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147《哥德堡变奏曲(巴赫)》

147《哥德堡变奏曲(巴赫)》

时间:2019-01-14 13:45:13

相关推荐

147《哥德堡变奏曲(巴赫)》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演奏-1981年版[开始曲])

《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着名的羽管键琴作品,大约作于1741-1742年间。《哥德堡变奏曲》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宏伟、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巴赫这部作品,以他1725年为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这30的数字,由3所支配,以3个成一组的变奏,以卡农的方式表达:一位齐声的卡农,二为二度卡农,三为三度卡农……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赋格,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托卡它、咏叹调等各种形式。第一层与第二层键盘交替。第十六变奏作为中心,速度分为前后两半,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背景介绍1741年,俄国驻德累斯顿宫廷的公使凯瑟林伯爵访问莱比锡时,巴赫献上了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原来,伯爵患有失眠症,便委托巴赫写一套变奏曲,以便他的琴师哥德堡每晚在他难以入眠时演奏。巴赫的这首变奏曲并非伯爵所要求的安眠曲,而是为了使伯爵安静一些,带有一种“镇定而愉快的性格”。伯爵对此曲百听不厌,称之为“我的变奏曲”,还送给巴赫一只脚杯和100法国金币表示感谢,这是巴赫单个作品获得的最高报酬。

全曲共由一个咏叹调主题开始,经过30次变奏,最后重新出现。这部作品变奏的基点不是主题的旋律, 而是它的低音线条。这部作品的主题深沉凝重,充满了富于理性的思考,这是垂暮之年的巴赫对自己的一生进行的一次回顾和反思。30个变奏包括各种体裁,有舞曲、赋格、前奏曲等等,具有不同的情感色彩。有趣的是,经过音乐学家的考证,变奏中的一些旋律取材于德国17世纪的民间音乐,经过巴赫的处理,德意志民族的情感得到了一次提炼和升华。

作品简介: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是整个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变奏曲,其规模之庞大,气势之恢弘让人叹为观止。

哥德堡变奏曲共32段,第1首是主题,经过30首变奏后,第32首平缓的重新回到主题。在这30首变奏曲中,充满了卡农、托卡塔、赋格等各种形式。在赋格曲中,主题由一个声部显示,然后出现第二声部加以模仿,后面还可能出现第三、四声部等等。各个声依次进入,围绕着主体进行交替,互相变换、追逐,从而使整个赋格曲形成完整和谐之美。赋格这种形式在BACH的手中被运用到了极致,因为他并不是简单的卖弄技巧,而是把它作为创作的动力。BACH的一些赋格曲是富有感情深刻动人的佳作。哥德堡变奏曲中体现的完整之美、和谐之美、旋律之美在整个音乐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听古典音乐如果不听哥德堡变奏曲,真是太遗憾了!

音乐欣赏:《哥德堡变奏曲》以古尔德的演奏最为有名,他把赋格中各个层次弹的清晰、有力,可以说,听他的演奏,更有助于我们体会赋格曲这种形式。他把每个音符都如米粒一样清晰地演奏出来,摆在我们面前。同时,他演奏中速度的微妙变化,力度的快慢结合,节奏错落有致都无人能及。

本次选取了古尔德《哥德堡变奏曲》1981年的数码录音版,这时的古尔德已从才华四溢青年蜕变为稳健的智者,此时他持重坚韧的演奏,精妙绝伦但风格已完全不同于前期的版本,似乎在向世人证明:“对自我的不断修炼和超越才是艺术之本”,也因此该版本被音乐界永远地供奉在经典的殿堂中。

《哥德堡变奏曲》洋溢着一种超然和深刻宁静的气质。”,对于普通听众来说,《哥德堡变奏曲》很难懂,因为要真正领会它的精髓需要一定的乐理知识。但如果你不懂以上这些也没关系,它的魔力在于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聆听,它都能让人获得一种“安静的乐”。

“就那么安静一个钟头,随着音乐走,也没必要带着谱读,有时候跟不了了,也不要勉强去跟。 就是要放松,就像在教堂、寺庙,或者在大自然面前,大海面前,安安静静坐一个小时就好”。

(长按右侧的二维码,欢迎关注原创公众号:音乐静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