化天然气的出口量为284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四,排名卡塔尔、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之后。

近年来,美国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进展迅速。5月,美国已经超越马来西亚,成为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预计2025年将超越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依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有关资料,本文将简要介绍当前及未来美国液化天然气各项目建设和出口的情况。

一、卡梅伦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始出货

5月31日,卡梅伦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的大股东,桑普拉能源公司宣布,该项目的首批出口液化天然气已经出运,从而使卡梅伦液化天然气项目成为2月以来,美国第4个投入使用的液化天然气项目。

卡梅伦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一阶段投入生产后,美国液化天然气的生产能力增加至48亿立方英尺/天(约为3500万吨/年)。

卡梅隆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哈克贝里,紧邻桑普拉能源公司现有的液化天然气进口码头。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包括3条液化生产线,设计能力为每年出口1200万吨液化天然气,约为17亿立方英尺/天。

1号生产线目前正在试生产液化天然气,第一批液化天然气由日本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生产的、3月刚刚交付使用的最新一代液化天然气船“漫威克莱恩”号(Marvel Crane)运载。在获得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批准开始进行商业生产之前,卡梅隆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1号生产线只能继续出运试生产的液化天然气。试生产的液化天然气指的是,1号生产线试生产期间生产的货物,在此期间生产和出口设备仍在进行最后的测试和检查。根据桑普拉能源公司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的消息,卡梅隆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2号和3号生产线,预计将于第一和第二季度投入运营。

卡梅伦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已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再通过两个阶段的扩建扩大生产和出口能力,其中包括建设另外2条液化生产线,液化天然气的产能将提高到约35亿立方英尺/天。不过,这两个阶段的项目建设,目前仍没有做出最终的投资决定。

卡梅伦液化天然气项目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授权,可以向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FTA国家)和没有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非FTA国家),出口液化天然气。预计,卡梅伦液化天然气项目中的相当一大部分液化天然气,将通过长期合同销往亚洲,与墨西哥湾地区的其他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类似。

二、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和,萨宾帕斯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生产线投入使用,美国开始出口液化天然气;,随着凹点和科珀斯克里斯蒂液化天然气生产线投产,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规模继续增长。1月,美国液化天然气月度出口数量,首次超过40亿立方英尺/天。

5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稳步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47亿立方英尺/天。前5个月,美国液化天然气日均出口达到42亿立方英尺(约为3110万吨/年),超过马来西亚的日均36亿立方英尺(约为2667万吨/年),成为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预计-间,美国将位居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7月,美国用于加工液化天然气的原料,即液化天然气厂的天然气交付量,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达到日均60亿立方英尺,为美国天然气干气产量的7%。前7个月,美国天然气终端消费中,用于加工出口的液化天然气原料的天然气增长最快。

今年7月,输往墨西哥的管输天然气和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设施的天然气,日均达到109亿立方英尺,前7个月日均为100亿立方英尺,比同期增长了30%。

根据装船数据,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6月、7月,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分别达到创纪录的日均48亿立方英尺和52亿立方英尺;同期,进入液化天然气加工设施用作原料的天然气分别为日均55亿和60亿立方英尺,这意味着大约15%的天然气被用于液化加工过程的燃料。

上半年,美国有两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投入运营,分别为:路易斯安那州的卡梅隆液化天然气项目1号生产线,5月投产;德克萨斯州的科珀斯克里斯蒂液化天然气项目2号生产线,6月投产。

截止8月,美国共有4个液化天然气项目、9条生产线投入运营,液化天然气合计出口能力为54亿立方英尺/天(约为4000万吨/年)。

未来两个月内,美国有两个新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将投入使用,即佐治亚州的厄尔巴岛液化天然气项目1号生产线和德克萨斯州的自由港液化天然气项目1号生产线。自今年7月以来,这两个项目都已接收了少量的天然气,为液化加工做准备。

