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理财子公司怎么做?建信 招银 光大 平安这么说

理财子公司怎么做?建信 招银 光大 平安这么说

时间:2019-04-04 17:39:54

相关推荐

理财子公司怎么做?建信 招银 光大 平安这么说

中国基金报记者 房佩燕

是理财子公司的元年。据悉,目前我国银行理财资金约为32万亿元(截至末非保本理财余额22万亿、保本理财余额10万亿)。截至目前,已有11家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五大行理财子公司已全部获批开业。市场对于理财子公司充满期待,甚至提出,未来不会做资管的银行不是好银行。

那么,作为资管界的新人,理财子公司目前准备情况如何?近日,在以“金融开放背景下资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建信、招银、光大、平安四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资管业务负责人聚首探讨。

而此次论坛上的这四家银行,手握约5.6万亿表外理财余额(截至末,建行1.85万亿、招行1.96万亿、光大银行1.24万亿、平安银行约5378亿)。他们的理财子公司路径不大一样。简单而言,建行理财子公司坚持规模至上;招行理财子公司则强调要向外资机构取经;平安理财子公司则表示要和其他机构管理人共同合作,形成生态;光大则强调要金融科技助力。

建行:坚持“规模至上”

理财子公司如何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如何适应国际化趋势和金融对外开放的要求?建信理财董事长刘兴华谈了六点思考:

一、要遵循金融规律办好理财公司

二、牢记理财初心,坚守资管使命

三、理财公司资产配置的两大方向

四、资产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的大方向

五、理财公司要成为资管新规落地的试验田

六、积极应对金融改革开放大势

其中,如何办好理财公司?刘兴华强调,首先要坚持规模至上的原则。在他看来,资产规模决定了资产管理机构的品牌价值,资产管理机构的品牌价值促进了资产管理规模不断增长。从国际经验来看全球前十大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规模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呈现寡头化的趋势。对标海外优秀资产管理机构,理财公司远未达到规模效应拐点。产品净值化推动理财业务盈利模式由赚取信用利差变为赚取服务费和表现费,在此趋势下必须做大资产规模,利用好资金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实现经营业绩的增长。

第二,他表示要坚持价值创造的思想,要为股东、企业、投资人创造价值。第三,要立足于资管产业链和资金端,两端发力。第四,要敬畏法律规章。

至于理财公司资产配置的两大方向,刘兴华表示,一方面要围绕实体经济设计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金融市场。

招行:向外资机构取经

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辉则明确表示,理财子公司要积极学习外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架构。

刘辉表示,商业银行天然对宏观经济变化更敏感并有较深的理解,因此理财子公司希望通过FOF 或MOM模式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

理财子公司从事FOF 或MOM需要向外资机构学习两个支柱性的东西。具体而言,要向FOF学习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虽然银行在中观层面具备承接宏观和微观能力,但在投资层面还略有不足,外资机构依托数据和多年经验在这个层面做得很扎实;要向MOM学习对管理人的科学甄别能力,对不同管理人进行长期跟踪、识别。

刘辉还提出理财子公司的挑战,其中净值化产品的挑战特别大。她坦陈,目前招行的准备不足,产品只数上已经发不下去了。

刘辉特别强调,理财子公司要积极学习外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架构。她举例称,跟外资机构交流过程中,外资机构各个层级都在表达风险管理的理念,不断提及投资上深思熟虑、资产分散、风险收益比三个概念。

平安:小胜靠人才、中胜靠平台、大胜靠生态

平安银行首席资金官王伟认为,目前市场把理财子公司想成超级牌照是过高的期望和解读,理财子公司的初衷只是解决过去的银行理财是资金池运作问题。“自打新规实施以来,只要有论坛都要讨论理财子公司,觉得这个是一个庞然大物和未来的超级牌照,这个其实是一个过高的期望和解读,理财公司成立的初衷,个人理解并不是为了监管要放出一个超级大物过来,而是要解决我们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之前有人提到过去的银行理财是资金池运作,又和母行没有隔离,所以母行是有风险的,现在最主要的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把老产品按照规定的时限压降,这个是我认为它的初衷。”

他认为,理财子公司现在还有非常大的困扰,“未来的老产品全部下架,我们的新产品还有30万亿吗?这个是对我们现在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子公司也就几家、几个月,现在看推广的过程其实并不是一些同行解读的一马平川、完全碾压,我们的投资者接受还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他认为,未来的银行理财还是想为客户尽可能的减少波动的恐惧,这个非常难的。

他表示,理财子公司的人才和投资系统,要向市场上先进的机构的发展历程当中学到相关的一些经验,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小胜靠人才、中胜靠平台、大胜靠生态”,理财子公司要和其他机构管理人共同合作,形成生态。

光大:金融科技助力资管行业改变面貌

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张旭阳,此前在百度担任副总裁,负责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下资产管理理财、保险经纪、第三方支付等业务。据悉,张旭阳目前在光大银行组建理财子公司,业内认为其将把光大理财子公司打造为强科技属性的资产管理公司。

张旭阳指出,金融科技将在四方面帮助资产管理行业改变面貌:

第一,资产管理配置。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过从风险收益模型到跟投资者相近的机构投资者模型再到风险因子,下一步做数据和人工智能做更好的资产配置。

