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900字范文 > 孙君良:大隐隐于市

孙君良:大隐隐于市

时间:2021-01-20 20:54:09

相关推荐

孙君良:大隐隐于市

古有陶渊明,不做县令,归隐田园,沉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不要名利富贵,但求“小隐隐于野”的怡然自得。今有孙君良,在成片的居民公寓楼中,觅得一块未经加工的土地。一座园林式的小花园拔地而起,他独坐花园尽头的画室中,可谓“大隐隐于市”。

无师自通的国画家

孙君良曾是苏州国画院院长,他说他的国画生涯是从胡乱涂鸦开始的。小时候没有老师,就自己拿着笔在纸上瞎画。初中毕业后离开老家无锡,到苏州谋生路。最初的工作是到工艺厂做工艺品,在上面画园林和山水,他对国画的认知从此开始。

1960年,继北京、上海、江苏三家国画院成立后,苏州也诞生了一座国画馆,孙君良被调到了这里,开始了正式创作的艺术人生。好景不长,“文革”给文化系统带来了重大的创伤,国画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商店,都未能幸免。回忆起那时的日子,孙君良说确实很艰难,每天早上眼睛一睁开就是“斗批改”,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才能结束一天的煎熬,每天的生活被学习文件充斥。尽管这样,孙君良并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他偷偷把三四公分长的纸夹在书里,使之看起来就像豆腐干一样又薄又小,再拿钢笔或圆珠笔在上面画画。如此谨慎微小的举动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就在小小的纸片上勾勒出对那些岁月的回忆。

幸运的是,在这十几年之中,孙君良遇上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当时恰逢一个国家级画展在全国征选,面对众多以假山、工农兵、菊花等为题材的作品,孙君良画了一幅“彩灯迎春”,一派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画完之后周围的人大加赞赏,但在最后审核的时候遭到了否定,原来当时有个“搬石头”政策,提倡在全国范围内植树造林,画中所有的石头都应该换成树,可偏偏山水和园林画中都少不了有几块石头,面对这个否定的理由,孙君良哭笑不得。

在那个文化被摧残的年代,孙君良无法将园林和山水尽情挥洒纸上,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文革”结束后,国画界渐渐复苏,孙君良重整旗鼓,潜心创作近四十年,被推为“吴门画派”的代表性画家之一。

“快绿书屋”里有个“快绿仙”

孙君良的小花园并不大,一条回廊围着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边是错落有致的假山石,还有一片高大浓密的竹子,沿着回廊走,能看到一侧的花圃和悬在飞檐上的红灯笼,整个小花园和传统的苏州园林无异。花园的尽头是一间画室,上书“快绿书屋”。走进画室,满眼都是孙君良的画作,或挂在墙壁,或堆在椅子。孙君良在这画室中日复一日地创作,一画就是一下午。

为何给画室取名为“快绿书屋”?孙君良解释说,在苏州话里,“快绿”和“快乐”同音,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他的画室便是“快绿书屋”。这在他的画中可见一斑,《春潮带雨》、《山田饮清泉》、《翠谷引泉》……满眼青绿,浓得不夸张,淡得不过分。他认为画画不光是为了参加展览和活动,而是让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作为一个画家,以画谋生并没错,可是不能把名利作为唯一的追求。

孙君良偏爱江南特色,最常画园林和水乡。苏州生活给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期工作时他总能看到怡园里的亭台,之后搬到博物馆,又能见到狮子林的山石,长期的工作环境都在园林中,画出来的风景自然栩栩如生。在孙君良看来,园林是个丰富多彩的素材库,每个季节独领风骚,不同角度各成一景,各处园林又有各自的意境风韵。园林中的风景,融合了曾经另一个时代的文化,园子的主人在造园时就有意安排,让每个景无论是单独还是组合看都有独特的美感。起初画园林时他会描绘具体的园林一隅,将眼中的风景缩到一纸空白上,画久了之后,花草竹石鸟鱼虫兽都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描绘一幅园林图,不再需要特定的场景。

有一段时间山水画的题材大多倾向于“黄三桂”——黄山、三峡、桂林,这些山水不比江南的小桥流水,个个流淌着大气和恢宏。孙君良也偶尔尝试山水画,但他始终放不下内心对水乡园林的那份柔情和眷恋,呈现最多的作品依然离不开姑苏情韵。

不能闭门造车

提及“吴门画派”,孙君良说,这实际上是对以文徵明、唐寅等为代表的明代画家的统称。古代的画派有着很强的区域性,一个地方的画家相互影响,把各自的特色融汇起来,共同经历岁月的变迁,它代表的是一段历史,是无法再生也不能重来的。今天的画家却各领风骚,各有千秋,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派。

随着国门打开,西方的绘画风格也漂洋过海来到了国画的土地,二者存在的本质差别使他们难以融合。中国绘画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都不同于西方,讲究自然的风景和一气呵成的手法,这些都是西洋画法无法企及的。西方人画风景是从一个“洞”里看世界,不管是风景还是人物画,都讲求从一个焦点透视,手持一支笔,比划着将眼前景落入笔端,而中国画注重“点线面”,毋需华丽的色彩夺人眼球,用双眼和记忆中的全景重现画面。

一个画家若想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必须要有特定的个人风格,同时还要有所创新,有人基本功扎实但没有突破,也有人思维新颖却基础不够,真正给画界注入新鲜血液的人仅是少数。孙君良认为自己不断进步的根基在于“创新”的指导思想,他不拘泥于有板有眼的固定套路,凭借自己的记忆创造出理想的景色。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曾对孙君良的园林山水作如此评价:“孙君良所画的园林山水,往往并非特定的园林实景的写生,而是不定的园林意象的创造。他画园的过程也是造园的过程。”孙君良的水墨丹青,就是设计图纸,从他画笔中生出的汩汩山泉、森森密林,还有亭榭楼台、石桥路砖,都独具一格。

现在的国画界和四十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孙君良很欣慰又庆幸自己有了更多游历大好山川的机会。他每年都会出门旅行,因为若想有创新的作品,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将大千世界尽收眼底,或是博览群书吸收知识。

“当然,”孙君良笑着说,“作为画家,最重要的是要过得开心,这样才能画得开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