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城市更新|街区创生:可持续的街道活力

城市更新|街区创生:可持续的街道活力

时间:2019-06-22 11:16:33

相关推荐

城市更新|街区创生:可持续的街道活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城事设计节(微信ID:nnn-df),作者:李娟,推荐关注!

在城市发展的现阶段,无论是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师、研究学者亦或是普通市民,都意识到了街道以及其所象征的城市生活的重要性。现今的城市发展模式,尤其是一线城市,已经将建设手段从“新建”转向了“修复”,城市更新也进而用更细致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如微更新的方式进行,同时也更强调社会多元角色的共同参与。

城事设计节的实践,以创生的方式发掘社会原本没有被看到的资源,把这些物质资源或是人力、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从一点点的改造开始,去构建一个社群的主体性和社会力,响应社区营造的基本原则,为街道向街区延伸作出有益探索。

今年的城事设计节希望用能够让街道创生的手段,以一种更为弹性和灵活的方式,从细微的改造着手,去构建出街道社群的主体性和社会力,让更新的触角能有丰富的外延和可能性,让更新更具深度和广度。

“谁的街道”?

随着城市快速蔓延扩张,大城市的街道在经历了现代主义以车行为主的、追求高效率的时代之后,又回到了对街道活力的探讨之中。我们仿佛正在经历一次街道演变的轮回。

然而,从伟大的城市研究者、美国记者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出了与传统规划理论相悖的观点时起,对“谁的街道”的思考从来不曾离开人们的视野。时任纽约市长的罗伯特·摩西与雅各布斯的争论也是因此而起,两人分别代表了从各自立场出发的观点——摩西力主建设城市快速路等大型基础设施以优化纽约的空间结构,雅各布斯则引领大家保护有文化特色的艺术区等不被拆除。

一张漫画描述雅各布斯与摩西的对决

上右: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下左: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

(图片来源/,,)

半个世纪前,《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这本讨论街道需要多样性的书出版,当摩西在收到出版社的赠书之后,当即将书退回,并质疑其想法的合理性。这场争论持续时间之长,虽然雅各布斯在理论层面得到了广众的认可,但在当时支持城市建设应该辅助其高效运转的一方仍然是主流,实操层面畅通无阻。

或许我们可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不同的城市发展策略。现代主义城市发展时期,是为战后城市生活和经济迅速复苏为目标而形成的城市发展理论。而当下,我们可以看到的纽约街道空间改造的环境条件,就是基于五十年来摩西与雅各布斯之间思想交锋影响下而形成的。

摩西时代留下的大量的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脉络中效率的体现,它们让纽约成为如今高效、高密度的纽约,而雅各布斯推崇的多样化的、以人为本的道路穿插于整体道路网络,成为让城市更具有特征和生活活力的部分。

摩西为纽约带来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快速路、公园等(图片来源/)

艺术家将简·雅各布斯保护下来的纽约老城区街道网络绘制成了手捧《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雅各布斯本人的形象

(图片来源/architectural-review)

在城市发展的现阶段,无论是城市管理者、城市规划师、研究学者亦或是普通市民,都意识到了街道以及其所象征的城市生活的重要性。现今的城市发展模式,尤其是一线城市,已经将建设手段从“新建”转向了“修复”,城市更新也进而用更细致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如微更新的方式进行,同时也更强调社会多元角色的共同参与。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这本书的诞生地哈德逊大街如今正在建造全球最庞大的私人地产开发项目,汇聚了世界最顶级的设计事务所的设计作品,这里是纽约新的打卡地。而在地的市民对这种改造方式却不尽认可,改造后对所有人的接纳,也变成了仅仅对可以承受高房价阶层的接纳。这似乎成为了大型的城市更新不可回避的问题,“谁的街道”,这个问题又引起新一轮的唇枪舌剑。

如果回到微更新的范畴,我们在目前上海市城市更新行进的过程中,也常常会看到粗放管理、过度设计或缺乏维护及运营,改造完即废弃的现象:街道商户标牌设计整齐划一,字体、大小、颜色风格一致,却体现不了街道的特征与美感;历史街区街道“落叶不扫”景观路,却因为不恰当艺术装饰破坏了原有的街道氛围;社区绿化公共空间设置艺术座椅,却成为侵占了老年人活动空间,阻碍交流的屏障。

原有的城市老街道,尽管设施老旧,或是原有的空间处理方式不能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但其依然具有自身的生命逻辑。尊重这种原有逻辑,对空间进行修补,完整街道的连续性,激活街道活力,是在进行更新项目时的原则。更新需要让街道在保持原有生命力的同时,增加创造力,以达到最终具有可持续的活力。