厄尔巴岛液化天然气项目,采用了新的技术,由10条可移动模块化液化生产线(MMLS)组成,每条液化生产线的产能为0.3亿立方英尺/天。其中,1号生产线预计今年5月投产,但由于可移动模块化液化系统的低温不均匀问题,导致了项目投产被推迟。目前,厄尔巴岛液化天然气项目的10条可移动模块化液化生产线中的4条已经完工。预计,该项目的1号生产线将于第三季度投入生产,其余9条生产线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陆续投入运营。

自由港液化天然气项目,由3条液化生产线组成,总的设计能力为20亿立方英尺/天,其中1号生产线计划于9月投入生产,其余两条生产线计划分别在第二和第三季度投运。

根据建设计划,和,厄尔巴岛、科珀斯克里斯蒂和卡梅隆液化天然气项目将完成建设工作,正式投入生产运营。

三、美国液化天然气已出口到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从2月开始至6月,美国共向世界上3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了840船、2.75万亿立方英尺(约为78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

亚太地区是美国液化天然气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截止6月出口总量的37.9%;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位居第二,为29%;欧洲和中亚地区位居第三,为19.9%。此外,美国的液化天然气还出口到中东和南亚地区。

尽管亚洲国家继续占据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很大的市场份额,但自10月以来,对欧洲的出口大幅增长,前五个月欧洲已占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的近40%。1月,美国对欧洲出口的液化天然气,首次超过了亚洲。

亚洲暖冬,加上欧洲和亚洲天然气现货价格差异不断缩小,导致美国向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不断增加。-冬季,欧洲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平均为102亿立方英尺/天,比前两个冬季高出60%,至少是以来的最高水平。近年来,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一直相对较低,但随着新的液化天然气供应的增加,以及作为其脱碳计划的一部分,欧洲国家继续增加天然气的消费量,预计未来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将出现增长。

作为全球最大的三个液化天然气市场,由于暖冬,加之日本重启了核电站,从2月开始,日本、中国和韩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开始下降。,中国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中国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随着中国持续扩大液化天然气进口能力,积极推进煤改气政策,前5个月,与上一年的同期相比,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增长了20%(13亿立方英尺/天)。

上半年,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占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7%。9月,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征收10%的关税,此后的几个月(10月至5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只占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的1%。由于美国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和中国买家之间不存在长期合同,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按现货供应中国。现货液化天然气的发货,是基于当前全球现货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气的价格,中国加税降低了从美国向中国出口液化天然气的竞争力。

最近,包括英国的国家平衡点[NBP]和荷兰的天然气虚拟交易中心[TTF]的欧洲基准价格,与包括日本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的亚洲现货液化天然气价格价差的下降,影响了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的灵活性,美国液化天然气合同中没有指定固定的目的地。

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到欧洲往返的运输成本,比到亚洲市场大约低1.5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因此,欧洲和亚洲之间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只要下降到一定的空间,就将使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商将欧洲作为首选目的地。12月和1月,日本现货液化天然气和NBP/TTF之间的价差约为1.0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4月触及0.6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低点,这使得美国生产商大量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随着两条1号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德克萨斯州的自由港液化天然气项目和佐治亚州的厄尔巴岛液化天然气项目)将在未来几个月投产,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将继续增长。在其最新的短期能源展望中,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未来18个月里,随着卡梅伦、自由港和厄尔巴岛启用新的液化天然气生产线,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将增长到日均48亿立方英尺,将增长到日均69亿立方英尺(约为5100万吨/年)。

,美国六个液化天然气项目预计将全部投产。今年新开工的两个液化项目,即德克萨斯州的戈登帕斯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加尔卡修帕斯,预计将于2025年投产。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25年美国液化天然气生产能力为153.9亿立方英尺/天(约为1.14亿吨/年),届时将超过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免责声明:本人撰写和发表的文章,仅是个人研究心得,不代表任何组织和单位,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