第二,帮助我们提升在某一类别的资产类别的投资能力和风险评价。比如说量化投资经历过从统计、套利、高频交易、宏观对冲等方法。现在又是一种数据推动的新的量化交易方式。包括债券方面对信用风险的新的评估。以往对信用风险往往借助传统的财务数据,会滞后甚至造假,新的大数据背景下,无论通过电商、地图、卫星灯光等可以作为佐证为辅助因子更好的判断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可能发展空间。

第三,拓展投资类别方面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区块链当中的ABS,消费金融的ABS,现在看到报道消费金融供应链上电商数据造假,很多时候通过算法、分布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追踪溯源。

第四,技术提升中后台效率和降低成本。

转型需要强化六大方面的能力

在商业银行成熟且主导金融的年代,在未来中国,会否做资管、能否做资管是衡量银行成功与否的标志、现代性与否的分水岭,是银行能够做大做强的决定方面。可以这样说,未来不会做资管的银行不是好银行。

那么,如何推动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的转型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刘桂平认为需要重点强化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强大的资产配置能力。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我们将加强研究能力建设,培养积累对复杂金融资产拆解和定价的能力,形成对可投资资产的内部评级评估,测算各资产大类基本的风险收益特征,理解资产大类之间的相关性,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抓住行业板块轮动中的投资机会,做好择时交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赚取稳定的收益,为客户创造价值。

二是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要认真落实存量业务的整改,有序压降老产品、稳步推进存量资产非标转标、回表、风险资产处置等工作,确保在整改过程中不发生新的风险;要严格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规范发展新业务,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1],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严格管理关联交易和内部交易。

三是强大的投资应变能力。现代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居安思危是所有企业都应具有的优秀品质。我们将深入研究,加强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理解,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根据利率、汇率、大类资产价格的变动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用好对冲、套保策略以及各类风险缓释工具。保持对极端事件的警惕性,认真做好压力测试和相应对策安排。

四是强大的渠道销售能力。传统资管业务,主要销售渠道是银行网点的柜面,主要客群是中高收入人群。互联网时代,针对资管业务的销售渠道要关注两个关键词——流量和渠道下沉。有流量的地方就会有现金流,就会有财富管理的需求。我们将研究各类场景,在场景的流量中搭建资管的渠道、布放资管产品。渠道下沉意味着资管的客户从中高收入人群拓展到普通人群,资管的普惠特征将凸显。商业银行发展资管业务要拓展、管理、使用好各种渠道,把合适的产品投放到合适的渠道上,最终销售给合适的客户。

五是强大的协同作战能力。对商业银行集团来说,其资管业务发展要实现三个协同,即集团母子公司协同、板块内部协同、行业生态协同。通过这三个协同,搭建科技共享平台,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三个协同并非易事,需要久久为功。母行与各子公司既要实现风险隔离又要实现业务协同,各子公司之间要实现错位经营、补位发展。这些都需要整体提高银行集团内部的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需要各子公司提高战略站位,不断细分市场,全面提高团队作战能力。

六是强大的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当前,现代科技深深嵌入金融发展全过程,其引发的数字化风暴席卷全球,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依托先进、有效的金融科技做好商业银行资管业务,需要充分认知传统金融与互联网行业的基因差异,做好内生开发,加强外部合作。通过科技赋能,既完成资管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及前中后台全流程管理,又实现“千人千面”画像,全方位做好客户管理和关系维护,提高差异化竞争力。

还有七大课题需要思考

资管新规为资管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检验、实践资管新规仍然在路上,理财公司要承担起探索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转型发展道路的责任,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多的政策建议和实践经验。

刘兴华提出,当前,主要有以下七大课题值得思考:

第一,如何做一个好的资产管理人。资产管理是一门基于信任的学问,优秀的管理人能够为投资人创造安全可靠的价值,只有不好的管理人才不能保障投资者收益,打破刚性兑付问题是考验理财公司的敏感课题。

第二,如何突破资产拓展瓶颈。理财公司致力于支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当前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与理财产品投资人稳健的风险偏好不完全匹配,亟待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理财公司希望支持实体经济,由“明股实债”过渡到“真股真债”,但理财产品的法律主体地位等配套机制需要在法律制度层面及时跟进,同时目前权益类资产募资困难的状况短期难以得到解决,需要共同探索。

第三,管理规模如何增长。规模增长决定了资产管理机构的成败。在市场上仍有老产品存续的情况下如何让投资者接纳新产品,如何完善渠道销售、收益分配的机制,实现公司管理规模增长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第四,投研能力如何提升,理财公司的投资研究与银行一脉相承,以信用分析、行业分析见长,市场分析能力不足,市场敏感性不强,人才储备是薄弱环节,要建立起以价值为导向的薪酬机制吸引优秀人才。

第五,市场机制如何建立。理财公司脱胎于母行,具有浓厚的银行特征,要尽快形成能够适应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相机决策机制和风险管控机制,实现与能力匹配的价值贡献。

第六,国际化的路如何走。如何把握与外资的竞合关系,学习先进、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降低外部冲击,提高竞争能力。

第七,过渡期如何度过。过渡期临近是悬在理财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存量资产退出、老产品整改因过渡期的临近而变得急促,需要尽快评估时间进度,确定解决方案,坚持“一行一策”,实现平稳过渡。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好看” 行不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