街道:向街区延伸

街道最开始是以“路程”和“路径”的概念存在的。它可以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构成城市肌理形成城市网络组织的脉络。

在古典城市中,线性的街道和岛状的社区是相互联系的。城市由岛式街道网格构成,其中一切都是可访问的,每个建筑物都拥有地址。街道为其创建的地址赋予价值。街道集中了众多的技术功能,包括交通、构成市政基础的水电设施等。

居民在街道系统中成为城市网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街道贯穿各个街区,串联起了居民的生活空间。街道并非一个简单的位移技术装置,它是社会和个人、公共和私人的接口,是一种阅读和代表公共社区的模式,将私人与公共空间之间建立的多重联系统一起来。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概念来理解街道,那么它将成为触发城市和街区活力最直接也最具流动性的场所。

重视地区历史传承,发挥社会活力,东京神乐坂成功地将不同时代的住宅和街道融合起来。街道品质提升对当地日常营商环境起到强烈的优化作用,在节祭时沿街商铺与人群合为一体更凸显出本地个性。(图片提供/周详)

,伦敦发布了《伦敦街道设计导则》,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此后的十年间,包括纽约、阿布扎比、法兰克福在内的多个城市陆续发布了自己的街道设计导则。

可以看到这些导则制定的背景不尽相同:城市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而在于城市服务功能、生活品质、环境品质之间的竞争。各国城市都不约而同的把视野放回到营造适宜人生活的范畴中。

从与城市相关联的角度来看,街区内部因为权属的不同,大部分更新的动作只能点状进行,例如新华路敬老邨项目的改造。而如果将视野放之城市,街道所起到的作用就像有机体中的血管系统,是连接和传递各个空间所承载的城市活力的通道,是城市连续性的直接作用点。

从与市民生活的紧密度来看,街道是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载体,是内向性的街区与城市公共服务之间的连接体。街道与街道之间需要以连续性来形成街道体系,从而完善街区的各项服务功能,构成使用者对街区的整体性认知。街道也可以看做是街区功能的外延,街道行为与街区一同建立起对社区的共同感知。

于是,我们在讨论街区的时候,除了由街道围合成的区域,也越来越会谈及到包含了由区域内各种尺度和界面的路径所联系成的、有组织规则和文化连续性的街道系统。

创生:街道活力需要可持续性

“创生”一词的出现,源于日本 开始推行的“地方创生”国策。“地方创生”针对的是近二三十年时间里,首都东京商业过度集中、地方出现经济凋敝和人口减少等现象,旨在探讨城乡发展失衡、地方经济衰退、人口流失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一系列地方振兴政策。

“创生”意在通过设计提升空间地方的形态和环境品质,吸引投资和原生居民发挥创意,实现经济、文化的重新振兴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提升。“创生”概念的提出,就是希望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让城市空间具有持续的活力和连续性。

无论振兴地方经济和文化,还是城市活力的实现,都需要克服不连续性。实现街道活力,需要克服街道的不连续性,而保证连续性需要两个层面的共同作用:一是要维护物质空间层面的连续性,街道尺度、公共空间、街道景观、消费业态等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比如,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处在开始推动的Open Green计划,这是一个社区自己提出项目申请,政府出资的闲置空间改造和活化计划。通过这一计划,原本社区里的死角,通过一些微小的改造方式,用小笔的经费,通过和社区的合作,让街道空间活起来。

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处在开始推动社区规划师驻地辅导计划OpenGreen。政府提供经费,由社区申请,申请方案中要包含社区规划师作为媒介、协助的角色,重点是改造和活化一些地区的闲置空间。

改造的对象可以是公有建筑和私有空间,其中,私有空间改造后,要变成公共空间。这个计划通过微改造,将社区里的死角变活了,使一个地区重新活跃了起来。(图片来源/大鱼营造)

小白屋原为台北师范大学附近的一个社区死角,Open Green计划补助了它的改造项目,社区里长发动本地从事社区营造的人士参与,设立了社区公用的“工具图书室”,后来扩展为家电修理站和电器修理知识的教育中心。(图片来源/大鱼营造)

台北师范大学附近有一块闲置用地,一个Co-Working Space的年轻团队申请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两次申请了Open Green计划的资助,设计了很多装置,让社区居民可以在这里荡秋千、睡午觉、晒棉被,把闲置空间变成了一个共融空间。(图片来源/大鱼营造)

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在这一点上则更多的需要加入街道治理和社区营造组织的工作。例如日本地方创生新生代表木下齐,在他自己的营造实践中认为,把一个地方经营好,就要把一个空置空间法定的所有者活跃起来,让他们愿意投入到自己所在的街道和社区,并且变成一个公司行为长期的经营下去,这样才会更有力量。

