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郑成功和康熙都曾收复台湾 哪一次的意义更重要呢?

郑成功和康熙都曾收复台湾 哪一次的意义更重要呢?

时间:2018-06-30 10:05:23

相关推荐

郑成功和康熙都曾收复台湾 哪一次的意义更重要呢?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中国的历史上,“台湾”名称的由来,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早在先秦时,台湾被称为“岛夷”、秦汉则称“瀛州”。到了三国时期,又改称“夷洲”;隋朝至元朝时则一直称为“流求”。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才首次启用“台湾”一词。但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又被更名为“东都”,其子郑经再改为“东宁”。清朝康熙帝又改回为“台湾”,“台湾”之名才沿用至今。

早在地壳运动之前,台湾和大陆是相连接的。随着部分陆地下沉成为海洋,台湾这才成了如今的宝岛。1971年和1974年,在台南市发现的“左镇人”是台湾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研究表明:左镇人和北京的山顶洞人有亲缘关系。这个研究结果证明了:台湾的早期原住民,是从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到了后来,由于中原的战乱,一些人向福建迁移。到达福建后,又开始渡海前往台湾,成了后来的台湾居民。这都说明了,海峡两岸是同根同源的。

大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将领韦麻郎率领2艘军舰攻打澎湖。荷军登陆后,用木头做成房屋,准备长时间占领。明朝方面没有听之任之,沈有容率军指责荷兰人的行为。荷兰人自知理亏,最终退出澎湖。后,即天启二年(16),荷兰舰队再次侵占澎湖。明朝出兵收复澎湖后,荷军转而侵占台湾岛西南部,并建立起2座城堡。有了军事据点的荷兰人,做好了在我国台湾长期统治的打算。

崇祯十五年(1643年),荷兰殖民者击败了台湾北部的西班牙殖民者,占领了台湾的北部和西南部。原本生活在台湾的汉族、高山族等同胞。受到了荷兰殖民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荷兰殖民者将台湾土地悉数据为己有,并向台湾人民收取高额地租。除了经济上的压迫,荷兰殖民者还通过传播基督教,对台湾人民进行精神上的统治。除此之外,他们还创办了学校,准备推行奴化教育。

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25000多人、战舰数百艘,向台湾进军。郑成功舰队趁着狂风暴雨、荷兰人没有防备之时,由鹿耳门水道进入台江内海并成功登陆。经过激战,郑成功率部夺取了荷兰人修建的普罗民遮城。有了立足点之后,郑成功开始指挥部队进攻热兰遮城。因为大军粮草调集困难,所以郑成功决定速战速决。郑成功所部强攻热兰遮城,自知到了生死存亡关头的荷军拼死抵抗,中国军队损失惨重。

无奈之下,郑成功只得改变策略,开始长期包围。为了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郑成功给荷兰殖民头目台湾总督揆一写了一封信,核心内容是:“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予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在长达7个月的围困之下,荷军死伤1600多人。对于小国寡民的荷兰来说,这是巨大的损失。再加上被奴役的汉族、高山族人民纷纷给郑成功提供帮助,荷军只得在挣扎失败后乖乖投降。

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性质不同,康熙帝收台湾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说是“统一”更加适合。主政大陆的康熙帝是满人、主政台岛的郑经是汉人,但终究都是中国人。区别只在于,康熙帝代表的是大清帝国、郑经和郑克塽父子则是大明帝国残余势力的代表。自郑成功病逝后,其长子郑经与叔父郑袭争位,使得清朝乘机攻陷了金门与厦门两岛。郑经退守台湾后,改“东都”为“东宁”,正式开始了与清朝的对峙。

早在郑经即位伊始,清廷就派出使者,表达了招降之意。但鉴于郑成功明确的“反清复明”的立场,刚刚接班的郑经果断拒绝了清廷。为了能够收复台湾,清廷采用“以抚为主”的方针,并为此与郑氏集团先后进行了11次的谈判。为了削弱台湾的实力,清廷开始对台湾进行经济封锁,也就是“迁界”和“海禁”政策。但清廷并非全然放弃了武力,康熙二年(1663年)清军就曾出兵厦门,只不过未能取得进展。

“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趁机率军攻占了闽、粤等省沿海数府。随着割据福建的耿精忠降清,郑经变得孤立无援,不得不退回台湾。此时,清廷再次派出使者与郑经谈判,郑经则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向清廷称臣。但康熙帝果断拒绝,他认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就是说郑经是中国人,不可能向外国人一样朝贡。换言之,康熙帝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康熙二十年(1681年),时年40岁的郑经因病去世,台湾再次陷入了内斗。郑经次子、年仅12岁的郑克塽被趁乱拥立上位。康熙帝抓住时机,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命福建总督姚启圣负责后勤供应,于次年发兵20000余人、战船200余艘出征台湾。同年农历六月十四日,两军在澎湖展开大战,郑氏水军主力全军覆没,死伤惨重。七月十五日,郑克塽被送交施琅。八月十三日,施琅进入台湾受降。

自此,割据台湾的明郑政权宣告结束,宝岛台湾重归大陆治理。清军在大败郑军主力后,在台湾张榜安民,并释放被俘的郑军官兵,使得台湾百姓“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王师之不早来”。单从两次收复台湾的战术上来看,郑成功采取了包围的持久战,康熙帝则是通过一次决战定胜负。在战术的可执行方面,康熙帝收复台湾似乎更加轻松,但这也要求他必须取得胜利。

至于二者之间的意义谁更重要,笔者认为同样重要。郑成功抗击外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康熙帝则实现了统一,对两岸同胞的影响不言而喻。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高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