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紫金县发现一座造型奇特的明初黄氏古墓 距今已有600余年

紫金县发现一座造型奇特的明初黄氏古墓 距今已有600余年

时间:2019-12-28 07:32:07

相关推荐

紫金县发现一座造型奇特的明初黄氏古墓 距今已有600余年

墓呈正葫芦形,塑有楼阁式碑框和三重八卦,较为独特。

8 月29 日中午,阳光炙热,紫金县水墩镇水口村的一个小山坡上,几个人围在一座古墓前拍照、讨论。这座古墓,是紫金县文化部门近日新发现的,据考证,距今已有600余年。

紫金县文化部门人员称,这座古墓的造型很独特,在该县尚是首次发现,极具历史文化等多重研究价值。

其造型尚属首次发现

古墓所在的山坡是一片草地,地形开阔。山坡下,有村民的田舍;山坡上,则是一片松林,显得十分静谧。

“在风水学上,这种地形属于 ‘葵花向日’。”紫金县文化馆副馆长黄海棠说,“风水”一说虽然具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同时也能为今人提供很多信息,而能占有这种好风水的墓主一族,在当时应颇具名望。

记者看到,整个墓地呈正葫芦形。坟堂是半月形,堂后有三对墩,其中两对墩在外的两侧都有模糊的、疑似祥兽的图案。墩后就是阶降(俗称“猪羊担”),是祭奠时放置祭品的地方,阶降的立面上雕刻着一个大香炉。比较独特的是,阶降后有一座楼阁式的碑框,墓碑就深藏在碑框内。

“碑框呈楼阁式,在紫金并不多见。”黄海棠说,更独特的是,碑后的龟背处(即墓丘)塑有三重八卦和一个圆墩,墓边则有七个孔, “既有楼阁式的碑框,又有八卦图式和七星孔的古墓,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紫金县博物馆馆长曾志清也表示,该县已发现10 几座明墓,但这种造型的尚属首次发现。

此外,这个古墓的建材也较罕见。“整个古墓没有一块砖石,都是用泥沙、石灰、黄糖、糯米的混合土建成。”黄海棠说,这种混合土十分坚固,能久历风霜而不毁。

无字墓碑透露建墓年代

记者看到,深藏在碑框内的墓碑没有任何文字图饰。一般来说,墓碑是判断墓主身份和建墓年代的重要依据。那么,这块无字的墓碑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无字墓碑是有时代特征的,它恰恰是考证古墓年代的重要依据。”曾志清说,这种无字墓碑在明初时较为常见。紫金县置县较晚,到明隆庆三年(1569 年)才置永安县。因此明初时,当地流寇为患,贼众们喜欢把一些大户人家的墓地挖开,凭这些人家的先人骸骨进行敲诈。所以,很多担心被敲诈的家族,在建墓时就立下了不会透露墓主信息的无字墓碑。

另一个重要依据是,这并不是一座荒废的古墓,每年,其后人都会前来扫墓祭奠。“很巧合的是,这座古墓是我四世祖的。”黄海棠说。

说起这个“巧合”,黄海棠自己都很惊讶。今年8 月20 日,他到水口村来收集民间散落的古籍,无意中听闻当地有这样一座古墓,又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这座古墓是黄氏祖先——四世祖国清公的。

“回来后,我翻看了很多古籍,才在民国八年(1919 年)的一本黄氏后人收集的手抄本中找到墓主人的信息。”黄海棠说,这本古籍中有《四世祖国清公尝薄序》,其中记载“四世祖(讳)国清公考妣,由中正迁建水口,阅五百余年矣。”由此推断,古墓的建造年代距今已有 600多年。

据了解,黄国清的骸骨是被其后人——八世祖从中坝镇中正村迁建至水口村。黄海棠初步统计,在紫金县,黄国清的后人已有2 万多人。所以,每年,这座墓地都会有很多人来祭拜,香火不断。

古墓有多重研究价值

“这座古墓的建筑风格很独特,对我们研究古代的墓葬习俗和当地的民风民俗很有帮助。”黄海棠说,此外,古墓对研究明初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人口迁移都很有价值,需要进一步考察研究。

据了解,紫金县文物普查队已经对该墓地进行了资料补录。

黄家人寻根寻亲专用公众号,寻根请将:寻根寻亲信息(越详细越好)+姓名+联系方式=发黄氏家族宗亲网公众号,每天定时更新寻根寻亲信息!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