再如,日本东北岩手县紫波町的创生项目,在政府没有足够预算修建社区图书馆和教育中心的时候,居民们自发选择与商业公司合作,并共同推出了Ogal Plaza公共空间项目。

通过活用地方资产,并适当引入资本,让街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得以提升,让社区的保持长久的可持续性的活跃度。让街道成为一种“待激发状态的事件空间”,这种待激发状态让街道具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持续具有生命力。

日本地方创生代表人物之一木下齐十分推崇日本东北岩手县紫波町居民创生项目。当地居民仅有两万余人,政府没有足够的预算修建公共图书馆和教育中心,居民与商业公司合作打造了OGAL PLAZA公共空间。

OGAL PLAZA选址于一块弃雪场,空间内部综合了咖啡店、市场、育儿支援设施、图书馆、运动场、旅馆、镇公所和环保住宅等,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再生计划。

(图片来源/mkimg.carview.co.jp,OGAL PLAZA官方facebook,yousakana.jp,yousakana.jp)

最初的规划建设都希望能让一条街道具有持续生命力,但这并不能在一开始就得以实现,需要长期的协调和协作。

让我们再来看看上海大学路的十年发展。大学路最开始的运营,希望能有外摆的空间,能与道路和行人产生更紧密的关联,但这属于城市管理部门的管辖。于是,大学路的房地产开发商代表店家,联合街道和城管一起坐下来谈这件事,因为大家的目标相同,就是希望这个区域活跃起来。各方通过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微调,相互协调,就慢慢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学路。

所谓“创生”可以这样来解释:“创”即创造力,“生”即生命力,代表着街区的创造与新生。这是一个动态的名词,是一个带有持续性概念的过程,是与街区生命同步存在的。创生与街区的活力息息相关,它会有强弱之分,但不会消失。它是与城市生命共存的表征,城市的活力建立在人的需求之上。因此,对待“街区创生”,需要对街区认同,建立“共同体”概念,设计与民生相互交织。

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创生开始,发掘社会原本没有被看到的资源,把这些物质资源或是人力、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从一点点的改造开始,去构建一个社群的主体性和社会力,这才是营造最核心的概念。

以“创生”改变街道

这次,城事设计节将视野从社区聚焦到街道——番禺路,从街区的内部空间往外延伸。并希望用街道作为串联各地块的催化媒介,通过“创生”的方式,将整个区域通过街道的设计和活动连接,使其具有更为完整的连续性。

从这样的概念出发,我们认为街道要保持活力取决于其容纳多种功能的复合程度。在走访番禺路之后,我们总结出番禺路的街道活动类型,主要为居住生活、商业消费、街道服务三大类别,而在选取活力激发的针对性要素时,需要考虑街道的另一个身份——公共活动的发生地。活动带动人流,并能延长人群驻留的时间,从而增加建筑内部与城市空间之间的交流,让街道产生更多的空间体验。

根据这样的原则,城事设计节对番禺路的更新类别进行了分类梳理。

“自下而上”的有序,是一种有机体的有序。作为非体制群体所进行的社区更新的活动,主动性更强,因此能够灵活地展开,更加适应自身的需求,活力更强。以一种细微的动作,轻量的进行社区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活动。就“自下而上”社区活动的这些特点而言,我们认为也是需要在规矩之内有步骤的进行。

从“自下而上”的更新操作中可以看到,这种“规矩”大多是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需要以操作方法和注意要点的方式来进行总结。

在今年的城事设计节中,也会按照项目类别邀请相应的建筑师或专家尝试继续深入,根据实际情况做切合社区需求的探索,创造范本和土壤。在城市管理部门大的“规则”的前提下,将设定更为细致的更新逻辑和“设计导则”,处理好为街道某一类项目设定“规则”与为建筑师个体的创作留出空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的城事设计节希望用能够让街道创生的手段,以一种更为弹性和灵活的方式,从细微的改造着手,去构建出街道社群的主体性和社会力,让更新的触角能有丰富的外延和可能性,让更新更具深度和广度。“共建”也将会是更多人参与的“共建”。

文/李娟

参考文献:

王建国,《王建国院士谈城市活力》澎湃新闻,

徐磊青,《街道品质与街道生活》主题演讲,

张宇星. 街道:重塑自由空间的可能性 [J]. 时代建筑,(6)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城事设计节(微信ID:nnn-df),作者:李娟。文章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城事设计节

-好文推荐-

点击下方文章题目即可浏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